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袁殊,是電視劇僞裝者中明樓的原型,也是中共特工史上唯一的一位五重身份的間諜。他是日本情報機構岩井公館負責人,曾獲日本裕仁天皇當面嘉獎,他是軍統少将特别行動組組長,連戴笠都親自登門拜訪,他還是中統情報局骨幹,“幹社”情報股股長,中統頭目吳醒亞也對其刮目相看,他又是青紅幫大佬曹佑山的關門弟子,是跟杜月笙、黃金榮平起平坐的通字輩師兄弟,他也是中共地下黨員,深入敵營14年,被譽為“東方佐爾格”。這幾重身份,無論哪一個拿出來都是極具分量的存在。那麼,他是如何在這五重身份之間切換自如、相輔相成的呢?最後又為何會落得個精神失常、慘淡收成呢?
袁殊的原名叫袁學義,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一個沒落的官宦家庭,父親袁小蘭雖為秀才出身,卻有着新潮的革命思想。年輕。時即為同盟會會員,為革命活動幾乎傾盡家資。童年的袁學義生活上極為的艱辛貧苦,母親不得不帶着他到上海尋找父親。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年僅14歲的袁學義便參加了罷工、罷課的大遊行,思想也在這一階段得到了升華,從此改名叫袁殊。後經附近的好友胡抱一 ,當時是國民革命軍江南别動軍司令,任命為其秘書,北上南京加入國民黨。由于當時的國共關系還沒有那麼緊張,袁淑也在此時認識了不少共産黨人。
412事變之後,北伐失敗,袁由于和共産黨人來往甚密,便被蔣介石開除了黨籍,于是傳回上海。1929年,袁殊與女友馬景星一同去日本留學。留學期間,袁書讀了很多關于共産黨思想的書籍,為日後堅定不移的信仰打下了夯實的基礎,除此之外,袁殊還學習了新聞學,在掌握了基本的日語後,便申請進入日本新聞學校。由于當時的日本受到經濟大消。逃的影響,袁淑兩人隻好回國創辦了文藝新聞周刊,由于發表了很多新朝的進步思想,又率先報道了左聯五君子被國民黨秘密殘害的消息而引起轟動,不久便被國民政府勒令停刊。同時,這一舉動也引起了當時負責相關文化工作的潘子年的注意,拉攏其加入了左翼文化總同盟。沒過多久,袁淑便向我黨黨員朱進申請加入前衛,從此便開啟了袁書傳奇的特工生涯。
1931年10月某天中午的12點,袁殊走進了位于靜安寺路的一家咖啡館,來到了角落裡的一張桌子前。袁殊的面前有兩個人,其中的一個人袁殊認識,正是當時我黨中央特科的重要上司人潘漢年。潘漢年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對袁殊低聲說道,經過組織的考察,同意你加入到秘密前衛組織。通常情況下,組織内的人都是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的,是以你的工作就是深入道敵人的内部,擷取重要情報,但一定要注意堡好自己的身份。旁邊這位是王子春。就是以後負責和你聯絡的同志。最後,王子春還叮囑袁殊以後不能再這麼激進了,要慢慢的退去紅色,變成一個普通的市民,想辦法打入到敵人内部。
1932年春天的一個下午,袁殊在潘漢年和王子春的訓示下,聯系上了自己的大表兄賈伯濤。賈伯濤是黃埔軍校的一期生,北伐期間曾擔任總指揮部上校、參謀等職,屬于蔣介石的嫡系人物,也是上海的幕後實力大佬。袁殊深谙富貴不回故鄉,猶如錦衣夜行的道理,于是在給賈伯濤的信中便說自己是如何的潦倒,如何的境遇不堪,希望這個大表兄能給自己找一份工作養家糊口等,賈伯濤見狀後,便把袁殊弄到了吳醒亞的手下去做事。吳醒亞當時是上海社會局局長,國民黨中統局幹事長,深受中統首腦陳果夫、陳立夫的信任,由于賈伯濤的關系,再加上吳景亞和袁殊又都是老鄉。是以很快袁殊。就擔任了中統幹涉情報股股長,對外公開的身份是新生通訊社的記者。
918事變爆發後,反日情緒在整個中國開始蔓延,國共兩黨及新聞行業都需要日本的消息,是以受到王子春訓示,袁殊以通訊社記者的身份參加南京政府舉辦的記者招待會。每次參會前,袁書都會拿着一本日本雜志在那裡翻看,很快就引起了日本領事岩井英一的注意。當時精通日語的記者屈指可數,是以岩井英一便有意拉攏袁淑。不久之後,這位日本駐中國的特工頭目以每月支付袁淑200元的交際費,讓袁淑成為一名日方情報人員。至此,袁殊的三重間諜生涯正式開始。
在此期間,袁殊也慢慢得到了岩井英一的信賴,利用這重身份搞到了大量的情報,1933年到1934年的兩年間,袁殊不斷的将日本人的情報分送給中共和中統,當然,送給中統的情報都是由王子春篩選出來的,由于袁殊的管道特殊。要系既快又準,令中統頭目吳景亞也對其刮目相看,袁殊也是以奠定了其在中統部門的重要地位。而與此同時,由于袁殊特殊的家庭背景,讓我黨對其産生了不信任感。在1934年底,袁殊被私下開除了黨籍。
1935年初,袁殊兩次來到約定地點與上線聯系,卻都沒有見到上線王子春,“斷線”對于情報人員來說猶如滅頂之災。情急之下,袁殊不得不聯系唯一知道他秘密身份的中共黨員夏衍,請其為他傳一封書信給中共特客。因為夏衍是當時我黨住上海的核心成員,知道袁殊被剔除身份之事,是以隻好勉為其難的将袁殊的書信交給了特科的負責人蔡叔厚,而蔡叔厚當時正由中共特科負責人轉調入共産國際遠東情報局任職,于是便順手将袁殊的書信帶入了新的組織,并為袁殊安排了新的接頭人。就這樣,袁殊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了共産國際遠東情報局的情報人員。
不久之後,便爆發了"怪西人案"。當時軍統特工抓獲了中共黨員關兆南,并順藤摸瓜找到了共産國際遠東情報局的負責人約瑟夫華爾頓,軍統正式在他的筆記本裡發現了袁殊的名字和電話。由此,袁殊中共情報員的身份暴露。袁小蘭得知兒子被捕,病重之時仍去向陳立夫求情,艾于陳立夫的面子,再加上并未有實質性證據,戴笠對袁淑并未深究。最後袁淑以文化罪入刑兩年。期間,中統情報部門和日本駐滬領事館也都出面營救袁淑。八個月後,袁殊提前釋放,出獄後,軍統交代袁淑即刻前去與陳立夫會面,袁淑拒絕直奔上海,而此時上海中共再無一人與其聯絡,袁淑無奈之下隻好再次赴日留學。
1937年初,袁殊回國後重新加入中統,在與馮雪峰取得聯系後,以非中共黨員的身份繼續為潘漢年提供情報。同年4月,為了加強自身保護,袁殊。正式加入青紅幫,成為與黃金榮、杜月笙同輩的通字輩師兄弟。其實早在1934年,袁殊就正式拜入青紅幫長老曹由山的門下做關門弟子。憑借着輩分,袁殊可以輕易的指揮很多幫内弟子為自己提供協助。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抗戰全面打響,軍統特務頭子戴理親自登門拜訪,約袁殊第二天上午九點會面。袁殊敏銳的感覺到此事不尋常,立刻報告給了上級潘漢年。潘漢年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即隻是袁殊趁機打入軍統内部。1937年11月5日,上海淪陷,袁殊被軍統授以少将軍銜,擔任特别行動組組長,留守上海,專門承辦漢奸和侵略者。至此,袁殊的蠱重間諜身份齊全。此時的袁殊隻有26歲。
1938年,由嚴謹印譯設立的日本。情報機構鹽井公館在上海成立。經潘漢年訓示,袁殊以軍統身份與岩井合作。當針對汪僞政府76号特工總部副主任李仕群的鋤奸行動因叛徒告密而失敗被捕時,袁殊的家人直接向鹽井求救。由此,袁殊的漢奸身份也由地下轉為公開。後來,由于表現出色,袁淑獲得日本裕仁天皇的當面嘉獎,袁淑也成為了岩井公館的負責人。在正式成為大漢奸的幾年裡,袁淑利用這一身份掩護中共黨員,向延安發回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
1941年7月,潘漢年将袁殊發來的情報轉送延安,延安再将情報送至蘇聯。據此情報,蘇聯紅軍擊退德軍,扭轉了二戰局勢。同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香港淪陷,袁殊成功轉移我黨一批重要人士800多人,其中就包括宋慶齡、何香甯、柳亞子等人。1945年抗戰勝利,袁淑被軍統授予中将軍銜。任命為軍統直屬第三站站長,而袁殊卻私下變賣家産,所得資金全部交于中共上海地下組織。1946年年初,袁淑傳回解放區,改名曾達齋。至此,軍統才發現袁淑的中共黨員身份,袁淑也結束了長達14年的間諜生涯。
1955年,潘漢年被捕,袁殊因長期在潘漢年的上司下工作受到調查,又因無法自證清白被判刑12年。後來又遇上文革動亂,在加刑八年出獄後被送到一個農場改造。直到1980年,袁殊雖被釋放,卻仍被限制行動,無自由之身。直到1982年潘漢年被平反,袁殊才被宣布無罪。此時的袁殊已經是孤家寡人,身體也基本垮掉。由于常年的被關押,袁殊的精神狀況非常的不好,經常會胡言亂語的要發展下線,有時還會嚎啕大哭,有時又會瘋狂的大喊送情報。誰會想到這位曾經。叱咤風雲的上海灘大佬,最後會孤零零的在北京病逝,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