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作者:梁淇鐘
閱讀此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選一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援。

文|魚丸

編輯丨魚丸

前言

全紅蟬,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運動員,用自己的實力為國家争取無數金牌與榮譽。

然而本應享受榮譽和稱贊,遭受無理诋毀,淪為了央視名嘴白岩松口中的“德不配位”和前國乒隊員鄧亞萍口中的“無知”的對象。

為何我們的少年英雄會遭此責難?難道隻是因為她出身寒門?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全紅婵“德不配位”風波掀起争議

杭州亞運會上,16歲的全紅婵表現出色,在多個項目中斬獲金牌。她的精彩表現,令人為之振奮和自豪。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女,就能在首次亞運會嶄露頭角,本應獲得鼓勵與嘉獎。但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批評聲音,卻讓人不禁為之擔憂。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央視名嘴白岩松先生在社交平台上發表評論,認為全紅婵的金牌“全靠運氣”,還批評她“德不配位”,他更直言全紅婵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存在”。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這番言論立即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大量網友質疑白岩松的專業能力,認為他不懂跳水,随意評論屬于主觀臆斷。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一個運動員的成敗,需要許多因素共同促成,其中運氣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堅實的基本功和不懈努力。我們不能簡單用“德不配位”來否定一個運動員的努力。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還有網友犀利指出,全紅婵之是以被說“德不配位”,其實她唯一的“過錯”就是出生在普通家庭。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這番言論一語中的,讓人不得不深思。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是否已經漸漸失去了鼓勵和支援青年人成長的包容與耐心?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謙遜被罵

一場央視專訪,成為16歲的全紅婵首次在公共媒體前曝光。緊張和不習慣使她在鏡頭下略顯拘謹,頻繁轉動椅子來緩解不自在。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主持人認為她不夠專業,嚴厲指責她的儀态問題。一席話讓本就緊張的全紅婵更加局促,她隻能低頭緻歉,雖心中委屈卻不得不聽從主持人的指令挺直腰杆坐好。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采訪結束後,全紅婵一個人呆呆地坐在背景化妝間,内心湧起難過的情緒。她的教練和經紀人都勸慰她,别太介意主持人苛刻的态度。

一個16歲的少女,将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訓練中,缺乏應對媒體的經驗。主持人作為專業人士,本應體諒她,耐心引導這個内向的少女面對鏡頭。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更令人不滿的是,前國家隊運動員鄧亞萍在社交網絡上批評全紅婵“無知”,認為她隻會依靠氛圍取勝。這種随意的負面評價打擊了一個剛剛獲勝的年輕女孩的心情與信心。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其實,全紅婵這個年紀的女孩子,面對陌生的鏡頭和采訪,多少會有些許緊張和不适應。她從小專注訓練,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耗在跳水池邊,對公衆場合缺乏經驗。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主持人作為專業媒體人,本應該注意辭令,多些引導和鼓勵的話語,而不是一味挑剔一個運動員的儀态問題。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一個内向害羞的少女,在鏡頭前緊張局促并不令人意外。我們更應該給她時間成長,而不是抓住一個小瑕疵就诋毀貶低。這也提醒媒體和公衆人物要慎重言辭,不能傷害辛勤訓練的年輕運動員。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其實,在巨大壓力下取得佳績的全紅婵,正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援。

我們應該給予她時間和鼓勵,而不是嚴苛的苛求和批評。相信随着經驗的積累,全紅婵也會成長為一個沉穩内斂的稱職運動員。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為了成為優秀的運動員,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與堅持。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拼盡全力換來的碩果。如果我們過分強調“運氣”成分,那就是否在曲解她的血淚辛酸?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為母治病

全紅婵出生在廣東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和父母以及四個兄弟姐妹擠在狹小的房子裡。全家靠着父母在村裡的小果園維持生計,入不敷出,生活在貧困線上。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情況在全紅婵母親遭遇車禍後變得更加困難,母親的身體殘疾讓她無法再勞動,家庭的負擔頓時加重了。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就在全家陷入絕望的時候,7歲的全紅婵被體校教練發現了跳水的天賦,因為這樣可以參加比賽赢得獎金,為母親治病,于是開始了艱苦的專業訓練。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訓練非常辛苦,全紅婵每天要重複枯燥的動作數百次,頭發都因長時間在水中浸泡而變黃變紅。但是想到這是改變命運、治愈母親疾病的唯一希望,全紅婵從未放棄。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全紅婵進入體校後,過着與其他孩子不同的生活。每天從早上5點就要起床,進行長達數小時的體能訓練,包括持續不斷的負重跑、仰卧起坐、俯卧撐等。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這些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對于一個7歲的孩子來說是異常艱辛的。中午僅有1個小時用餐時間,然後馬上進入池邊訓練。

下午訓練主要是不斷重複跳水的基本動作,全紅婵的手腳已然布滿老繭。傍晚進行柔韌性拉伸,然後晚上9點準時熄燈睡覺。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這樣的訓練日複一日,全紅婵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但也常感精疲力竭。為了達到教練的要求,全紅婵隻能強打精神挺住。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全紅婵并沒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顧,反而常常遭到更為嚴厲的批評。因為教練認為全紅婵有潛力,是以對她的要求更高。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稍有不滿意,教練就會大聲斥責。全紅婵并不氣餒,隻是默默承受,然後努力改正。她非常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這是改變家庭命運的機會,她必須堅持下去。

憑借着傲人的天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全紅婵在各類比賽中屢建奇功,先後獲得多個冠軍。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14歲那年,她作為中國國家隊最年輕的選手參加了東京奧運會,奪得了女子10米高台跳水的金牌。賽後人們得知全紅婵參賽的動力,紛紛主動提出想給她家庭進行捐助,但遭到了她父母的謝絕。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盡管生活在貧困之中,全紅婵的家人選擇用自己的雙手去奮鬥、去改變命運。一個本該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少女,卻遭受這麼大非議,在巅峰時刻卻仍然想家人、想夢想,這種堅韌和擔當讓人肅然起敬。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為了成為優秀的運動員,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與堅持。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拼盡全力換來的碩果。如果我們過分強調“運氣”成分,那就是否在曲解她的血淚辛酸?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中國女子跳水新星全紅婵的成長曆程

7歲的全紅婵被體育老師發現在學校操場上跳遠動作出衆,輕盈優雅,于是引薦她進入湛江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學習跳水。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湛江的訓練條件極為簡陋,場地破舊,裝置老化,全紅婵隻能在露天場地忍受風吹日曬,每天訓練數小時乃至十幾個小時。

然而正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她逐漸掌握了跳水的基本技巧,開始了自己的跳水之路。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11歲時,全紅婵以黑馬之姿首次參加正式比賽就奪得冠軍,證明了她勤奮訓練的成果。這也讓她得到廣東省跳水隊的注意,被選入省隊接受更系統嚴格的專業訓練。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在省隊期間,全紅婵面臨巨大的體能和心理壓力,訓練強度大大超出她的想象,但她咬牙堅持高強度重複動作訓練,從不退縮。

她深知,想在高水準的比賽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14歲那年,全紅婵的出色表現使她如願進入國家隊,獲得參加東京奧運會的機會。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頂級國際賽事,壓力不言而喻。

為了适應國家隊的訓練體系,全紅婵不得不重新調整身體狀态,克服更艱巨的體能訓練。在國家隊期間,她每天重複大量枯燥的基礎動作,教練的要求嚴苛到令她落淚。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然而全紅婵深知,這都是為了在奧運舞台上有更出色的發揮。在國家隊,嚴酷的訓練與考驗達到新的高度,全紅婵的身心素質經受住了殘酷的磨煉。

最後,憑借頑強的意志力與過硬的技巧,全紅婵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金牌,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奧運冠軍之一。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獲得首金後,全紅婵并未停滞不前。她清楚,要在這項競争激烈的運動項目上長期站穩腳跟,必須保持旺盛的鬥志和足夠的訓練量。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為了備戰亞運會,全紅婵放棄了暑期休息,選擇在訓練基地重複枯燥的基礎動作訓練,将每一個細節磨砺到完美。

在亞運會上,全紅婵的出色發揮再次證明了她強大的心理品質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最終,16歲的全紅婵榮膺亞運會雙冠王。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目前,全紅婵已經成長為中國跳水隊中的新星。然而她沒有因為一時的輝煌而滿足。全紅婵仍然保持謙虛肯吃苦的品質。

因為她深知,站在頂峰是困難的,但要繼續站在頂峰才是更大的挑戰。她會繼續努力訓練,為中國跳水事業貢獻更多輝煌。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雖然艱辛,但全紅婵用她的努力和實力證明,困難無法阻擋夢想的翅膀,她終将帶着她翺翔于更廣闊的天空。

結言

全紅婵的故事确實很勵志,一個普通少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她一夜成名後,是否還能保持當初的動力和純真善良之心,面對名利的誘惑是否還能堅守初心,這都是她即将面臨的新課題。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一個人的成長往往不是直線上升的,她雖已獲得榮譽,但真正的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應該對一個16歲的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而是應給予時間和空間,讓她慢慢成長。

讓我們用欣賞和鼓勵的目光,看待每一個為國争光的青年運動員。不管出身高低,隻要具備實力和堅持,就應該得到公正的評價。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同時,也希望媒體人能夠客觀分析,不能因為個人喜好,而對運動員表現作出失實的評論。

全紅婵的成就,不僅屬于她個人,也屬于支援她成長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繼續給予她時間與空間,去創造更多輝煌!

14歲拿金牌被批“德不配位”?全紅婵唯一做錯的,那就是出身寒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