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作者:文史典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美國再也撐不下去了,從2018年美國悍然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之後,大陸經受了美國在科技、能源、經貿、軍事等多個領域的打壓制裁,長達6年的高強度中美對峙,影響了整個國際局勢的走向。

美國使出渾身解數,妄圖圍堵遏制中國的發展,可中國頂住了美國的打壓。當時間進入到2023年,美國接連派出多位高官通路中國,想要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系。而對于美國邀請中國高層通路美國的請求,大陸屢屢拒絕。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等到了2023年10月,一則重磅消息傳出,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邀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将于10月26日至28日通路美國。

王毅外長的這次訪美,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難道中美關系即将迎來大結局?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一、中美之間的競争

中美關系的走向,在2012年後突然發生了大逆轉,從過去小打小鬧的摩擦,直接到了愈演愈烈的對抗。這一切的轉變,還要和中國“好心”辦的一件“善事”有關。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這場危機很快就從美國傳播到全世界,形成了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彼時的中國也深受外部環境惡化的影響。要知道,大陸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後就走上了出口導向型經濟的道路,嚴重依賴出口貿易。

美國、歐洲、日本相繼陷入經濟危機,大陸的外貿出口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國内經濟也受到嚴重影響。這時大陸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推出了被稱為“四萬億計劃”的一攬子經濟措施。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在緩解國内危機的同時,大陸也向危機的發源地——美國伸出了援助之手,那時中美關系還處在相對友好的時期,中美在經貿上也有着密切的往來。

大陸動用大量外匯存底來購買美國國債,幾年時間,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就從2007年的4776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1.3167萬億美元的頂峰。中國由此成為了美債第一大持有國。

中國的“雪中送炭”,幫助美國穩定了國内的經濟局勢,逐漸走出了金融危機。可這時美國也對大陸的經濟實力産生了深深的忌憚。美國高層意識到,如果任由中國繼續發展下去,那美國的霸權地位必将被中國取而代之。

多年以後,奧巴馬在他的回憶錄《應許之地》中這樣寫出自己的焦慮:早在20008年,他便發現美國難以同中國公平競争。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于是美國便開始了一系列的“不公平”手段,首先就是美國在2012年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開始将美國的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實則就是要遏制中國。當時美國使用的方法就是慫恿日本、菲律賓等國,故意與中國挑起沖突,阻止中國推行的東亞區域一體化程序。

這樣做既可以避免與中國的直接對抗和沖突,又能鎖住中國在東亞地區的拓展空間,也就是所謂的“再平衡”。

此時中美關系已經逐漸惡化,但中國的經濟卻仍然飛速增長,美國想要通過利用中國周邊國家來牽制中國發展,鞏固美國戰略地位的意圖并沒有實作,于是等到特朗普上台後,此時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宣告破産,特朗普政府悍然對中國發起了直接的貿易受制裁。

中美貿易戰在2018年就此打響。在此之前,美國的制裁可謂是無往不利,所向披靡,而日本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體驗過美國的貿易制裁,結果就是日本的經濟一蹶不振,陷入停滞。于是當時不少人都以過去的經驗來判斷中國同樣會在貿易戰中落敗。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但這些人顯然忽略了中國與日本的差别。中國是一個有着十幾億人口、完善工業體系,最重要的是獨立的主權國家,而日本盡管在當時經濟發達,卻被美國操縱着經濟命脈。美國要求日本簽署“廣場協定”,不許做威脅美國的事,日本就乖乖聽話。

而中國可不一樣,中國的實力不弱于美國,那些美國的恐吓吓不到我們。在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後,大陸随即采取反制措施,也對産自美國的商品征收關稅。

雙方你來我往,貿易戰打得愈演愈烈。隻是在中美互相制裁的過程中,人們驚奇地發現,怎麼美國成了個“農業國”?美國制裁的中國商品都是鋼鐵産品、電氣機械、電子儀器等,而大陸相應對美國的反制是農産品居多。

這就是美國的窘迫所在了。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6335.2億美元,其中大陸對美國出口4784.2億美元,自美國進口1551億美元,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了3233.3億美元。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這對美國來說就是巨額的貿易逆差,換句話說美國必須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商品來供給本國消費,而美國已經沒有了與消費能力相對應的生産能力。

是以盡管美國大打貿易戰,希望中國多多進口美國的商品,也扭轉不了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于是美國就打起了第二張牌,那就是科技制裁。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二、黔驢技窮的美國

2019年,美國發起了對中國企業的制裁,這标志着美國開始轉變了思路。美國從曾經的工業強國一步步通過産業轉移變成了金融帝國,它的中低端制造業早已經轉移到了國外,留在美國手中視若珍寶的就是那些高端制造業。

而這正是中國發起沖刺的方向。早在2015年,大陸就向全世界昭告了我們的目标,那就是《中國制造2025》,推動中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我們與美西方國家的一大不同就是有着目的明确、方向清晰的戰略藍圖,然後穩步地向前推進。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我們沒打算藏着掖着,産業更新也是藏不住的。而美國絕不可能坐視中國的崛起,于是悍然發起了針對中國的科技戰,其中尤以晶片制裁最為激烈。

拜登雖然在上台後推翻了特朗普時期的種種政策,但卻保留下來了針對中國的圍堵制裁。這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是以不論誰上台,美國政府都會極力打壓中國。

美國懷揣着“雄心壯志”,妄圖與中國實作“經濟脫鈎”,但中國早已與全球經濟深度捆綁,美國更是離不開中國,這就讓美國的對華制裁,變成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效果。中國在頂住美國壓力的同時,美國自己内部也不好過。

2022年中美貨物貿易總額達到了6906億美元的曆史新紀錄,打了幾年的貿易戰,喊破嗓子的“中美脫鈎”,全都在這個數字面前啞口無言。拜登也不再提什麼“脫鈎”了,轉而用“去風險”來解釋自己的對華政策。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何為“去風險”呢?即美國意識到無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又不願看到中國崛起,于是就采取了技術管制的方法,對有限的産品和技術采取強有力的限制措施,以維持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地位。

美國針對中國實行的晶片制裁,通過限制對華出口晶片來打擊、遏制中國在高新科技上的發展,成為了美國主要的工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從寬泛的貿易戰到精确的晶片制裁、半導體出口管制,美國打壓中國的範圍越來越小,最後不得不面對已經無法遏制中國的現實,隻能祈求遲緩中國的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美國還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其内部有天價債務的壓力,外部又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對付俄羅斯身上。對于中國的制裁打壓,美國也是一步三回頭。到了2023年,美國顯然有些撐不住了,接連派出多名高官通路中國。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美國官員來華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希望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系。隻不過不論是布林肯還是耶倫,他們都沒有拿出“求人”的誠懇态度,反而還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

既然談不成,大陸也沒必要給美國好臉色看。對于美國的邀約,大陸一概拒絕,想談,美國就擺正自己的态度。現在究竟是誰要求誰,難道美國自己心裡還不清楚嗎?

等到23年10月,巴以沖突爆發,美國同時陷入兩場戰争,這下美國徹底沉不住氣,不斷放軟了對中國的态度。

一連6年的對抗,美國的打壓沒能戰勝中國,而大陸也頂住了壓力,見招拆招,妥善地化解了美國的攻勢。雖然中國在這場中美沖突裡一直處于守勢,但美國打光手中所有的牌也奈何不了中國,足以證明我們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中美關系将迎來大結局?中國扛住了6年極限打壓,美國已無牌可打

而中美攻守之勢的轉變,就在不遠的将來。隻要中國保持住一如既往的戰略定力,不陷入各種外部紛争分散自己的精力,那以中國不斷增長的實力,終有一日,中國會吹響戰略反攻的号角。

現在的美國活似一個“紙老虎”,它的強大充其量隻能吓唬吓唬人,可一旦真要美國動手,美國就黔驢技窮了,如果美國不想挑起毀滅世界的中美大戰,那中美關系或許将走向暫時的和平,也是有可能的。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