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作者:健康科普朱醫生

點點“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時間接收~

每天早上,你是否會習慣性地用塑膠袋打包一份熱乎乎的早餐?或者在路邊攤上,用塑膠袋裝一些小吃?你可能覺得這樣很友善,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你知道嗎,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可能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導緻癌症。

這是真的嗎?還是網絡上的謠言?塑膠袋到底有什麼危害?我們應該如何正确使用塑膠制品?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一、塑膠袋裝熱食,釋放出緻癌物質?

我們常用的塑膠袋,大多是由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材料制成的。這些材料在正常溫度下是穩定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如果遇到高溫、油脂、酸堿等條件,就可能發生降解或遷移,釋放出一些有害物質。

比如,在高溫下,塑膠袋中可能釋放出緻癌物質苯并芘、内分泌幹擾物質增塑劑等,長期接觸這些物質可能會對健康産生潛在風險。苯并芘是世衛組織明确列出的一類緻癌物之一,在焚燒的煙、香煙以及燒烤類食物内較為常見。增塑劑則是用來改善塑膠的柔韌性和可塑性的添加劑,人體攝入過量可能會影響生殖系統、内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等。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此外,熱的早餐會加速塑膠袋的老化,導緻塑膠化學物質滲透出來。輕者可能引起頭暈、惡心、腹瀉等症狀;重者可能導緻肝髒、腎髒等器官損傷;孕婦如果中毒,胎兒出現畸形的幾率很大。

二、重複使用塑膠瓶,也有隐患?

除了塑膠袋之外,很多人也喜歡重複使用一些塑膠瓶來裝油鹽醋等。比如,用過的礦泉水瓶、飲料瓶等。這樣做,真的安全嗎?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答案是否定的。重複使用的塑膠瓶中含有幾百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其中很大一部分尚未确定的未知物質,而許多已确定的物質毒性尚未可知。這些物質可能會随着時間、溫度、光照等因素而遷移或降解,進入食物或飲水中,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

比如,常見的PET塑膠瓶,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會使用“銻”這種金屬催化劑,以及其他加強着色、阻燃等功能的助劑。這些物質反複使用,很容易析出大量有害物質,對人體絕沒有益處。銻是一種重金屬元素,如果攝入過量,可能會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方面的刺激和損傷。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是以,小編建議大家盡量不要重複使用塑膠瓶。如果要用的話,應選擇使用符合國家标準的食品級塑膠容器,并且注意定期清洗消毒,避免長時間存放食物或飲水。

三、如何正确使用塑膠制品?

塑膠制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難以避免,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确使用呢?

1、選擇正規的塑膠制品

在購買時,可以通過聞味道、看顔色、摸手感等方式來判斷塑膠制品的品質。一般來說,無色無味、無焦黑點、手感柔軟的塑膠制品比較安全。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2、區分不同的塑膠種類

在塑膠制品的底部或側面,一般都會有一個“三角+數字”的圖案。這是美國塑膠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膠種類的标志代碼,可以讓我們快速識别塑膠的材質和用途。

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材質和特性,也有不同的使用禁忌。比如,1号PET材質多用于礦泉水瓶、飲料瓶,耐熱隻有70℃,不建議反複使用;2号HDPE材質多用于食用油瓶、食品儲存罐,不易清洗,也不建議反複使用;3号PVC材質多用于保鮮膜、手套、密封條,含有有毒物質,不耐熱、不能反複加熱利用;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4号LDPE材質多用于保鮮膜、保鮮袋,耐高溫100℃以下;5号PP材質多用于水杯、微波爐用食物容器,耐高溫120℃以上;6号PS材質多用于一次性塑膠餐具、泡沫飯盒等,耐高溫70℃以下;7号PC材質多用于奶瓶、運動水壺等,含有有毒物質雙酚A(BPA),不建議長期使用。

3、注意使用方法和條件

根據不同的塑膠種類和特性,選擇合适的使用方法和條件。比如,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或油膩食物;不要用塑膠瓶裝酸堿性強的液體;不要用塑膠容器加熱或冷凍食物;不要重複使用一次性塑膠制品等。

長期吃塑膠袋裝的食物會緻癌?到底是真是假?醫生告訴你答案

4、妥善處理廢棄的塑膠制品

不要随意丢棄或焚燒塑膠制品,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應該按照分類回收的要求,将廢棄的塑膠制品投入相應的回收箱或交給專業的回收機構。

結語

塑膠制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和效率。但是,塑膠制品也有其隐患和危害,如果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是以,我們應該科學地使用和處理塑膠制品,既要享受其優點,又要避免其缺點。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想法和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