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起飛前一刻,美取消竄台,中方面對面警告不聽,挨打才知道疼

作者:翎于懷

時事焦點:台海風雲與中美關系的未來

在華夏大地的東南,台灣這塊寶島近來成為中美關系的敏感焦點。台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曆史的滄桑證明了兩岸統一是無法改變的曆史必然。然而,台灣地區的當局卻屢屢進行“謀獨”的嘗試。

不久前,台灣當局舉辦了“玉山論壇”,其中的發言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論壇的受邀嘉賓之一,克拉夫特的一番言論成為焦點。此女士曾在特朗普政府期間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她的“支援台當局”的立場衆所周知。在論壇中,她用充滿“挺台”情懷的語言談到了台灣問題,并試圖将其與國際問題挂鈎。

在起飛前一刻,美取消竄台,中方面對面警告不聽,挨打才知道疼

再回頭看,兩年前克拉夫特還曾試圖通路台灣,但在即将起飛的最後一刻,因為中國大陸的堅決反對而取消了行程。為了表達對此行為的不滿,她曾多次在聯合國大廳公然展示帶有“台灣黑熊”圖案的布偶,顯然是對中國大陸的公然挑釁。

對于她的行為,中方果斷進行了反制。在克拉夫特卸任當天,中國大陸釋出了一個包含28人的制裁名單,其中包括了她和美國的前國務卿蓬佩奧。這些被制裁的人和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大陸,同時與其有關的企業在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上也受到了限制。

在起飛前一刻,美取消竄台,中方面對面警告不聽,挨打才知道疼

美國有些政客頻繁到訪台灣,卻并非真心支援台灣,更多的是為了其個人和政治利益。克拉夫特和蓬佩奧等人的行為,讓人猜測台當局為了這些“通路”,究竟付出了多少政治和經濟代價。這種“政治獻金”的背後,實際上更多的是雙方的權益交換和政治遊戲。

對于這種明目張膽的權力交易,一些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客的目的并不單純。例如,前國務卿蓬佩奧被曝光其到訪台灣是為了從台當局那裡擷取“政治保護費”。而其他美國政客也曾被曝光向台灣施壓,要求其購買美國的武器和其他資源。

在起飛前一刻,美取消竄台,中方面對面警告不聽,挨打才知道疼

盡管如此,美國現政府正努力與中國大陸緩和關系,期望降低台海地區的緊張态勢。但由于台當局和一些美國政客的行為,局勢似乎正向着美國政府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台當局在這場政治遊戲中,似乎正在自己為自己挖坑。而中國大陸對于其領土完整和主權問題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對于台當局來說,其“謀獨”的政策,不論其如何演繹,最終的結局都隻有一個,那就是失敗。

時事如潮,曆史如河,對于中美台三方的關系,未來将如何發展,仍是個未知數。但可以确定的是,任何試圖改變曆史程序的嘗試,終将被曆史的車輪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