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老“黑科技”繪就更美“夕陽紅”

作者:新湖南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中國老齡産業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截至2022年末,大陸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8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約4400萬。随着大陸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對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的需求十分迫切。

智能助聽器、輔抱式移位機、摔倒檢測系統……一大批切中養老服務“痛點”,運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養老産品,讓老人也能擁抱智慧生活,擁有更美“夕陽紅”。

智能助聽器:

讓老人聽得見、聽得清

“聽不清,你大聲點兒。”這是很多老年人的口頭禅。

據測算,大陸老年聽障群體規模達到1.2億。耳聾已成為對老年群體影響僅次于高血壓、關節炎的常見慢性病。不僅如此,它還是導緻老年人跌倒、認知障礙、抑郁等的風險因素。

在大陸,僅有5%至10%的中重度聽障老年人佩戴助聽器,遠低于歐美國家30%的水準。然而,一直以來,以助聽器為代表的聽力輔助裝置市場由國際巨頭主導,國内助聽器滲透率不足10%。随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國産助聽器品牌發展速度加快,開始與進口品牌抗衡。

助聽器不僅會放大我們想聽到的聲音,同時也會放大噪聲,而後者是很多佩戴助聽器的聽障人士長期面臨的困擾。

2020年起,騰訊天籁實驗室開始探索通過算法和深度學習給助聽器降噪,且與國産助聽器品牌摯聽達成合作。基于騰訊天籁實驗室的人工智能聲學算法,科研人員将複雜場景下語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85%。2022年,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也釋出了外觀類似無線藍牙耳機的助聽器。

騰訊天籁實驗室人工智能訓練師付聰介紹道,用人工智能解決聽障使用者聽不清的問題,首先要做深入的使用者調研,找到典型的産品使用環境,有針對性地進行模型設計。

付聰介紹,聽障老人的生活場景有很多,比如廚房、餐廳、菜市場、馬路邊。“我們要在各種場景下錄音,進行資料清洗,結合我們特有的訓練方式訓練模型。然後在真實的環境下我們再進行測試,調整訓練資料,疊代優化模型,最終通過産品幫助更多的聽障人士。”他說。

載人爬樓機:

“懸空”人群的“第二雙腿”

在未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不少腿腳不便的老人為上下樓犯難。載人爬樓機(以下簡稱爬樓機)成了這些“懸空老人”重要的出門工具。

今年以來,浙江省杭州市積極推廣電動爬樓機租賃服務,讓爬樓機成為高齡老人、行動不便居民等人群的“第二雙腿”。

爬樓機長得像大号輪椅,自帶智能緩震舒适系統,老人坐定系上安全帶後,它便可以帶着老人穩步上下樓。爬樓機還自帶階沿感應功能,會自動刹車,人坐在上面有點像坐轎子。

除了上下樓,失能或者半失能的高齡老人從床上移動到輪椅以及在房間裡行動的短距離位移需求也備受關注。

國内一些企業已開發出靈活、智能的輔助位移器具。在今年9月中旬召開的首屆深圳國際智慧養老産業博覽會上,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釋出了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智能化照護産品——銀發輔抱式移位機。據報道,該産品優化了傳統的抱起動作,采用半環繞背負曲線和二段配合擡升設計,可以輕松把老人抱起,提高護理效率和老人移動的安全性。

據報道,該産品還能把移位資料、推杆力度、電池使用次數等儲存在雲端,通過微信小程式即可調整上述參數,并實時對老人進行安全監測。未來,它還有望實時記錄老人的心率、血壓、體重等生命體征,并整合居家、養老機構、社群等醫療資源,更好地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慢性病輔助治療。

摔倒檢測系統:

銀發族的隐形“守護神”

當老人意外摔倒,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幫助,可能威脅生命安全。為了保護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摔倒檢測系統應運而生,被譽為老年人的“守護神”。

摔倒檢測系統是一種基于先進技術的智能裝置,旨在及時發現老年人摔倒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該系統能夠準确地監測老年人的行動和姿勢,并在摔倒事件發生時自動觸發警報、發出求救信号。

以某公司推出的名為“隐形護理員”的摔倒檢測系統為例,當其智能看護攝像頭“看”到老人時,會通過捕捉人體關鍵節點,進行人體動作識别、姿态行為分析。其一旦監測到老人跌倒,會第一時間将警報發送給家人或指定看護人員。

此外,“隐形護理員”還具有“呼救詞檢測”功能。當老年人在視訊盲區或有隐私保護需求的場景,如卧室、洗手間等,發生意外跌倒而無法活動時,“隐形護理員”可以通過捕捉老年人說出的“呼救詞”觸發警報,其識别準确率在90%以上。

與此同時,由“隐形護理員”陪伴的老人,無論身處室内還是室外,當出現摔倒等意外時,隻要一鍵呼救,由政府、子女、社群、醫療機構等構成的四級響應機制就會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資訊。“很多老人和子女并不住在一起,随時都有可能出現危險。我們希望通過四級響應機制,幫助老人獲得及時的救助。”該産品營運負責人王楠說。

今年9月,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在上述四級響應機制的幫助下,一位突發高血壓的高齡空巢老人成功得到救助。“我按了緊急鍵,他們(急救人員)很快就趕過來了,把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該獲救老人說。

語音篩查技術:

延緩AD發病7至10年

資料顯示,大陸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人數超983萬。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篩查和康複也成為學界和産業界關注的重點。

據報道,上海交通大學正在與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合作研發“銀發腦動力”語音篩查技術。該技術基于聲紋識别,隻需讓老人對着手機回答問題,例如在1分鐘内說出盡可能多的水果或者寵物名稱、盡可能豐富地描述一幅圖畫的内容等,3至5分鐘就可以判斷老人是否存在輕度認知障礙(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的前一階段)。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助理研究員周滢介紹,和傳統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篩查方式相比,目前語音篩查的準确率已超過80%。這一創新将大大提高輕度認知障礙篩查的普惠性,提升社群工作者和醫療人員的篩查效率。

除此之外,如果在語音篩查階段被判定為有輕度認知障礙,相關老人未來将有機會嘗試一種全新的數字療法——“腦力智趣幫”。它将以一種輕松有趣的方式,像玩遊戲闖關一樣,讓老年人在家中進行認知鍛煉。

“如果能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進行幹預,就可以将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時間延緩7年至10年。”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負責人窦瑞剛說。

目前“腦力智趣幫”研發正處在臨床試驗階段,未來有望成為一種“數字藥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