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作者:魚sir學習手冊

據說現在KET/PET考試很神秘,魚圈家長最新備考經驗來了!

就在這個月,魚圈家長朱朱的娃的成績終于公布啦:

總分139分!閱讀和聽力138分,寫作滿分,口語131分。

距離Grade A(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卓越”)僅差一分。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朱朱娃是在一升二的暑假去考KET的,備考過程中曾報過班,但後來由于不合适,變成在家自雞。

對于這個成績,朱朱既有遺憾的地方,也有超預期的地方。今天,魚圈邀請朱朱來複盤自己的KET備考政策和英語啟蒙之路。

全程幹貨,我們先給大家劃個重點: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接下來是朱朱的自述。

KET備考政策複盤

大家最關心KET,我就從KET的考試複盤說起吧。

我們正兒八經的備考,都集中在8月。考試時間是8月26日。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天高效學習的時間,一上午最多兩小時,是以我們每天的備考時長差不多也是兩小時。

一開始我們隻是每天做一套KET真題。到最後半個月,每天我們會按照完整的考試模拟做一次聽力、閱讀,然後上一節25分鐘的外教口語課。

相對來講,寫作最耗時,每次寫+批改,大約會花費1小時左右。

對于考試成績,寫作成績是超過我預期的,閱讀和聽力在預期之内,但是口語沒有達到預期。上次采訪時我還覺得原版娃不用擔心口語,結果這就來了個打臉。

不過這個考試成績恰恰也驗證了“KET寫作口語短時間内是可以提升”的說法。

以我家娃為例,他在備考前對于英語“寫作”0基礎,而且1500個單詞也沒背出,但我們寫作還是拿了滿分。

我覺得這是因為KET在拼寫這一塊并沒有那麼嚴格。

當時出考場,我問孩子看圖寫作是什麼内容,孩子說去沙漠玩。我當時心想,壞了,沒讓孩子背過desert!果然,他表示他确實不會寫。

但最後他拿了個滿分,這也側面說明老師确實在拼寫這塊沒有那麼嚴格。

但我覺得他能得到這個分數,至少說明他的句型這一塊問題是不大的。原版娃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畢竟有長期的語感積累。

聽力這部分,備考中我們隻做了真題,其他沒做什麼專項訓練。

閱讀我訓練了孩子的時間意識,重點訓練他在30分鐘之内做完并且塗完答題卡的能力。

口語失利,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我們忽視了“時間”。

出成績後,我問娃,怎麼口語沒有想象中好。他說他覺得話還沒說完,就被老師打斷了。這也驗證了我的猜想。

我們的口語課一節25分鐘,但真實的口語考試應該是8-10分鐘。也就是口語課并沒有真實模拟考場的情況。

這造成了一個結果:孩子在平時的練習中語速比較慢,上了考場,由于自己年紀小,也沒有概念調節語速,是以就會出現“老師打斷回答”的情況。

另外,我們沒有讓孩子去背誦口語範文,是以在考場上,孩子可能會卡頓。而KET的要求标準是迅速、流利地回答問題。

比如老師問你今天吃了什麼,背了範文的孩子可能就可以立刻回答,但我們家就要想一下我到底吃了什麼。這就影響到整體流暢度和速度。

實際上,口語想得高分,是可以提前背的。因為它的話題是框好的,每一個答案你都可以提前背。不管老師問的是上一次還是去年,你其實都可以用同一個回答。

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我可能在口語方面會針對考試去練一下,特别是要把控下孩子的時間。

接下來我按照時間線給大家捋一下我們的英語啟蒙路徑。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點選可檢視大圖

親子閱讀是英語啟蒙的起點

我們是從1歲半開始英語啟蒙的。當時我偶然間在網上刷到了一篇英語啟蒙的文章,才發現原來可以這麼幹,新世界的大門從此打開了。

我買了很多經典英語繪本,和孩子親子閱讀。一開始是wheels on the bus,mother goose等經典童謠,後來也入了廖彩杏、吳敏蘭、I can read系列。

那時候我會陪着孩子讀,然後用手指着圖,告訴他英文名稱,比如指着蛋告訴他egg。這時期我對他沒有掌握度的要求,以激發興趣為主。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朱朱娃在看繪本

我們每天至少花半小時讀繪本,一年下來也會讀100本左右。

這個過程沒有絲毫痛苦,反而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溫馨的美好回憶。

我們家娃很喜歡看書,經常在爸爸媽媽腿上一坐就是半天,一本接一本地看。

通過繪本,娃積累了一些基礎詞彙,生活中也開始經常蹦單詞,比如看到車會喊car,看到樹會喊tree。

“聽”和“看”的内容結合起來

到了兩歲半,我們引入了卡通片。一開始是小豬佩奇,後來是big muzzy。

以小豬佩奇為例,我們一天給娃看20分鐘,三集左右。看完後當天就聽這三集的音頻。

小豬佩奇第一季有52集,我們一共這樣滾了兩遍。等他對整個内容都很熟悉了,我們就讓他在路上來回聽。

到最後,他差不多可以把整個卡通片背下來。

我們中間還嘗試過汪汪隊、超級飛俠的英文版。但是它們的背景音很嘈雜,不像佩奇可以很安靜地聽。

而且小豬佩奇其實詞彙量挺大的,也貼近生活。

後來,小豬佩奇對娃而言已經絲毫沒有挑戰,滾瓜爛熟了,我們就引入了big muzzy。

英文動畫可以讓孩子無痛積累很多詞彙,但是怎麼樣讓孩子把它用起來呢?

為了給孩子創造英語環境,三歲,我們送他去了一家雙語民辦幼稚園。在學校裡,孩子有很多和外教互動的機會。

這對他又形成了一個反向激勵,回到家,他學英語更有積極性了。

那時候,當孩子對一些知識感興趣的時候,我們也會搜英文視訊或者買書給他看。

比如說,他小時候對八大行星和宇宙天文很感興趣。我們就搜集了一些英文科普視訊給他看。

他後來喜歡恐龍,我們也去搜了很多英文資料。現在他對各種恐龍的英文名稱如數家珍。

我們發現,直接給到孩子英文資料,他也是可以看懂的。而通過這些方式,英語也成了娃探索世界的工具。

開始RAZ前,

先搞定自然拼讀和Sight words

四歲,我開始研究分級。我對分級的目标很明确:不當成親子閱讀的内容,而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自主閱讀。

那時候,我以為孩子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是以一上來我就直接讓孩子讀RAZ-B 。但結果發現他讀不下去。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很大,我開始思考怎樣讓孩子順利過渡。

最後,我決定先停掉RAZ,讓孩子先學自然拼讀和Sight words。因為RAZ AA和B裡面大部分詞都符合自然拼讀規則和Sight words。

我用的是牛津自然拼讀。但是我搞了三本,發現進行不下去了。因為那種複雜規則,孩子吸收不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其實挺傷孩子興趣的。

因為我們的進度條拉的比較快,一天可能就要學一個單元,時間在40分鐘到1小時。

舉個例子,cvc單元的單詞,我希望他一天就能掌握,量比較大。這導緻形式比較枯燥,而且孩子錯失了很多玩的時間。

好在這樣搞了小半年,他總算是學了個差不多。這時候我們再開始閱讀RAZ就水到渠成了。因為他發現很多單詞他都認識,很有成就感。

而且我們家正好特别喜歡科普,就很适合看RAZ。我也嘗試過引入牛津樹系列,結果發現他不是很感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我們還在讀繪本,但是時間沒有之前多了,我們更多将時間花在看卡通片上和裸聽上。

RAZ:從泛讀到精讀

一開始讀RAZ,我們每天可以讀十來本。

那時候我們不做quiz,也不做太多拓展,一遍過,主打一個大量閱讀。一方面我覺得如果搞得很細,對我來說難度很大,對孩子也任務很重。

遇到不認識的詞,我跟他解釋一遍,也就過了,不會再特地把這個詞拎出來講。畢竟RAZ的分階還挺科學的,同一個單詞、句式會不斷重複。

讀到RAZ-F的時候,我們明顯感覺篇幅長了,一天隻能刷3本,這時候我們也開始做quiz。

RAZ的quiz都不難,一般都不會錯。如果5道題錯兩題,我就算它過了。但是如果錯超過三題,我會帶着再讀一下。

到後面,quiz的題目數量增加到10道題,10道題如果錯3個以下我就不管了。

到RAZ-H,我們一天隻能讀一本了。

現在我們已經讀到RAZ -M了,讀的時候我們會一邊聽音頻、一邊默看,看完後會做Quiz。

這個流程下來,就要半小時了。

讀了半年RAZ後,我們開始上一對一外教課,一周上兩節課,一節課25分鐘,每節課大約八九十元。到目前已經上了300多節課。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朱朱娃在上英語課

這個課用wonders教材,聽說讀寫一起提高。在課上,孩子會輸出一些比較完整的英語表達。

但上到一年級的時候我停掉了。一方面是因為上國小後時間銳減。另一方面,是我發現孩子的聽讀進度條很快,寫沒跟上,是以就停下來了。

橋梁書和章節書,

需要父母精心挑選書和音頻

橋梁書和章節書,到現在我們都沒有系統地去讀,都是裸聽。

我們聽的第一本橋梁書是《Nate the Great》。這是我對照着藍思值、在合适難度區間内為他選的書。這樣的話,他大多數的單詞都是知道的。

那時候娃已經大班了。一開始他對這本書不是很感興趣,我就一直不停給他講和演。我不停向他安利,跟他說“你看Nate怎麼破案,太好玩了”,他就這樣一點一點被我們引導進去,然後就很接受這個故事了。

這個故事我們聽了5遍。到後期,他已經很熟了,吃飯的時候聽這個故事,就像我們刷劇一樣輕松。

我們刷的另一套橋梁書是《Dragon Masters》。當時我還花了6500給孩子報了一個精讀課程。整個精讀課會講解兩到三本橋梁書,《Dragon Masters》是其中之一。

課程中,老師會帶着孩子讀精選段落,讀完會提問,然後會有一些思辨性較強的問題。

孩子不僅學了閱讀技巧、閱讀政策,而且變得願意看英語橋梁書了。因為精讀課上的很慢,孩子又很好奇情節的發展,是以他就自己去把精讀課的書都讀了一遍。

後面,我們再帶孩子去看《Magic Tree House》就難一點。因為《Magic Tree House》中有很多曆史文化背景。

比如埃及那一章會講到木乃伊。這些曆史文化背景娃沒有儲備,他就聽不懂或者不想聽。

是以這個系列裡,不是每一本書他都喜歡,他會挑着看、挑着聽。

我們正式接觸章節書是《My weird school》。我兒子超喜歡第一季。後面還有好多季我都買了,但因為沒有找到好聽的音頻,孩子不喜歡。

孩子有個先入為主的偏好。比如說第一季是某個人錄的聲音、語調,他很喜歡,那麼後面再換就很難,他就還是喜歡反複聽原來的。

再難的事情也要先開始

計劃在三年級暑假考PET

在一年級階段,我們的英語學習進度放緩了。以前一天一本RAZ,一年級時其實是做不到的,外教課也停了。

但是考完KET,我就有了新的目标和規劃,開始重新去搞這件事。

我們現在打算兩年後,也就是孩子三年級暑假去考PET。

一方面,我們現在還是堅持每天晚上半小時閱讀RAZ-M,并做quiz。

除此之外,我們用新概念的教材搭配新東方的泡泡英語精講練習冊,系統學習文法和單詞。

這主要是跟應試結合,因為考完KET,我們發現對文法的考察是挺嚴格的。

我以前覺得“寫”好難,在記單詞一事上也很糾結,做了很多功課。但是考完KET之後才發現,再難的事情也要開始,一旦開始就會慢慢做起來。

現在我們跟着新概念,每個單元學完後,每個課後面有幾個單詞要求他背誦,孩子也特别樂意配合。目前我們也學到了二十幾課了,發現一半單詞都是大差不差會寫的,這大概就是原版娃的好處吧。

回望整條英語啟蒙路,我很慶幸開始地比較早,是以過程基本無痛。

其實英語啟蒙最關鍵的就隻有一個事:爸媽心中有數,并且堅持不斷地執行。

每天花半小時、1小時,短期内看不到什麼效果。但是1年、2年、5年,一定可以産生了不起的改變。

最後附上一線牛娃6個月備考ket周計劃: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一年級KET“卓越”!回望整個英語啟蒙路,海澱媽很慶幸開始得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