天天看點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作者:醫學顧事紅藍融合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黃酒,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黃酒之"黃",蓋因最初釀造出來的酒液色澤黃亮,呈澄黃或琥珀色,清澈透明,故而得名。從曆史悠久的角度來看,黃酒似乎更有資格成為國酒——近4000年的釀造史,且唯中國有之,像儒教一樣是大陸的民族特産。黃酒生性溫和,酒文化古樸雅緻,而儒家講究中庸之道,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黃酒家族的成員不斷擴大,品種琳琅滿目,也衍生出各種分類方法。如在紹興黃酒的專業分類中,按照制作工藝(糖度)可分為幹型黃酒、半幹型、半甜型和甜型——正好對應紹興酒的四個名品,即元紅、加飯、善釀、香雪。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幹型黃酒

“幹”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0G/L。口味醇和鮮爽,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

半幹型黃酒

“半幹”表示酒中的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産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于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 “加飯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透有光澤。大陸大多數高檔黃酒,均屬此種類型。

半甜型黃酒

這種酒采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于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産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酒香濃郁,酒度适中,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濃郁醇香,清亮透明,為黃酒中之珍品。

甜型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采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于100G/L。鮮甜醇厚,酒體協調,濃郁醇香,呈橙黃至深褐色,清亮透明,口味有光澤。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分類方法:有的按酒的外觀(如顔色,濁度等),分為清酒,濁酒,白酒,黃酒,紅酒(紅曲釀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分為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黃酒、粟米酒、青稞酒等;還有一些酒名,則是根據酒的習慣稱呼,如江西的“水酒”、陝西的“稠酒”、江南一帶的“老白酒”等。除了液态的酒外,還有半固态的“酒釀”。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黃酒顯得既熟悉又陌生。也許每個人都知道黃酒,但若要說到真正對它的了解,卻又知之甚少。其實曆史上黃酒統治中國版圖的時間遠長于白酒。直到清朝中葉,中國人飲酒的主流都還是黃酒,白酒的普及程度完全無法和黃酒相提并論。中國過去有南酒北酒一說。但所謂北酒,并不是指白酒,而是指産于北方的各類黃酒為主的酒世界。當時山西、山東都是黃酒的重要産區;而南酒,則是南方江浙為核心出産的黃酒。目前,在北方隻有山東、山西還有少量出産黃酒。而紹興黃酒就産業來說是儲存得最為完整的一脈。

紹興黃酒

紹興酒因産于浙江紹興而得名,由于其越陳越香的特性,是以又叫做“老酒”。紹興黃酒有悠久的曆史,從春秋時的《呂氏春秋》記載起,曆史文獻中紹興酒的芳名屢有出現。尤其是清代飲食名著《調鼎集》對紹興酒的曆史演變,品種和優良品質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在當時紹興酒已風靡全國,在酒類中獨樹一幟。紹興酒酒液黃亮有光,香氣芬芳馥郁,滋味鮮甜醇厚,越陳越香,久藏不壞,不變質,無異味。紹興黃酒由于酒精濃度較低,酒味醇和,營養豐富,被公認為“東方名酒之冠”。

紹興加飯酒

紹興加飯酒是全國八大名酒之一,特點是酒色澄黃透明,香氣馥郁芬芳,滋味甘甜醇厚,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獨特風格,是紹興酒的珍貴品種,素有“酒中獨步”、“中華第一味”的美稱。紹興加飯酒之是以取名“加飯”,是因為該酒在釀造時需增加糯米和麥麹的量,是以叫加飯酒。由于醪液濃度大,成品酒度高,是以酒質特醇,俗稱“肉子厚”。在紹興黃酒總外銷量中占9/10,深得中外飲者青睐,是半幹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元紅酒

紹興元紅酒,又名“狀元紅”,因酒壇外表塗朱紅色而得名,是紹興老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元紅酒以精白糯米、小麥配以絕佳的鑒湖水,經獨特工藝精釀而成。紹興元紅酒色澤橙黃,清亮透明,香氣芬芳,味醇和爽口,總糖 ≤ 15.0 g/L。

善釀酒

善釀酒是紹興傳統名酒之一,屬半甜型酒。系采用精白糯米,優良小麥,并用已陳化1~3年的陳元紅酒代水而釀成的雙套酒,即以酒制酒。釀制的新善釀酒需陳釀l—3年才上市,是以該酒的酒質特厚,芳馥異常,既具白酒濃香,又有黃酒醇厚甘甜的特色,尤宜女士及初飲者品嘗。該酒曾于1910年南洋勸業會上和1916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牌及獎狀。

香雪酒

以加飯酒拌入少量麥曲,原料落缸後,待發醇達到一定程度後加入50度的糟燒,目的是提高酒精含量,抑制酵母的發酵。因釀制時加入了糟燒,味特濃,且酒糟色如白雪,故稱香雪酒。用這種方法釀制的黃酒,酒精含量約加度左右,含糖量約20%,酒液淡黃清亮,香濃味純,甘甜鮮美。适宜飯前飯後飲用,飲用時宜加溫處理,也可以與其他飲料兌飲。這種飲法有人戲稱為中國的雞尾酒。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女兒紅

紹興女兒紅也是黃酒中的名品。中國晉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狀》記載:“女兒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據說浙江地區有一風俗,生女之年,選酒數壇、泥封窖藏。待女兒到長大成人婚嫁之日,方開壇取酒宴請賓客,稱其為“女兒酒”或“女兒紅”。

“女兒酒”一般不作喜慶時飲用,而是作為新娘不飲夫家酒的象征被貯藏起來。随着歲月消逝,夫妻和睦恩愛,才啟封飲用;或将“女兒酒”作為貴重禮品,饋贈給至愛親朋。這時,“女兒酒”已貯藏達數十年之久,甚至有隔代的。“女兒酒”經過幾十年的貯藏,啟封時,香氣撲鼻、滿室芬芳。由于蒸發濃縮,酒往往隻剩下半壇或小半壇了。酒的色澤渾顧,味淡,飲用時要摻一點新酒,飲時頓覺芬芳異常、昧美醇厚。是以随園老人袁枚稱其文雅耐味:“猶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

花雕酒

關于花雕酒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種是這種酒在釀制時的容器非常講究,酒壇在土坯時就塑出各種花卉、人物圖案。燒制出窯後,請畫匠彩繪各種山水亭榭、仙鶴壽星或嫦娥奔月、八仙過海、龍鳳呈祥等戲文故事。在畫面的上方有燒制題詞的裝飾圖案,填寫花好月圓、五世其昌、白首偕老等吉祥彩頭。後來就直接将這種酒稱為“花雕酒”。另一種說法則略帶悲傷色彩,傳說花雕酒從古時“女兒酒”演變而來,女兒出生時埋下的酒,若是圓滿就叫“女兒紅”,若是未嫁而亡便是花凋,紀念“花之早夭”,後來因太過悲切而改稱為花雕。女孩夭折是悲傷的事情,誰也不希望喝花雕酒,是以有句話就說“來壇女兒紅,永不飲花雕。”

對花雕酒的記載,曆史和傳說不一。總體而言,花雕由來源自器皿的雕花刻圖是可信的。花雕酒的主要成分就是加飯酒,是以如今也成為加飯酒的一種雅稱。由于這種酒比較溫和,是以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花雕酒可直接飲用,也可溫燙至38或40度時飲用。加溫後的花雕酒酒精度降低,是以變得更加香醇厚實,容易入口。除了佐菜飲用以外,不少名菜都以花雕酒為材料制作而成,例如花雕雞、花雕燴蟹肉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吃蟹最好飲花雕酒,蟹性涼,花雕酒暖胃,這是最佳的搭配。

太雕酒

實際上太雕并不是正式産品分類,而是紹興鹹亨酒店注冊的商品名稱。所謂的太雕酒,實際上是一種紹興勾兌黃酒的俗稱,非原味黃酒,由3-5年的加飯酒和3-8年的善釀酒按比例勾兌而成,如果品質夠好,則既有加飯酒的醇鮮又有善釀酒的濃甜。

竹葉青

竹葉青酒也是紹興黃酒的一種,它不同于杏花村酒廠生産的竹葉青酒,而是選用當年的淡筍竹中的新鮮嫩綠竹葉,用70度鏡面糟燒浸泡半年左右,浸提出翠綠色素汁,加入元紅酒中加配制而成。酒液淡青透明,清香沁人,酒味鮮爽清潔,獨樹一幟。最适宜在夏季飲用,飲罷使人有舒适的清涼感。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金華酒

在中國酒和酒文化的星空中,曾出現過一顆耀眼明星,那就是金華酒。特别是在元明時期,金華酒曾閃爍着璀璨的光芒。明、清兩代許多名著中,都曾多次出現金華酒的記述,金華地區曆來的名酒主要有:壽生酒、錯認水、瀫溪春、東陽酒、白字酒等等。以壽生酒為代表的金華酒,素有“冬漿冬水釀冬酒”的說法,生産季節僅限于冬至至立春前,後貯期一般不少于兩三年,才可出廠上市。這樣釀造出來的壽生酒,入口爽雅和諧,風味獨特又滋補養生。“酒液色金黃鮮亮,香味濃郁醇美,過口餘香爽适,既具紅曲酒之色、味,又兼麥曲酒之鮮醇。”明代時甚至将金華酒又與風流遺韻的杜甫的詩、顔真卿的字、左氏的文章這些中國文化的精粹相提并論,可見當時飲金華酒之風雅。

福建沉缸酒

該酒産于福建省龍岩市,是大陸名優黃酒的典型代表之一。福建沉缸酒用糯米作原料,以紅曲、白曲為糖化發酵劑,屬改制型黃酒。它沒有一般甜酒的粘稠感,而其甜味與酒味以及酸的鮮味、曲的苦味,配合得非常和諧,餘味綿長。之是以取名“沉缸”,是因為該酒在發酵時,酒醅需經三次沉浮,最後沉人缸底而得名。該酒色澤紅褐,清亮明澈,芳香馥郁,入口甘甜,無稠粘之感,糖、酒、酸之味感協調,風味獨特,餘味綿長。該酒在全國第二、第三、第四屆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全國名酒。

山東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是大陸最古老的黃酒品種,有着四千年的悠久曆史,是中國北方黃酒的典型代表,被尊稱為“黃酒北宗”。即墨老酒産于山東省即墨市,主要原料是黍米,酒度為12度,含糖較高,是一種甜型黃酒,陳釀貯存1年以上的風味更加醇厚甘美。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紅色,酒香濃郁,口味醇厚,微苦而餘香不絕。即墨老酒醫療功效顯著,能驅風散寒,活血化淤。據說用此酒煮河蟹吃,治腰腿疼痛見效尤速,且可治婦女病,被當地人視為酒中珍品。

福建老酒

福建老酒是一種半甜型紅曲黃酒,釀制采用傳統獨特工藝,選用上等糯米,以有名的古田紅曲和60餘味名貴中藥調制的藥白曲為糖化發酵劑,利用天然氣候,低溫長時間發酵,培養其風味,冬釀春成,經壓榨、中和、殺菌後,酒液入壇密封陳釀3至5年,使其生香,最後精心勾兌,形成獨特的産品風格。酒液成褐紅色,清亮、自然、豔麗,有一股紅曲老酒獨具的濃馥醇香,滋味醇厚,爽口鮮美,餘味綿長。手指沾一點會感到香氣經久不退,喝入口中餘香長久。福建老酒被公認為是烹調菜肴的上好調料,福建人乃至衆多的閩籍海外僑胞在烹菜肴、炖禽類、清蒸魚時都有加入少許福建黃酒的習慣。中外聞名的閩菜“佛跳牆”便是以福建老酒煨制而别具一格,赢得盛譽。

江蘇丹陽封缸酒

丹陽産封缸酒在南北朝時就已出名。據記載,北魏孝文帝南征前與劉藻将軍辭别,相約勝利會師時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陽,故丹陽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稱。丹陽封缸酒以當地所産優質糯米為原料,用麥曲作糖化發酵劑。粒大、均勻、潔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質清甜、含多種無機鹽類礦物質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藥,經低溫糖化發酵,在釀造中,當糖分達到高峰時,兌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後,立即嚴密封閉缸口,養醅一定時間後,抽出60%的精液,再進行壓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壇,再嚴密封口貯存2-3年即成。釀造成酒後色澤棕紅,醇香馥郁,酒味鮮甜,酒為十四度以上,為黃酒中上品,素以“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聞内外。

江西九江封缸酒

九江封缸酒屬甜黃酒,酒精度小于13度,大于11度。系選用優質糯米為原料,以純根黴曲糖化發酵,長年封存于宜興陶缸中,自然發酵,自然陳釀,經二至三成熟,故而得名。具有不加糖而自甜,不着色而自成琥珀色澤,不調香而自發濃郁滿都醇香的獨特風格。

上海老酒

上海老酒是一個總稱,就是指那種降低酒精度,再加入一些蜂蜜、枸杞、等的營養型的黃酒。色澤清亮,口味純正,特有的平和淡雅,品味更自然, 溝通更自如,盡顯從容風度。

無錫惠泉酒

無錫惠山多泉水,相傳有九龍十三泉。經唐代陸羽、劉伯刍品評,都以惠山寺石泉水為“天下第二泉”,進而聲名大振。從元代開始,用二泉水釀造的糯米酒,稱為“惠泉酒”,其味清醇,經久不變。在明代,惠泉酒已名聞天下,《紅樓夢》中就曾多次提到惠泉酒。

惠泉黃酒作為蘇式老酒的典範,它以江南地下泉水和江南優質糯米作為原料,主要采取半甜型黃酒的釀造工藝,酒色為琥珀色,晶瑩明亮、富于光澤。輕搖一下惠泉黃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氣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曠神怡。當酒液滋潤到整個舌面,感覺到酒質協調、柔和順口、清爽冰涼、别具風味。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是保持了最傳統的黃酒工藝的酒種,因為一般由家族中的主婦們釀制,加之其中最大的功能是為坐月子的媽媽補身體之用的,是以稱之為“娘酒”,也有人稱之為客家老酒,未勾兌的原液稱為“酒娘”,而滲水後的稱之為“水酒”,春節期間親朋好友們的飲料,可以用碗端着喝。

娘酒的顔色呈赤黃色或紅色,紅色的娘酒是因為在釀酒過程中加入了紅曲。娘酒色澤豔麗,口感甜、綿、醇,性溫和。娘酒有“不易醉,不易醒”的特點,因為入口清甜,是以飲者不知不覺喝得很多,但是娘酒的特點是後勁十足,就有醉了不易醒的現象。娘酒有補氣行血之功效,也有提高睡眠品質的效用。密封得當的娘酒,放得越久越好,酒香越發醇厚,這一特點類似于花雕酒。

娘酒是客家人款客和産婦滋補的首選,熱辣辣的姜和雞肉做成的“雞子酒”,令人吃過後難于忘懷。黃酒也可以直接放到菜式中,烹肉類、煮雞蛋、佐菜蔬都能達到别有風味的效果。

廣東珍珠紅酒

珍珠紅得名源遠流長。自從明朝年間才子祝枝山為燒酒坊取名“珍珠紅”,至今這款客家娘酒已有百餘年的曆史。珍珠紅是在客家娘酒的基礎上,更加提升品味後産生的一個黃酒品牌,二十年前就在國際上拿過大獎。它選用的釀酒糯米皆生長在全年氣溫較低的梅州山區,充足的日照時間、優質的泉水灌溉為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以産出的糯米顆粒飽滿。加以純手工釀造、天然發酵的方式造酒,于是有了汲取大自然靈氣的珍珠紅酒。珍珠紅酒是配餐佳品,适合搭配各種煎、炸、爆炒或調味濃郁、香甜的菜式。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喜好甜美口感的女性來說,它更是有滋補、養顔、美容功效的酒品,加冰飲用更是夏天消暑好物。

蘭陵美酒

蘭陵美酒,曆史悠久,譽滿華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一些古典戲曲中,都提到了它。遠在唐朝蘭陵酒就遠銷至長安、江甯、錢塘等名城。當時著名詩人李白在《客中行》作了以下的贊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蘭陵美酒取黍米為原料,以純淨甘冽的古老深井水制糊,放麥曲糖化,然後添優質大曲酒,入瓷缸密封,重釀半年啟缸。酒色呈琥珀光澤,晶瑩明澈;保有原料的天然混合香氣,濃郁襲人;酒質純正甘冽;口味醇厚綿軟。

陝西黑米酒

黑米酒,是一種以黑米為原料制作的酒,産于陝西洋縣。将黑糯米進行脫糠皮處理,從糠皮中提取黑色素液,同時,對已脫掉糠皮的白色精黑米經發酵釀制過程,制出黃酒,在黃酒中加入适量的黑色素液,就制出黑米酒。其酒色烏紫晶瑩,醇和香柔,馨芳襲人,味鮮豐潤,酸甜适口,後味爽快,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有葡萄酒的風格,又别于一般黃酒。它不僅以顔色奇特、香氣誘人而見長,更以其所含營養豐富,具有滋補藥療作用而著稱,故成為曆代王朝宮廷之貢品。由于珍稀名貴,故又有“黑珍珠”之美稱。

房縣黃酒

中國黃酒以紹興黃酒為最,天下盡知,但在祖國深處,有一種“房陵黃酒”卻比紹興黃酒還早400年,至今盛産不衰。房陵,即今房縣,地處湖北省十堰市,釀酒具有極強的區域性,即隻能用房縣的小曲、房縣的糯米、房縣的溪水和地下水,在房縣的土地上,才能釀制出獨特的珍貴佳品。房縣黃酒性溫和、酒味甘醇、綿長,有一種特殊的馨香,鮮甜可口,喝不贅頭,古稱“封疆禦酒”、“帝封皇酒”。

房縣黃酒因用途及酒精含量、存放期不同,分為老酒、嫩酒、甜酒,顔色有青、黃、乳白三種。青酒又稱地封酒,就是把做好的黃酒放入陶罐中,用黃泥封嚴,埋入地下。過一年或數年掘起,酒開啟後清香撲鼻,清澈如水,口味平淡,但後勁很大,出門見風就醉,是以又叫“出門醉”、“随風倒”、“透瓶香”等雅号。黃酒就是将洑子用涼水兌開,隔開糟子就是酒了,然後盛如罐中,經過幾次疊酒,儲存一段時間後,酒呈淡黃色,酒精含量較為直感。

也有直接飲用原汁的,即洑子,飲用時不加水,口感甘醇、綿長,但後勁很大。甜酒是連酒帶糟子一起喝的,工藝程式和做酒一樣,但拌入曲子較少,黃酒下洑後即可飲用,這種酒很甜,沒有大勁,是房縣傳統的一種茶點。多用于産婦“坐月子”(生小孩)後恢複身體、下奶、促奶,俗稱“喜糟子”。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甜糟子裡煮湯圓又叫“甜甜蜜蜜,團團圓圓”。

中國頂級黃酒大全

雙頭黃酒

雙頭黃酒是河南安陽的特産黃酒。其釀酒原料獨特,采用了産于北方的小米和稷米,并且是二者均為主料,不分主次,故名“雙頭黃”。“雙頭黃”黃酒與其它黃酒不同的是,一年四季均可直接飲用,毋須加熱或添加其它作料。夏季,還可任意加冰或者汽水進行“冰和”,飲用起來别有一番風味。

白蒲黃酒

白蒲黃酒系中國十大傳統黃酒之一,白蒲鎮是著名的長壽之鄉江蘇百家名鎮之一,始建于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這裡河流縱橫,盛産優質稻米,水質甘甜,富含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為聯合國确認的世界長壽養生福地,是全國著名的黃酒之鄉,蘇派黃酒的重要産區之一。白蒲黃酒的主要原料是以地産以及裡下河地區特産大米為主要原料,用麥曲發酵的方式釀制而成,是中國清爽型黃酒的發源地,以其清爽淡雅、飲後舒适而與浙派黃酒具有明顯的差異,深受消費者喜愛。

福橘酒

該酒以福建産的柑橘在黃酒中沖泡而成,故稱“福橘酒”。此酒選用福建産的、成熟度好、個大、無爛變的柑橘裝入壇内,每壇2~4隻,再将剛煎酒(殺菌)後的熱黃酒立即沖入盛有福橘的壇内,密封貯存3~6個月後,即可飲用。此酒色澤橙黃晶亮,橘香濃郁,酒味甘潤微苦而爽口,是一種果型花色酒。

鲫魚酒

該酒以鮮活的鲫魚在黃酒中沖泡而成,故稱“鲫魚酒”。此酒選用紹興淡水河流中自然生養的鮮活鲫魚,每尾重0.5公斤左右,先将鮮活鲫魚(未去鱗剖肚)放入70度糟燒中浸泡(殺菌)片刻後裝入壇内,每壇兩尾,後将剛煎酒(殺菌)後的熱黃酒立即沖入壇内,密封貯杯3~6個月後即可飲用。其酒液橙黃清亮,酒香濃郁略帶腥氣,酒味鮮潔而略有魚腥味,是一種獨特的花色品種。

桂花酒

此酒選用剛采摘的新鮮桂花,經鹽漬處理後用70度鏡面糟燒浸泡3~6個月後,提取浸出液,用于煎酒(殺菌)後的熱黃酒中,每壇放入桂花浸出液0.5~1公斤。密封貯存半年至1年後,酒液淺黃,清亮透明,桂花香濃郁而幽雅,酒味甘潤香醇,獨具一格。

好的黃酒酒質柔和,香氣豐富,有一種很明顯的鮮味。而鮮味是中國菜的顯著風味特征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黃酒和中國菜的搭配是先天性的。尤其是南方的菜肴,調味偏清淡、鮮爽、原汁原味,膩滞感不高,而以米生産的紹興酒,酸度适中,帶有絲絲甘甜,更适合搭配這類南方的中餐。像白切雞、蒸魚之類的粵菜,配黃酒是再合适不過了。此外,日本料理甚至生蚝,黃酒都是可以壓得住的——恐怕隻有四川火鍋的辛辣猛烈對付不來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