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世界遺産”
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類别值得關注
那便是世界記憶遺産
又稱世界檔案遺産
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延伸
其同樣具有突出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除了《世界記憶遺産名錄》之外
在大陸檔案系統還有同樣重要的
《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
2000年
國家檔案局開始實施
“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工程”
至2023年公布的第5批
共有198件(組)珍貴檔案文獻入選名錄
即日起
我們将為您帶來
《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中
與水利相關的珍貴檔案文獻遺産
今天
讓我們一起了解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檔案”
文獻遺産名稱: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檔案
文獻形成年代:
1864年至1949年
文獻數量:4149卷
文獻儲存者:天津市檔案館
研究近代海河治理的第一手資料
海河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最大水系
中國七大河流之一
近代以來
由于海河河道多彎、疏浚不力
導緻泥沙沉積淤塞、水患頻發
清末、民國時期
先後成立海河工程局、整理海河委員會、
整理海河善後工程處、
華北水利委員會等專門治理機構
來負責海河修建堤壩、疏浚河道等事宜
形成了系統完整、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
海河流域檔案資料
1963年天津市防汛指揮部出版的紀念冊《抗洪》封面 圖檔源自天津廣播電視台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檔案
真實記錄了
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等
海河支幹流的修治
成為研究近代海河治理
政策、方法、措施的第一手資料
20世紀上半葉
海河工程局對海河治理最矚目的當屬
海河河道裁彎取直工程
由于海河河道受到自然沖刷
和黃河泛濫的影響
呈現出曲折多彎、洩水不暢的特點
曆史上,先後對海河進行了六次裁彎取直
這些均記錄在檔案中
裁彎取直工程的示範作用
讓人們看到了此舉
對疏通航道、預防洪災的重要意義
此外
檔案還包含了閉塞支渠、截沙放淤、
架設橋梁等海河治理工程記錄
為研究海河流域河道治理、生态環境的
變化趨勢提供了史料參考
中國橋梁發展的寶貴記錄
新萬國橋舊照
新萬國橋,現稱解放橋
是天津地标之一
由海河工程局在1923年招标建造
于1927年建成
解放橋(原萬國橋)
在上世紀20年代
成為海河上規模最浩大、造價最昂貴、
開啟技術最先進的大橋
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檔案
便收錄了新萬國橋
橫剖面拟定示意圖等相關設計圖紙
為這座見證中國橋梁發展的活化石
留下了寶貴的記錄
1924年,新萬國橋橫剖面拟定示意圖 圖檔源自中國檔案報
下一期
我們将帶來與工程相關的珍貴檔案文獻
其中包括中國第一座水電站
你知道是哪一座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中國水事綜合國家文物局、中國檔案報整理。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稽核 | 陳銳
監制 | 樊弋滋
文案 | 王子月 鄧婉穎
責編 | 王子月
校對 | 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