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随着第50萬輛比亞迪海豚駛下生産線,這款市場表現堪稱現象級的新能源車型迎來了重要的裡程碑時刻。
與此同時,更具競争力的海豚50萬紀念版也同步上市,比亞迪不僅為其定下了12.68-13.98萬元的售價區間,還給出了全系2,000元抵9,000元購車款的限時權益,将海豚起步價壓進了11萬元。這種“增配不增價”的政策今年已經被用在多款比亞迪品牌旗下的“冠軍版”車型上。
不過,盡管未被賦予“冠軍版”之名,但海豚事實上早已是A0級轎車銷冠。
從2021年8月底上市到第50萬輛下線,海豚僅用時2年1個月。除此之外,這輛A0級純電轎車還取得了連續19個月A0級轎車細分市場銷冠、連續6次A0級汽車月銷冠軍、連續5次純電轎車月銷冠軍等一系列成績。
一
一款現象級産品的出現會産生劃時代的意義。海豚的上市也将A0級汽車市場劃分為“前海豚時代”和“後海豚時代”。
“前海豚時代”是一副怎樣的光景?
對于車企、市場和使用者來說,這個時代可以概括為:被合資品牌支配的“恐懼”。
“恐懼”一詞在這裡或許有些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海豚橫空出世之前,小型轎車銷量榜前排的确是豐田緻炫、本田飛度、大衆Polo等售價在10萬元級别的燃油車型,它們的年銷量規模多在5-10萬輛之間,自主品牌鮮有能達到相同量級的産品。
而在小型SUV市場,一些來自自主品牌的車型憑借價格上的優勢取得了一定的建樹,但占據前兩名的仍然是兩款日系品牌産品,并且其銷量與身後的車型拉開了明顯的差距,達到了年銷15萬輛級的水準,對于當時的自主品牌來說堪稱難以逾越的“高山”。
另外,彼時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也尚未全面開始在A0級市場的彎道超車。直至2021年上半年,一些相對具備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型才開始嶄露頭角,終結了預算10萬元級的消費者買不到合适的新能源車型的窘境,但從銷量上看,這些産品還遠沒有達到爆款的水準。
可以說,在海豚上市前,汽車消費者們還是不得不在産品力和成本效益并不突出的A0級合資燃油車中做選擇,自主品牌依靠新能源車型搶占前者的市場佔有率也暫無比較成功的先例。
這一切随着海豚在2021年8月底的上市和随後的傳遞而發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從銷量上看,海豚在上市後的第4個完整傳遞月便達成了月銷量破萬,用時11個月便達成累銷10萬輛;分别用時4個月完成累銷從10萬到20萬、再到30萬和40萬;40萬到第50萬輛隻用了3個月。從2022年1月起,海豚把持A0級轎車銷冠長達19個月,連續7個月月銷超3萬輛,甚至出現了海豚的單月銷量大于其他所有A0級轎車之和、單款車型在細分市場的占有率達到近70%、年銷量達到近乎空前的20萬輛級的現象。
可以說,從海豚的熱銷開始,A0級市場的主旋律實作了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的過渡,産品力、使用成本和場景比對度的三重優勢也讓該市場目标使用者的心智完成了一次徹底的轉變。
自此,A0級市場也迎來“一超多強,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二
打造一款售價10-15萬元的爆款A0級新能源車,關鍵還是在于對使用者群體的甄别和對使用者需求的洞察。
在A0級合資燃油車熱銷的時代,這些價格低廉、配置簡單的小車更多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即:花10萬多買一個足夠為一兩人遮風擋雨的小出行工具,使用者需求較為簡單。
但随着大批90、95甚至00後開始湧入汽車消費市場,A0級車使用者的享受型和智能化體驗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雖然受限于經濟實力,他們的購車預算相比過去的使用者群體沒有明顯提升,但之前那種“輪子+發動機+殼子”的簡單組合已經很難滿足他們。此外,這一使用者群體對于審美的要求也有了微妙的變化,一些内外設計風格偏保守的傳統燃油車已不再符合他們的審美。
同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導緻了城市擁堵的加劇,經濟的發展也讓更多家庭具備了購置第二輛車的能力,于是便産生了增購一輛更适合城區代步通勤的精品小車的需求,作為家裡第一輛尺寸空間更大、适合長途出行的車輛的補充。
是以,今天A0級車的主流使用者可以被大緻歸納為兩類:一是觀念較新、注重體驗、經濟實力一般的年輕使用者群體,二是經濟實力中上、有增購需求的家庭使用者群體。
從使用者的典型用車場景來看,市區通勤代步、接送孩子、商場娛樂、商超采購、短途出行等是較為高頻的使用場景,并且還會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些如車内休息、車内娛樂等相對低頻的附加場景。
得益于較小的車身尺寸和轉彎半徑,A0級燃油車在城市道路上往往具有很高的靈活性,但過于簡約的配置——例如倒車影像甚至駐車雷達的缺失——則為停車場景帶來了諸多不便。除此之外,這個級别價位的燃油車型還存在加速能力孱弱、幾乎不具備娛樂功能等短闆,無法滿足今天的使用者在通勤效率和車内娛樂需求的痛點。
是以綜合來看,在2021年的時間節點上,A0級市場的變革大浪潮是勢在必行,并且水到渠成的,而應運而生的海豚則是憑實力沖上了浪頭。
三
在對使用者需求滿足度和痛點解決度上,海豚相比同級别、同價位燃油車的優勢是壓倒性的。
在外觀内飾的設計上,海豚選擇了一種相對中性化的“海洋美學”設計理念,而非一味地走圓潤可愛的萌系路線,能夠同時滿足主流男性和女性使用者的審美。本次上市的50萬紀念版車型在前後杠、側裙和車尾增加了更具運動氛圍的套件,并采用了更具視覺沖擊力的德蘭黑+熱浪绯紅配色,進一步提升了該車的運動感和時尚感。
在内飾方面,海豚同樣采用了帶有較多海洋元素的對稱式設計,并預留了足夠多的儲物空間,以滿足使用者存放水杯、眼鏡、紙巾、垃圾桶等各類小件物品的需求。可自适應旋轉的12.8英寸懸浮式中控屏、開放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和6揚聲器音響讓海豚具備了同級較強的車内娛樂能力,實作車内看視訊/直播/K歌等同級燃油車無法實作的功能。
海豚50萬紀念版在智能座艙的體驗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新增的連續語音功能讓車内的互動變得更加便利,智能上下電功能也讓該車基本擺脫了燃油車的使用邏輯,更貼合今天的新能源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與此前熱銷的幾款A0級燃油車相比,海豚在三維尺寸上處于同一水準,克制的車身尺寸使其在城市道路上具有同等的便利性,在應對窄路掉頭和狹窄車位時表現更得力。
在各類市區場景下,海豚與燃油競品相比的優勢主要展現在兩點。
其一是軸距。作為首款基于e平台3.0打造的量産純電動車型,軸距2700mm的海豚擁有越級的後排空間和接近純平的地闆。盡管後排坐人對于一款A0級轎車來說是相對低頻的使用場景,但當産生這方面的需求時,海豚無疑會帶給後排乘客更好的乘坐體驗,遠勝于A0級競品燃油車型。
其二是配置。相比連駐車雷達都難以做到标配的合資燃油車型,海豚全系标配了360°全景影像,這一配置也為駕駛員在應對狹窄複雜路況和停車時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此外,作為一款純電動車型,續航和能耗水準自然是使用者重點關注的屬性。e平台3.0為海豚帶來了八合一電動力總成、電池包冷媒直冷直熱技術、寬溫域熱泵系統等新技術,展現在使用者體驗上,則是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續航達成率。
401/420km的純電續航裡程加上60kW的直流快充,足以讓海豚輕松應對絕大多數城市通勤和戶外場景,降低了使用者的續航和補能焦慮。全系标配的3.3kW對外放電功能也可以作為戶外場景下的補充,擴充了該車在露營、郊遊時的實用性。
不難看出,海豚在産品定義上已經擺脫了“A0級燃油車的新能源替代品”的刻闆印象,而是通過打造精品小車的思路和新技術的應用來比對今天使用者的需求,進而達到過去燃油車型難以企及的銷量表現。
這,便是“海豚式的成功”。
總結
海豚“現象級爆款”的市場表現并不是偶然,而是技術優勢和産品定義成功共同導緻的必然結果。
對比亞迪品牌而言,作為e平台3.0的首款量産車型,海豚也擔負起了展示先進技術的任務。借由海豚的熱銷,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愈發深入人心。
在上市兩周年之際,海豚不僅迎來了50萬輛下線的重要裡程碑,也迎來了更激烈的市場競争,第50萬次“躍動”對于海豚來說,更像是一個新階段的起點。
接下來值得關注的問題包括:作為頭部新能源品牌,比亞迪如何應對競争?作為細分市場銷冠的海豚,産品将如何進化?作為全球車型,海豚在海外市場又能達到怎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