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22年,康熙臨終前專門下了一道聖旨,要一個男人陪葬。四皇子胤禛對此頗為不解,然而,多年後他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實在

作者:人間煙火紛飛議

1722年,康熙臨終前專門下了一道聖旨,要一個男人陪葬。四皇子胤禛對此頗為不解,然而,多年後他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實在是高明!

這一年,在後世有着“千古一帝”稱謂的康熙皇帝,已經登上皇位61個年頭。昔日擒殺鳌拜,馳騁疆場,縱橫天下的康熙皇帝,如今已是英雄遲暮,卧床不起。此時無需太醫多言,康熙自己也清楚,他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深宮之内頓時彌漫着一片凝重與憂慮的氣氛。

而在隆科多的府第内,九門提督隆科多正坐在書房内翻閱奏章。八月已經過了大半,朝堂上的事務并不繁忙。隆科多讀過一份奏章,随手放在桌上,拿起桌上的茶盞抿了一口,心中卻惴惴不安。

前些日子,隆科多接到聖旨,康熙帝要他與帝陵随葬。這個指令對隆科多而言如同晴天霹靂,他雖出身名門,又是皇妃的兄弟,但終究不是皇親國戚,何德何能得此殊榮?隆科多自問對皇上并無二心,又何曾犯下罪責,這殉葬之命實在匪夷所思。

隆科多沉吟片刻,決定求見四阿哥胤禛,或許四皇子能為自己求情。隆科多雖是九門提督,但終究無法違背聖旨,此時隻能寄希望于四皇子的求情。隆科多命人準備禮品,想着幾日後再去拜訪胤禛府第。

誰知就在隆科多準備禮品的當天,一紙聖旨飛快地傳到了他的府上。隻見聖旨中寫道賜他為顧命大臣,隆科多欣喜若狂,原來皇上對他并無責難,反而升了他一個大官。隆科多連忙換上朝服,驅車前往宮中謝恩。

此時的隆科多還不知道,這一切都在故去的康熙帝的算計之中。康熙臨終前,擔心心愛的四皇子胤禛是否能順利繼位,是以設下此局,先命隆科多殉葬,而後又将他升為顧命大臣。

這樣一來,胤禛便成了隆科多的恩人,隆科多必定會對胤禛盡心盡力。若非胤禛求情,隆科多隻怕已命喪黃泉。想到這裡,隆科多對胤禛更是死心塌地。

宮中衆臣得知聖旨後各自猜測,卻也隻有胤禛明白父皇的用意。明侯的心思實在高妙,先是挑撥隆科多,後又拉攏他,確定這個心腹大臣能助自己奪嫡。

八月二十日,康熙駕崩,遺诏傳出,由四阿哥胤禛繼位。衆皇子聞訊有歡喜也有失望,但都不敢造次。諸皇子中,隻有八皇子胤禩心有不甘,暗地裡結交心腹,欲奪嫡位。當日傍晚,胤禩突然率領禁軍搶先一步來到暢春園,意圖強占皇位。

而隆科多得知此事後,立刻率領部下來到暢春園,替四皇子胤禛守住暢春園。兩軍對峙時,胤禛也及時趕到。經過一番說明,胤禩也不好強求,隻得認命告退。

如此一番波折後,胤禛終于加冕登基,是為雍正帝。雍正自此方知道父皇的用心良苦,先激将隆科多,再拉攏他,終使他成為自己奪嫡的臂助。

起初,隆科多輔佐雍正有方,雍正對他也頗為倚重。然而好景不長,隆科多漸漸驕奢跋扈,收受賄賂,權傾朝野,雍正對此頗為忌憚。終于,雍正朝時,隆科多被雍正皇帝以謀反的罪名抄家後遭到流放,不久病死在流放地,終結其一生的仕途。

隆科多本可平步青雲,終成了皇權的棋子。他始終未能看清形勢,錯過了抓住自己命運的良機,終究隻能落得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然而,他在雍正奪位的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也成就了這位明君的帝業,亦為曆史留下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故事。

1722年,康熙臨終前專門下了一道聖旨,要一個男人陪葬。四皇子胤禛對此頗為不解,然而,多年後他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實在
1722年,康熙臨終前專門下了一道聖旨,要一個男人陪葬。四皇子胤禛對此頗為不解,然而,多年後他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實在
1722年,康熙臨終前專門下了一道聖旨,要一個男人陪葬。四皇子胤禛對此頗為不解,然而,多年後他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實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