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發10000億國債!中央預算最新調整,什麼信号?富時中國A50指數飙升……

增發10000億國債!中央預算最新調整,什麼信号?富時中國A50指數飙升……

每經編輯:李澤東

新華社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準許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決定。

新華社報道稱,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援災後恢複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闆,整體提升大陸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報道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準許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确了上述安排。

新華社報道中提到:

1、今年以來,大陸多地遭遇暴雨、洪澇、台風等災害,地方災後恢複重建任務較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8月17日召開會議,提出“加快恢複重建”“進一步提升大陸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作為特别國債管理。全國财政赤字将由38800億元增加到48800億元,預計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3、此次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

4、資金将重點用于八大方面:災後恢複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标準農田建設。

5、中央财政增發國債,但具體資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這有助于緩解地方财政收支壓力,進一步優化了财政支出結構,也進一步優化了債務結構。

6、國債資金投入使用後,也有利于帶動國内需求,有助于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态勢。

10月24日,富時A50中國指數期貨繼續擴大漲幅,截至發稿,漲幅擴大至1%。

增發10000億國債!中央預算最新調整,什麼信号?富時中國A50指數飙升……

新華社:透視大陸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的深意

增發2023年國債目的何在?增發的國債用于何處?萬億元的國債資金如何管理?

為何增發:支援災後恢複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必要之舉

今年以來,大陸多地遭遇暴雨、洪澇、台風等災害,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損失較大,地方災後恢複重建任務較重。同時,近年來各類極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對大陸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8月17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恢複重建”“進一步提升大陸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這些重點工作離不開“真金白銀”的保障。财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年初預算已經安排了相關正常救災和防災減災資金,但難以滿足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财政學系主任劉怡看來,疊加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過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關領域資金安排的餘地較小。

“增發2023年國債,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财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有關工作落實,集中力量支援災後恢複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闆,整體提升大陸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從國際上看,不少國家也會在年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進行一些預算調整。”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石英華說,根據今年大陸的災情,中央财政增發國債、調整預算,是務實之舉,展現了财政加力保障重點支出的導向。

如何使用:增發國債将于四季度發行資金全部安排給地方

據了解,結合災後恢複重建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并統籌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并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

“中央财政增發國債,但具體資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這有助于緩解地方财政收支壓力,進一步優化了财政支出結構,也進一步優化了債務結構。”石英華說。

資金使用方面,據财政部介紹,将重點用于八大方面:災後恢複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标準農田建設。

“此次資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兩年,展現了政策的連續性。資金使用方向兼顧了當下和長遠,在支援災後恢複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時,還着力補短闆、強弱項,加強抵禦自然災害的長期能力建設,有利于促進高品質發展。”石英華說。

此次增發的國債将在今年四季度發行。“我們将及時啟動國債發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對四季度國債發行計劃作出調整,為增發國債留出空間。”這位負責人說。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将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項目稽核把關,盡快将資金落到具體項目。财政部還将及時下達國債項目預算,推動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國債資金投入使用後,也有利于帶動國内需求,有助于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态勢。”劉怡說。

怎樣管理:中央預算相應調整增發國債資金納入直達機制

在增發國債之後,2023年中央預算也作出相應調整。

據了解,2023年中央本級支出不變,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比年初預算增加50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相應增加5000億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與此同時,财政赤字也相應增加。2023年全國财政赤字由38800億元提高至48800億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億元增加到41600億元,預計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來,中國政府負債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在劉怡看來,目前大陸政府具有增發國債的空間,此次增發後風險整體可控。

萬億元的國債資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達機制,将國債支出資金全部納入财政直達資金範圍,實施全流程跟蹤監測,確定資金按規定用途使用。

“我們還将組織财政部各地監管局建立常态化監管機制,盯緊盯牢國債資金使用,嚴查擠占挪用國債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範政府債務風險。”這位負責人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公開資料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