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作者:談古說曆史

任命主帥是中央作出抗美援朝戰略決策的重要環節,起初,毛主席打算讓粟裕擔任志願軍司令員。但非常可惜的是,粟裕的身體不好,無法出國作戰。

無奈,毛主席隻好将目光放在林總身上,但他和粟裕的情況一樣,也是身體不好。經過慎重的考慮和讨論,毛主席最終決定讓彭德懷擔任志願軍司令員,率部出國作戰。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一定非常好奇,一野、三野和四野的将領都被毛主席考慮在内,唯獨二野的劉伯承沒有被考慮。

後來才知道,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不是不用,是不能用。”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毛主席挑選主帥

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争爆發。但随着美國宣布出兵北韓,戰火一度燒到大陸邊境,嚴重威脅大陸的安全。10月上旬,中央和毛主席毅然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既然決定出兵北韓,那麼下一步便要考慮該由誰擔任主帥一職?就在這個時候,毛主席點了粟裕的将,但當時粟裕的身體狀況很不好,無法勝任。

當時有很多人懷疑,粟裕不肯挂帥出征,究竟是托病請辭,還是真的生病。後來證明,粟裕确确實實是因身體不适無法出國作戰。

要知道,粟裕在戰争年代曾先後六次負傷,戰争結束的後遺症和戰争年代過度的緊張,都導緻他患有嚴重的高血壓、腸胃病等。就連粟裕本人都曾說:“在淮海戰役期間,我曾七天七夜沒有睡覺。”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新中國成立後,粟裕的身體還是不好,但他仍堅持工作。直到1950年7月中旬,随着粟裕舊病發作,他才不得不去蘇聯治病。經過醫生的治療和長時間的休養,他于1951年8月回國。

最重要的是,粟裕對出兵北韓是有準備的。據《粟裕傳》記載,粟裕在接受任務後曾立即着手準備,還說:“毛主席讓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一定要去。”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礙于粟裕身體不好,毛主席便不再強求,而是想到了林總。不過林總也以“身體不适,怕光怕水”等理由拒絕。接連兩個将領都無法出國作戰,毛主席隻好請彭德懷出馬。

好在彭德懷身體強壯,且十分支援出國作戰。就這樣,他被任命為志願軍司令員,率部橫跨鴨綠江,赴朝作戰。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立下赫赫戰功的劉伯承

彭德懷是第一野戰軍的司令員,粟裕曾是第三野戰軍的司令員(後主動推辭,擔任代司令員),林總則是第四野戰軍的司令員。

第一、第三和第四野戰軍的司令員都在毛主席考慮主帥的名單中,為何獨獨不見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呢?難道是因為劉伯承能力不強嗎?并非如此。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劉伯承是主要上司人之一。緊接着,起義部隊餘部按照原定計劃撤離南昌,劉伯承則乘船來到香港,後來在中央的委派下前往蘇聯學習。

1930年,劉伯承秘密回國,先後在武漢、上海等地工作。在此期間,他被任命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協助周恩來進行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1932年10月,劉伯承擔任工農紅軍總參謀長。當第四次反“圍剿”作戰爆發後,他協助周恩來和朱德作戰,并獲得此次戰鬥的勝利。

5月24日,第一團在劉伯承和聶榮臻的指揮下,成功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打開紅軍北上的道路,将蔣介石的陰謀粉碎。同年6月,第一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成功會師。

抗日戰争爆發後,劉伯承被任命為第129師師長。他和鄧公合作,打下一個又一個勝仗,共殲滅日僞軍42萬餘人。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1947年8月,劉伯承和鄧公率領野戰軍主力躍進大别山。1948年2月,劉伯承擔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同年9月兼任中原軍政大學的校長和政委。

11月6日,著名的淮海戰役爆發。為了保證我軍能獲得此次戰役的勝利,淮海前線總前委成立了,劉伯承正是其中的成員。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被改稱為第二野戰軍,劉伯承擔任的還是司令員一職。4月23日,他率部解放南京。

為何不選擇劉伯承?毛主席: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既然劉伯承立下如此多的戰功,那麼毛主席為何不肯讓他挂帥出征呢?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其實當初毛主席和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後,曾召開過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有人提出建議:

“我覺得應當讓劉伯承同志挂帥出征,他不僅資曆老,有一定的作戰經驗,還有‘軍神’之稱,讓他去是再合适不過了。”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本以為毛主席會同意這一建議,誰曾想他卻搖搖頭,說:“不行,老劉不行。”至于具體原因,毛主席并沒有在會上說。

會議結束後,有人好奇為何不用劉伯承,便問毛主席:“主席,您為什麼要說不能用劉伯承同志呢?”毛主席笑道:“不是不用,而是不能用。”

劉伯承當時已經58歲了,出國作戰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他在戰争年代已經失去了一隻眼睛,而另一隻眼睛也随着時間的慢慢流逝,視力漸漸變差。如果真的讓他赴朝作戰的話,毛主席本人也是不放心的。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除了劉伯承身體不好外,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毛主席有重要任務交給他。當時大陸剛剛成立,急需建設一所綜合性的陸軍大學。由于劉伯承有這方面的經驗,再加上他主動請纓,是以毛主席決定将這項任務交給他。

劉伯承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建,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建成了。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1951年1月15日,解放軍軍事學院舉行了盛大的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上,劉伯承激動地說:

“我們用這麼短的時間将軍事學院給建立起來,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同學們能好好學習,早日成才,為國家做貢獻……”
選擇志願軍司令員時,為何沒有考慮劉伯承?不是不用,是不能用

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毛主席才沒有考慮劉伯承,而是希望他留在國内,發揮所長。

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因病逝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