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幹之死:姜子牙如何化解危機?

比幹是商王帝乙的弟弟,也就是纣王帝辛的親叔叔。他是托孤重臣,與聞太師一樣曆經兩朝,被稱為“亘古忠臣”。他忠于君愛于民,曾經輔佐纣王,但卻在一場悲慘的事件中不幸殒命。這場事件是由于妲己在鹿台宴請仙家做客,需要一位酒量大的人作陪,比幹在宴會上和衆仙家暢飲。這些仙家都是狐狸變得,在醉酒之後一個個露出狐狸尾巴,讓比幹發現了,于是散會之後,黃飛虎跟蹤到狐狸老窩,一把火燒死了妲己全家老小三十多口。為了震懾妲己,比幹用這些狐狸毛皮做了一件大衣,送給了纣王,纣王十分高興,但妲己卻對比幹産生了怨恨。妲己為了報複比幹,裝病不起,并且隻有七竅玲珑心能夠治療。纣王指令比幹取心為妲己治病。比幹刨出了自己的心,然後就頭也不回的跑了。雖然他失去了心髒,但姜子牙賜給他的保命符卻發揮了作用,讓他一路平安無事,直到遇到一個賣菜的人,比幹才倒地而亡。據說這位賣菜的人說了一句話:“菜無心能活,人無心會死。

比幹之死:姜子牙如何化解危機?

” 這番話就終結了比幹的性命,一個凡人随便說一句話,就能讓姜子牙的保命符失效,那姜子牙的法術也太無用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保命符可以保命,但是心髒是人的生命之源,失去了心髒,就無法生存。人的内心和心靈也需要得到呵護,否則就像菜一樣無法存活。比幹的死并非僅因為身體缺心,而是因為他在精神上已經認為自己已經死了。纣王問他要心時,比幹并沒有認為纣王隻是要一片心,而是在潛意識中相信沒有心就會死。即使姜子牙帶來了保命符,比幹也沒有相信這能夠保他不死。他抱着必死的決心剖出自己的心,但當他發現自己還能活時,他産生了疑惑。當遇到賣菜老婦時,她說了一句“菜無心能活,人無心會死”,這句話點醒了比幹,他最終死于自己的信念。天命也注定了他會死,作為封神榜上的正神,他的名字早已被注定。即使姜子牙的保命符能保他一時,也無法保護他一生。那麼,對于我們來說,信念的力量有多大?

比幹之死:姜子牙如何化解危機?

是否存在類似比幹的情況,我們恐懼死亡的認知是否影響了我們的生命?在殷商時期,比幹是一位極具忠誠的大臣。但是他的忠誠并沒有得到纣王的賞識,纣王反而聽信了妖婦之言,賜給比幹一個摘心的懲罰。比幹在大殿上曾經說過:“如果我還在,那麼江山就還在;如果我死了,那麼社稷就亡了!”這句話言簡意赅地表達了他對于江山的擔憂和忠誠。然而,纣王卻沒有聽從比幹的勸告,反而将他殺害。這導緻了成湯和商朝的覆滅。纣王取的不僅是比幹的心,更是成湯江山的氣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命運取決于它的統治者和臣民。如果統治者不能明智地治理國家,而隻是被貪婪和腐敗所驅動,那麼國家将面臨覆滅的危險。是以,為了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每個人都應該要有忠誠和責任感,共同努力,讓國家在一個正确的方向上不斷發展壯大。此外,我們也可以從比幹的故事中獲得啟示。比幹的忠誠和勇氣激勵着我們去追求真正的正義和公平。

比幹之死:姜子牙如何化解危機?

它也提醒我們要有勇氣站出來,為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而戰。是以,我們需要秉持比幹的精神,為了未來的美好生活而不斷努力。總之,比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信仰和忠誠是無價之寶。隻有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定不移地保持忠誠和信仰,才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那麼,你認為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如何保持忠誠和信仰?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