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作者:顧議史

相較于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很多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加看好中國與北韓這對“好兄弟”。

畢竟當時的中國還在北韓戰争爆發的時候對北韓仗義相助,進行過一次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軍事行動,然而令人震驚的是,中國與北韓的關系卻在1965年出現了裂痕。

自1965年以後,北韓與中國關系持續惡化,直到蘇聯解體,北韓與中國的關系才再次和好如初。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蘇聯解體

那麼北韓為何會在1965年之後與中國漸行漸遠呢?又是因為什麼事情讓這段關系破鏡重圓的呢?

抗美援朝,結下深厚情誼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對日本關東軍發起新一輪的軍事戰争,很快,蘇聯的勢力就滲透到了北韓半島的北部地區,北韓士兵人在家中坐,戰火從天上來。

蘇聯發動戰争剛好成為了金日成走馬上任的大好機會,當時的金日成已經靠着二戰期間與日本侵略者進行周旋積累了一部分政治名聲,金日成則憑借這次機會走上人生巅峰,成為了北韓的上司人。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金日成銅像

但是還沒等金日成坐穩上司人的第一把交椅,北韓就陷入了泥潭之中,1950年6月,北韓戰争爆發,起初,北韓上司人并不認為這是一場持久戰,他們相信這場戰争很快就能夠結束。

然而,美國這個當時的世界老大突然橫插一腳,徹底打亂了北韓的作戰計劃,北韓也在一朝一夕之間成為了衆矢之的。

在北韓戰争爆發初期,中國就立即對北韓展開了援助,向北韓捐助了200億人民币,還向北韓提供了成千上萬噸的糧食。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抗美援朝

除了物質與經濟援助之外,中國還出動了135萬志願軍去支援北韓,正是抗美援朝戰争讓北韓看清了中國才是真正的可值得結交的朋友。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中國的戰士們不畏嚴寒與北韓人民軍一同在戰場與敵人厮殺,這是過命的交情,兩國也是以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迹直到現在依然被兩國群衆廣為傳頌,但是在當時中朝兩國共同抗戰,奮勇殺敵的同時,北韓的内部還存在着激烈的内鬥,正是北韓内鬥讓中朝兩國的關系出現了裂痕。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抗美援朝

金日成一意孤行,中朝關系出現裂痕

1951年,金日成以“平壤失守,作戰不利”的罪名将武亭将軍解職,因為此事,北韓内部一片混亂,而在此後不久,金日成又做出了一個決定,解除延安派樸一禹的職務。

當時北韓内部共分為兩派,延安派和親蘇派,延安派勢力親近中國,親蘇派則親近蘇聯。

從這些舉動中很明顯就可看出金日成的小心思,金日成正在為自己鏟除異己,并主動親近蘇聯,開始對中國冷淡,畢竟當時的中國與蘇聯确實不可同日而語。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金日成銅像

盡管金日成背棄了與中國的情誼,但是當時的中國為了維護兩國的關系并沒有對金日成的舉動進行指責。

1953年7月,北韓戰争結束,内憂外患,已經解決了外患這一大問題,北韓自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内鬥當中。

北韓戰争結束後,金日成就急于提出自己創立的“主題思想”,想以此來代替北韓人民軍信仰的馬克思主義,但是剩餘的延安派幾位重要人物都給予反對,這讓金日成很是尴尬惱怒。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北韓戰争

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戰士順應北韓意願撤回國内,金日成緊抓機會在北韓内部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運動,從此之後,延安派則成為了一個曆史名詞,在北韓不複存在。

北韓與中國關系不斷惡化,中朝兩國漸行漸遠。

1964年,在金日成的帶領下,北韓加入蘇聯主導的經互會,正式成為了蘇聯的小弟,同時與中國的關系更加疏遠。

1970年,周恩來總理通路北韓,北韓态度與1958年判若兩人,周恩來總理訪華是中國主動做出的讓步,然而北韓卻置之不理。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周恩來總理

新任蘇聯上司人上位後,蘇聯開始明目張膽的打壓美國,北韓作為蘇聯的馬前卒更是當仁不讓挑起大梁,中國給予善意提醒,希望北韓不要過度依賴蘇聯,然而北韓卻将中國的好意提醒當成挑撥離間,中朝關系再次遭遇滑鐵盧。

中國仗義相助,中朝重歸于好

北韓以為能夠跟着蘇聯吃香的,喝辣的,但是這種美好願望很快就被打破了,戈爾巴喬夫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将經互會體系燒了個正着。

戈爾巴喬夫認為對北韓和古巴的大量援助拖了蘇聯前進的步伐,是以直接通過蘇聯駐北韓大使轉達金日成,蘇聯不再對北韓進行特别幫扶,如果北韓想繼續從蘇聯獲得糧食就需要完全按照國際市場價格進行購買。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戈爾巴喬夫

不得不承認,戈爾巴喬夫的這個舉動真的很絕,直接使得北韓群衆的生活水準直線下降。

1991年,蘇聯解體,北韓失去了引以為傲的靠山,北韓經濟水準呈現斷崖式下跌,北韓當地群衆的溫飽都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辛辛苦苦幾十年,蘇聯一倒,北韓回到解放前。

與北韓當時的窘迫不同,這個時候,中國的發展已經比之前強大了不止一星半點,是以北韓開始将目光轉向中國。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北韓陷入窘境

北韓開始向中國求助,希望中國能夠伸手幫一幫這個曾經的好兄弟,面對北韓的求助,中國不計前嫌,對北韓進行仗義支援。

中國大手一揮向北韓無償提供了3000萬人民币的援助,與此同時,還将52萬噸糧食運往北韓,解決了北韓的燃眉之急。

中國的這個舉動再次讓北韓明白了中國才是北韓真正的好朋友,好兄弟。

中朝關系自1965年産生裂痕,并逐漸惡化,後來是如何重歸于好的?

中朝關系和好

中國不計前嫌,仗義相助的舉動讓北韓迷途知返,在金日成去世之後,金正日成為北韓新一代的接班人,則一改之前冷淡中國的态度,從此之後,北韓與中國的關系和好如初。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