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作者:江南書苑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1

多說好話。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會說話,讓别人舒服,也讓自己輕松達到目的;不會說話,弄得臉紅脖子粗,陷入僵局,不歡而散。

真正厲害的人,都具有高情商。他們善于說話,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把話說好了,是一門大學問,也是開啟美好人生的金鑰匙。

如果你想要擁有美好生活,那就從好好說話開始吧。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2

少管閑事。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面面俱到,追求完美,隻能一事無成。

真正厲害的人,都善于鎖定目标,一心一意。

腳踏實地,聚焦精力,才是脫穎而出的王牌,也是建功立業的法寶。

常言道,管閑事,落不是。

人微言輕的時候,不要随便“管閑事”,那樣容易惹禍上身,得不償失。

默默蓄力,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3

樂于助人。

俗話說,助人者人恒助之。

地球是一個圓,人生也是如此。你的所作所為,最終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幫助别人,實際上就是幫助自己。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幫助别人,内心是快樂的。看到别人因為自己而變好了一些,成就感油然而生,這就是價值。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開開心心做好事,自有好運齊登門。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4

勤于反思。

你經常給自己“複盤”嗎?

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不殆。

人生就是一個打怪更新的過程,總結經驗教訓,迅速補齊短闆,讓自己越來越強大,才是克敵制勝的秘密。

每天晚上,給自己一個反思的時間,繼往開來,生生不息。

安靜,是反思的最美空間。猶如一輪明月照臨湖面,一切清晰可見。

善于反思的人,都是大智者。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5

珍惜當下。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深以為然。

給家人最好的關懷,就是多多陪伴,哪怕隻是聊聊天、喝喝茶,也是一種幸福。

當我們珍惜當下的擁有,生活必然充滿了希望和陽光,生機勃勃。

明白了人生苦短,相依相伴的時光美好卻有限,就不會大發雷霆,暴怒狂狷。

熱愛身邊的一草一木,熱愛家裡的一粥一飯,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家就是一個幸福的花園。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6

養好脾氣。

常言道,脾氣越溫,福報越深。

随着年齡增長,我們會深深明白:脾氣越好,福氣越多。

脾氣好的人,包容能力強,情緒穩定。

他們一般不會生氣,也不會心浮氣躁,這種狀态對于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好脾氣,猶如春暖花開,讓人感覺舒舒服服,心情愉快;好脾氣,猶如青山大海,讓人心寬神怡,萬分喜愛。

誰不喜歡跟脾氣好的人交往呢?

親朋好友都樂意跟你在一起,開心快樂就會如影随形,不離不棄。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7

嚴格自律。

戒掉一顆貪心,是幸福快樂的根本。

民間有個成語,叫做“利令智昏”。

現實之中,也有這樣的現象: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餌而不見鈎。

這樣是很危險的。

貪婪,會讓人飲鸩止渴,貪婪,會把人推進萬丈深淵。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首先就要戒掉貪心,做到嚴格自律,才是成功之道。

嚴格自律,是精彩人生的入場券。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8

永不生氣。

生氣,就是拿别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很傻呢?

動氣,會打亂五髒六腑的運作規律,會讓生活陷入兵荒馬亂的局面,也會縮短人生的福氣。

任何事情,都有最佳解決方案。

做到頭腦冷靜,是最好的根基。

當一切井井有條,當一切按部就班,在祥和的氛圍裡生活,何氣之有?

醫學家說,不生氣就不生病。

可見,不生氣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養生。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9

包容大度。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征,大家聚到一起,都是緣分使然,互相包容,是和諧相處的第一步。

多鼓勵,多贊美,多包容,是處世之道,也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很多事情,沒有必要較真,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必重翻舊賬,舊事重提。

車輪往前轉,人要往前看。心情愉快,才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功。

40歲後“最好的活法”:10條“黃金法則”,福壽并臻

10

堅持運動。

伏爾泰說,生命在于運動。

活着就要動,動起來,更精彩!

每天都要做運動,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做自己适合的運動,并且堅持不懈。

運動,讓人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運動,讓人青春煥發,靈感爆棚。

許多煩惱,都會被你的滿懷熱情所融化,許多的問題,都會因你的熱情而消失。

你青春昂揚的态度,會讓生活陽光明媚,讓歲月花開四季。

#頭條家時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