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作者:羅斯基

文/ET

導語:井字棋的玩法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電腦遊戲之一的玩法。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如今該玩法能單獨形成一個遊戲賽道嗎?

提起井字棋,你能想起遊戲的玩法嗎?兩個玩家,一個打圈(◯),一個打叉(✗),輪流在3乘3的格上打自己的符号,最先以橫、直、斜連成一線則為勝。如果雙方都下得正确無誤,棋盤将會被填滿而和局。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或許你對井字棋不熟悉,但正是這種“被遺忘”的玩法,依舊有廠商在深耕。

今年8月,由CDTPuzzle Studio制作的井字棋遊戲《Tic Tac Toe – 2 Player XO》再度回到多地Google Play遊戲排行榜前十位置。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據了解,該遊戲前作為2018年的《Tic Tac Toe Glow: 2 Player XO》,而新版《Tic Tac Toe – 2 Player XO》則是今年上架,2個産品雙平台累計下載下傳至今已達9000萬。而進一步去看,近年來的井字棋産品其實并不多,流量整體不大,能夠超過這款遊戲下載下傳量的還是2011年由俄羅斯Arclite Systems研發的《Tic Tac Toe Glow》,該遊戲至今雙平台獲得1.6億下載下傳,其他井字棋遊戲大多僅有數百萬下載下傳規模。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井字類遊戲日下載下傳規模

那麼這兩款井字棋遊戲究竟是怎麼樣的?跟同類井字棋遊戲相比他們的特色是在哪裡?

井字棋的外皮,休閑益智的内心

《Tic Tac Toe – 2 Player XO》是一款合集類遊戲,遊戲的主玩法是正常井字棋玩法,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人機模式、線上比對模式及雙人離線模式。此外,遊戲采用關卡制,從“3*3棋盤的三子連一線”逐漸解鎖至“11*11的五子/六子連一線”等,變相與五子棋類遊戲靠攏。

《Tic Tac Toe – 2 Player XO》(以下簡稱XO版)跟《Tic Tac Toe Glow》(以下簡稱Glow版)甚至其他大多井字棋遊戲的共同點均在于将遊戲制作成益智合集類遊戲,也就是說除了井字棋外,這些井字棋app涵蓋其他遊戲玩法如警察捉小偷、配色、桌面冰球等益智向小遊戲。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第二個共通點則是井字棋遊戲玩法都采用關卡制,并且玩法往五子棋靠攏。遊戲設定的顔色風格偏向電音、潮流風格,棋子外觀鮮豔明亮。此外,遊戲中允許悔棋、提示等對弈輔助性功能。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左邊2圖為CDT Puzzle Studio的XO版,右邊2圖為Arclite Systems的Glow版

第三個特點則是包含的小遊戲的品類豐富多樣:比如考驗反應力的桌面冰球,考驗邏輯順序性的畫線玩法及物體墜落玩法,考驗耐性的找茬玩法及調色玩法。這些遊戲步驟簡單,容易上手,從合集類遊戲角度來說,這些不同的遊戲類型打造出合集類益智遊戲的多樣化體驗。

在對比XO版與Glow版時發現,兩款遊戲内側重點相同。在XO版中,遊戲合集數量較多,合集的遊戲中不乏創意的遊戲玩法如貪吃蛇+2048的複合玩法《Strike Worm》、簡單的迷宮玩法《Maze》等,而自身井字棋玩法最高難度的玩法中無論是顯示性、提示性都較為欠缺;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XO版的《Strike Worm》與《Maze》玩法

而Glow版在小遊戲合集數量及類型上并不及XO版,但是在井字棋自身玩法上,比XO版提示性更充足,如自己落子之前會通過輕微閃動的方式提示對方上一次落子的位置,顔色顯著度會比XO版更清晰,而當玩家成功截住即将勝利時會出現一定的成就文案。此外,Glow的井字棋玩法中添加了排行榜與自定義房間功能,整體單玩法功能性上比XO版更充足。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Glow版中井字棋功能

從思路來看,兩者均采取小遊戲合集形式出現,但是在合集的差異化上,兩者側重點存在不同:XO版更着重于用其他玩法吸引使用者下載下傳、留存,而Glow版則偏向對自身玩法的打磨。

合集遊戲背後,正常井字玩法困境

可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井字棋遊戲大多都是采取遊戲合集形式出現,而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井字棋玩法自身。在規則不變、玩法不變情況下,井字棋玩法的困境主要是兩點,玩法多樣性及難度性問題。首先在井字棋中會存在“必勝法”,單個玩家隻要占據九宮格中三個角落位置後,下一步必然獲勝。從數學角度來看雖然井字棋實際擁有138種可能結果,實際的138種可能結果中,91種先手獲勝,44種後手獲勝,僅3次平局,配合考慮遊戲規則”X先手,O後手”、“對稱消除”、玩家自小接觸等問題,遊戲實際難度性及延展性并不充足。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正常井字棋遊戲樹

也正因如此,往往井字棋玩法的設計最後會往四子棋、五子棋類玩法靠攏,而兩類遊戲規則相同,變動的是棋盤大小提供耐玩性。但問題在于:“既然玩家能在五子棋的遊戲獲得更好的政策性跟耐玩性,以及遊戲自身獲勝機率不平衡的問題,為什麼還需要體驗井字棋?”而這個問題讓正常井字棋玩法難以成為單一遊戲玩法,進而形成以正常井字棋為題材的合集類遊戲。

井字棋出路在哪?

若想将正常井字棋形成單一遊戲,需要從遊戲規則、遊戲玩法上進行改動。這個問題,海外遊戲開發者提供了思路答案。Marvel Snap遊戲制作人Ben Brode在GDC 2023演講中提出這樣的看法:“比如井字棋的複雜度很低而且深度也很低,但增加一些複雜度(圍棋)就可以帶來大量的深度。你可以通過不斷增加新内容的方式增加遊戲深度,如果你通過增加更多複雜度得到了深度,那麼就應持續增加更多複雜度以保證深度的增加?實際上,我認為深度是有極限的。是以,我認為你應該做的是,如何用最少的複雜度,盡可能快的達到深度極限。”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井字棋進行玩法創新,既需要不改變玩家對正常井字棋認知,同時變動的規程需要彌補井字棋自身的“高運氣”、“低政策”、“低難度”的核心問題。

那麼,井字棋的“最少複雜度達到深度極限”的方式有哪些呢?

五種井字棋延伸玩法

目前來看,将井字棋玩法進行變更,形成新的井字玩法是主要方向點,在此提供以下五種井字棋之下的變更玩法。

第一種,棋盤旋轉。在國内B站獨立遊戲Up主@闆爸EliteNpc的視訊中,曾将井字棋制作了五種有趣玩法,其中一種則是通過“不操作棋子,而操作棋盤”的方式,棋子從左、中、右緩慢且随機落下一子,與俄羅斯方塊相同,玩家隻需旋轉棋盤實作棋子落下的具體格子,落下軌道為随機。若某列已填滿棋子,底部棋子将會被頂掉。通過記住軌道位置預測自己與對手的下子位置,整體上類似于混合遊戲玩法。

第二種,3D/4D井字棋。将平面井字棋盤變換為3*3*3的正方體形式,遊戲勝利條件除了平面上的3子連線外,包括空間連線的方式實作遊戲勝負。玩家在進行3D井字棋過程中需要進行旋轉3D棋盤的方式落子。而4D井字棋則是将9個3*3*3的正方體拼在一起,每個正方體的小正方體空間為1個落子區,進行空間連線。由于該玩法難度較大,對玩家空間感要求較高,且存在特殊的勝利條件判斷,此處不作推薦。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3D井字棋剖視

第三種,套棋玩法。該玩法出自桌遊公司YueQi Toys旗下的《奇雞連連》玩法。遊戲規則依舊還是3子連線,棋盤依舊為平面九宮格,而不同的是雙方玩家存在“大、中、小”三種大小棋子,玩家在輪流下子的過程中,一方玩家放置棋子的位置可被對方外形更大的棋子吃掉,而落下的棋子可以進行移動1格。在玩法中,玩家既需考慮使用什麼大小的棋子落子,同時還要考慮棋子移動問題,遊戲政策得到提升。若制作手遊則需可能需要對遊戲規則進行微調,如初始首步雙方玩家隻能使用小棋子、取消移動等。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第四種,立體Connect Four。該玩法最早出現于2015年桌遊公司Winning Moves 出版的《Connect Four Twist & Turn》。該遊戲的一個變體采用的是遊戲塔而不是平面遊戲網格,遊戲塔中每個環獨立扭曲。目前桌遊版的《Connect Four》則是六邊形塔,玩法可以選擇不下棋的方式,對塔身任意一層向左/向右旋轉一格,該層塔的棋子将會在旋轉後的方向落到下一格甚至底部位置。在玩法過程中,出現平局的機率可能會相對較大,而視覺上比較友善以2D形式制作。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第五種,另類3D井字棋。與前者不同的是,玩家的棋盤與棋子均為平面,而對弈時棋子與棋盤呈現的視角為90度角,獲勝條件依舊不變,不同的是玩家在輪流下棋的過程中,棋子可以堆疊在己方或對方的棋子之上,進而達到3D井字棋的勝利方式,在3D可視的直覺性上會比正方體内的3D井字棋更為直覺,遊戲自身整體的政策性及難度性上也會較為适中。

單款下載下傳量1.6億的産品,卻陷入了玩法創新的困境?

總結

井字棋淵源的曆史背景,雖然使其成為了經典的遊戲玩法之一,但也讓其中的玩法套路被完全摸透。同時,難以創新的問題,也讓井字棋玩法在當下受到的關注較低。雖然一直有廠商和獨立遊戲開發者在根據自己的創意思路對玩法進行創新,但一直沒有出現能夠破圈的産品,無法為玩法帶來更高的熱度。

或許,井字棋也在等待屬于自己的“羊了個羊”的一刻,讓這個擁有數千年曆史的玩法再次偉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