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作者:特色地産智囊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當商業進入“新零售”時代後,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對購物中心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購物,而是強調體驗。按方法論來分析,如今的體驗模式應該從主體的建構、六感體系的分析、靜态的符号設計和動态的活動組合做綜合規劃,突破實體空間的束縛,以跻身消費者的社交價值鍊。

商業地産在尋求變革,社群商業則成為了突圍的關鍵。有别于城市中以零售、餐飲、娛樂為主的“巨無霸”式的商業綜合體,抓住“生活最後一公裡”服務半徑的社群商業形态正逐漸成為城市商業的基礎,并逐漸成為未來商業地産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國内社群商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社群商業,二十年前的表現是:住宅私開門頭和統一規劃的樓座底商。臨街的住宅樓,一層規劃一排商業門臉,然後以高出住宅2倍左右的價格向外出售,配合的廣告語無非是什麼:臨街旺鋪熱銷,一鋪旺三代之類。而之後的營運無非就是房主自己經營或直接租出去,至于幹什麼,怎麼幹,都是自己說了算。其中也不乏後期樓上樓下的扯皮,諸如飯店竄煙,噪音幹擾啊等等情況。物業在此時往往使不上勁兒,最終的解決辦法無非是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總結一個詞就是:混亂。

十年前,品牌開發商們開始注重這個問題,于是開始優化商業規劃,商街、單體盒子、商業裙樓等越來越多,而在乎後期管理的開發商,除了開始布局社群商業産品線外,還進行大規模自持,統一招租,統一營運管理。小區業主的體驗感好了,但開發商又面臨無法變現的問題。總結一個詞就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現如今,社群商業在大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裹挾中,總顯得身不由己。尤其看到各個業界大佬或是減持,或是閉店後,感覺像是在風中瑟瑟發抖一樣。但其實不必擔心,大陸的社群商業,還有非常好的前景。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社群商業消費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中的占比,最高已超60%。反觀國内,即便是一線城市,這一占比也僅在30%-33%之間,社群商業仍有極大成長空間。而支撐這一空間的,還有城鎮化、城市中心地塊開發趨于飽和、城市規模擴大以及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等很多因素。

未來社群商業到底怎麼幹?

1、個性化成為消費标簽。

被市場經濟大潮推動着狂奔了近二十多年的中國,物質财富已經積累到一定的階段,财富出現階級分化的同時,普通大衆的生活品質也有很大的提升,簡單地說就是:過去盡可能活得讓别人羨慕,活的比别人好,活的出衆,這種單純以炫耀為目的的消費觀念逐漸褪去,伴随着消費更新的大趨勢下,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理念開始盛行,健康的、快樂的、富有體驗感的、充滿便利性、溫情性成為當下主流消費觀念。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2、消費理念的改變。

國外知名品牌在華擴張逐漸減速降溫,基于本土文化的審美與消費特征的商業開始覺醒。隻有當一個商品真正地抒寫出中産階級心中的美學意識,TA們才會願意為此買單。消費者個人不在以成本效益為第一考慮因素,同時“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極端消費方式也逐漸消失,中産階級在綜合商品品質因素後,才會考慮成本效益,品牌不再是主要驅動力;消費者的決策也呈現出高效簡化,注重商品情感屬性和個人精神的回歸。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3、商業業态的變化。

像萬達、新城這種大規模的商業開發造成了購物中心的同質化嚴重,缺少相應的規劃與協同,大量新區建設、商品房開發導緻商業供應量大、小區入住率低,相關配套不完善等都在制約商業的發展。

沒有明确的營運模式與商業主題定位,由于開發速度過快、缺乏運經驗、容易出現項目定位失準,模式不清晰的情況。缺乏成熟的資金運作手段與退出機制,很多社群底商處于半爛尾階段,也極大的影響了社群商業的良好營運。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4、前置倉和社群團購成為新紐帶。

前置倉和社群團購近來受到熱捧,其中社群團購作為一種管道創新模式,吸引了大批資本巨頭,而前置倉被認為是整個社群商業服務模式的最優解決方案。目前包括京東、蘇甯、永輝,沃爾瑪等在内的電商以及傳統商超巨頭已經紛紛入場,競争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5、從功能性到體驗化的轉變。

同時,商業設施也逐漸完成由過去的大衆品牌轉為個性化消費品,從功能性轉為體驗化;從商業功能向社群文化功能的轉變。區域商業中心正在受到不小的挑戰,流水線下的複制品遠遠不及有趣的靈魂更能讓消費者接受,是以打造小而美、精而全、便而捷的社群型購物中心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趨勢。如過往追求大而全的大型超市和商業中心将迎來像盒馬鮮生、生鮮傳奇等新型零售的挑戰。

6、從傳統營銷向數字化營銷演變。

随着大資料、AI智能化、手機端app、小程式等功能越來越強大,數字化營銷将不僅限于大型的購物中心。社群商業也将在資料端和用戶端進行發力,通過線上營銷來颠覆傳統的營銷。商業内部的熱力圖可以進行客戶消費習慣的分析,進而為後期招商提供資料支援。商戶與客戶的溝通将更加具有粘性。手機終端可以根據客戶的消費喜好進行相關促銷資訊的推送,甚至可以通過無人送貨等設施進行商品的無接觸配送。這也是後疫情時代客戶更為看重的。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7、從“附屬品”向“利潤點”演變。

社群的配套商業,以前往往都是“附屬品”,開發企業的目光更看重住宅等産品所帶來的利潤,進而忽視商業的重要性,是以在産品前期定位方面并沒有着重研究,不考慮商業部分和住宅部分的均衡性,進而造成了很多設計不合理的地方,使建築本身存在緻命硬傷。難于招商和營運。而随着諸多品牌開發商開始建立自己的社群商業産品線之後,更多開發商開始意識到社群商業的重要性。未來的社群商業将基于更清晰的定位和建築規劃以及預招商,把後期問題前置解決。

8、從傳統商業向家園中心演變。

商業最終的目的是盈利,這個毋庸置疑。但僅僅是傳統售賣已經無法解決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消費者越來越更傾向具有體驗感和多元化服務的社群商業。換言之,是一種更有溫度的商業。這就需要進行全次元的規劃和打造。不僅局限于新加坡首倡的鄰裡中心,更增加了行政、健康、鄰裡社交、老年關愛等多種服務形式。這就是家園中心。未來,多個社群将以組團的形式配備鄰裡中心,不僅滿足購物需求,更是從盡可能全的次元進行生活和心靈的關照。粘性消費和客戶聚集将成為商家提升經營的有力推手。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9、從重視消費向重視體驗演變。

體驗感除了之前所提到的家園中心之外,也會從商業體的裝飾、獨幕喜劇、文化落地等諸多層面進行轉型。未來,冷冰冰的商業将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特色,具有人文關懷的消費環境。

10、未來社群商業将更加注重營運。

社群商業的營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能否進行有效的營運管理将直接影響到社群商業的發展與收益。

當社群商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需要對社群商業進行較為科學的規劃和定位,準确把握周邊消費者的市場需求以及周邊商業市場的供應情況,以決定自身項目的可發展規模;需要對社群商業的市場定位、業種比例、商業規劃、産品組合等因素進行合理調控,避免社群商業在檔次或功能等方面不适應消費者的需求,防止重複性建設和盲目競争,促使社群商業各部分協調經營,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便于持續的良好發展。

具體到營運管理方面,不僅要有專業化的流程與團隊,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營運情況不斷進行有效的調整。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結語:現階段國内社群商業依舊存在着較大的改進空間,主要展現在業态較為基礎、分散,粗放式營運,且缺乏标準化的社群商業中心等。目前,部分傳統社群商業更多的是農貿市場、街邊市場、超市、便利店的組合體,缺少滿足老人、年輕人消費需求的新型業态,也缺少合理規劃容納新型業态的社群商業中心。飙馬商業地産認為,未來社群商業的改善需要從社群商業規劃、業态招商、新零售等方面着手進行,這需要政府、房企以及電商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如何把社群商業打造成未來商業地産新的增長點?

【免責聲明】本文由飙馬商業地産整理編輯,部分内容及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特色地産諸葛亮-飙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産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産&産業地産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内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産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産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産企業轉型商業地産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群商業;産業地産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閑、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産、特色商業街等産業地産&商業地産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