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去年“關停并轉”的聲音言猶在耳,今年車企賣廠開始進入高潮期。

未來3-5年80%的中國燃油車品牌将“關停并轉”。即關閉、停産、合并、轉型。這是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在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發表的觀點。這句話為當時的汽車企業敲響了警鐘。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但是或許不需要3-5年這麼長時間了。時隔僅僅一年,愛馳汽車、威馬汽車、天際汽車、恒大汽車、廣汽三菱等等破産或者瀕臨破産的車企已經留下了一攤子不知如何處理的産能。而還在牌桌上的車企,主動賣廠瘦身的節奏也已經開始進入高潮。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三度降價,找不到下家

19.17億元,這是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第三次挂牌。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當年總投資77.5億元,規劃整車年産能30萬輛,發動機年産能30萬台,采用了大量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率達到100%,每55秒就有一台新車下線,可以算得上是“優質資源”。但對于現在的北京現代來說,這無疑已經變成了一個負擔。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在北京現代“2025向新計劃”釋出之後,降本增效,甩掉包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于是就有了8月份甩賣北京現代重慶工廠。

前兩次挂牌價格分别是36.84億元,25.8億元,均無人問津。第三次挂牌價格降到了19.17億元,以當年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的總投資77.5億元算,幾乎相當于是二折出售。以“血虧”來形容北京現代,一點都不誇張。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但是現在擺在北京現代面前的難題是,即便出售意願再強烈,但購買者始終寥寥。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難賣或與目前主流車企産能過剩有關。乘聯會資料顯示,至2022年底,産能前20的汽車制造商整體使用率低于五成,而燃油車産能占比較大的車企産能使用率更低。在這種情況下,自身産能沒有達到滿負荷的車企,顯然對收購一座年産30萬輛新車的工廠沒興趣。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另一方面,虧損仍然是大部分新能源車企的常态,在消費疲軟和投資趨冷的背景之下,現有的新能源車企和新入局的跨界玩家,對産能擴張也變得更加謹慎。

江淮汽車45億賣廠,合作方蔚來接盤?

與北京現代找不到買家接盤相比,江淮汽車順利賣廠的希望顯然會大很多。

日前,江淮汽車釋出公告稱,拟通過公開挂牌方式轉讓部分資産,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産、在建工程、房屋建築物以及土地使用權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裝置資産。拟挂牌價為44.98億元,增值額為2.86億元。轉讓的資産按照三個資産包形式挂牌交易。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由于江淮汽車此次出售的資産涉及到江淮與蔚來合作的兩座工廠——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和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即蔚來F1工廠和蔚來F2工廠。而蔚來方面對此事的回應也頗有些暧昧。是以,外界猜測蔚來很有可能收購上述江淮汽車資産,借此拿下造車資質。

不過大家的目光大都集中在蔚來的反應,卻忽略了江淮汽車的難處。

江淮的财報顯示,2020年淨利潤還有1.2億元,2022年則為-15.82億元,2023年1-8月雖然實作歸母淨利潤1.7億元,但其拿到的政府補助就有1.58億元。多年以來,江淮汽車都需要靠政府補助才能實作“扭虧為盈”。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目前F1+F2工廠已投産的産能達到84萬輛,但蔚來2022年銷量12.25萬輛,2023年1-9月銷量11萬輛,産能使用率僅有17.8%。如此低的産能使用率,江淮汽車作為代工方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何況目前的江淮汽車除了為蔚來代工,自家的“钇為”品牌需要投入建設,還有與華為合作的項目正在籌建,賣廠也可以很大程度減輕财務上的壓力。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神龍汽車再度賣廠,東風體系内部消化

繼去年初将武漢二工廠出售給東風本田後,神龍汽車武漢三工廠将由東風集團接盤。

10月19日,東風集團與神龍汽車簽訂《資産轉讓協定》,以17.14億元購買神龍汽車位于中國武漢和襄陽的特定土地使用權、建築物和構築物。同時,東風集團還與神龍公司達成租賃安排,東風集團将目标資産出租給神龍汽車,租期10年。目标資産主要是神龍汽車在武漢的第三工廠,已被主要用于生産現有的标緻和雪鐵龍乘用車以及富康車型。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神龍汽車巅峰時期在國内擁有四座工廠,總體規劃産能超過100萬輛。但這些年由于銷量乏力,連年虧損,第一工廠在2021年時停産,土地被政府收回;第二工廠則在去年賣給了東風本田。

如今第三工廠被母集團收購,并重新以租賃的方式給神龍汽車繼續生産标緻和雪鐵龍車型。一方面,神龍汽車拿到一大筆資金可以重新投入到标緻雪鐵龍的營銷,以及自身的新能源轉型中;另一方面以租賃工廠的方式繼續标緻雪鐵龍的生産,也某種角度上表達了對合資品牌的态度。

洗牌加速,兩個月三家車企賣廠,賣廠潮真的要來了?

要不怎麼說背後有個靠譜的靠山很重要,雖然神龍公司這幾年的複興戰略效果始終差強人意,但東風集團還是給予了全力的支援。不過,即便如此,剩下位于成都的神龍汽車第四工廠仍有36萬輛的産能,以神龍汽車目前的體量,短期内仍會有大量産能閑置,後續還需要考慮應該如何利用這些産能。

寫在最後:

在今年的市場競争壓力下,車企們都已經加快了處理閑置産能的腳步。如果拖着沉重的包袱邁向2025年,那迎接車企的将會是更加殘酷的現實。以現在的情況判斷,相信明年還會有更多車企開始陸續賣廠。但是,閑置産能眼下也沒那麼好賣,如果背靠國有大集團能夠在體系内接盤,或者合作夥伴有接收産能的剛需的,能夠快速減負,輕裝上陣。否則的話,就隻能不斷降價,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有苦自知了。(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