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貴洛城| 新勞資協定影響深遠 休賽期球隊運作能看出點什麼?

(文/洛城裡·範西迪)
随着暗潮洶湧的休賽期和季前賽結束,精彩絕倫的NBA2023~2024賽季正常賽即将開始了。
由于新勞資協定生效,尤其是第二土豪線對各隊運作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這使得休賽期運作呈現不同的特征。
當然了,強者恒強,該頂薪的球員還是頂薪。畢竟聯盟30支隊平均能給2個頂薪,這樣,聯盟top50的球員都有機會拿頂薪。
是以濃眉3年1.86億,傑倫-布朗5年3.04億,愛德華茲5年2.6億這個沒啥問題。傑倫-布朗簽約曾受過争議,但他怎麼說是第二陣容球員,肯定是頂薪。
範弗利特3年1.3億簽約火箭,看着不值,不過考慮他在ESPN排名有56名,火箭又從猛龍那兒獵頭,拿個頂薪正常。
有些球員如願獲得高薪:如布魯斯布朗、庫茲馬、格蘭特、卡梅隆-約翰遜、文森特、八村塁、施羅德、大洛佩茲、格威。
有些簽約小有溢價,但确實沒得選,例如米德爾頓3年1.02億續約雄鹿、瓦塞爾5年1.46億續約馬刺。
然而,對于一些有潛力但上賽季因為各種原因發揮不盡人意的,沒球隊願意為他們豪賭了。
典型的如伍德、烏布雷、朗尼沃克隻拿了底薪,拿不到迷你中産;威少就隻能用非鳥權拿了2年800萬合同,按舊勞資規則,他在快船表現或許可能拿到迷你中産。
新勞資協定對豪強太“卡脖子”,迷你中産往年是豪強補強必需品。現在很多豪強(如快船、勇士、雄鹿)超過了第二土豪線,沒有迷你中産了。
湖人隊以一波運作,将薪資降到了第一土豪線之下,這樣才騰出全額中産和兩年特例來簽人,他們以此簽下了文森特、普林斯、雷迪什和伍德等。湖人陣容深度好,五上五下長輪換,這是因為詹姆斯老化,濃眉傷病多,必須有足夠深度保證正常賽。
如果無法控制薪資,補強得靠交易,例如雄鹿用霍樂迪換來利拉德;太陽用保羅和艾頓相繼換來比爾和努爾基奇,凱爾特人用斯瑪特、羅威和布羅格登等,陸續換來波爾津吉斯和霍樂迪。這些都有豪賭性質,當然豪賭是值得的。
金州勇士用普爾交易保羅,是在豪賭同時考慮了薪資解套。因為普爾的合同太長了,保羅剩餘合同隻有兩年(25賽季還是完全非保障)。
受到掘金隊短輪換奪冠影響,豪強凱爾特人選擇了短輪換。凱爾特人本來以深度著稱的,休賽期走了格威、羅威、斯瑪特和布羅格登,又交易來了波爾津吉斯和霍樂迪,輪換變短了,但首發實力更強了。球隊4年3000萬留下了普裡查德,能做的隻有這麼多了。
而多數球隊重視長輪換,除湖人外,雄鹿隊用阿倫和霍樂迪換來了利拉德,輪換短了,好在補上了佩恩。太陽交易很多,用艾頓換來的努爾基奇、阿倫和利特爾,再加上一群高成本效益的底薪球員,輪換夠了。
熱火是休賽期運作的失敗者,走了文森特和斯特魯斯,想交易來利拉德卻一無所獲。
中流球隊的目标自然是沖擊季後賽。
他們會在控制薪資、不影響球隊整體架構的情況下适當補強,實作戰績和薪資的“最優解”。例如步行者獵頭來布朗,獨行俠獵頭來了格威,都是不俗的運作。
火箭隊在多年累積陣容後,今年玩一票大的,挖來了教練烏杜卡、球員範喬丹、狄龍等,再加上年輕人史密斯和阿門湯普森,是想沖擊季後賽了。
雷霆通過一波妙手動作,積累了15首輪,22次輪,當然了能否轉換為戰力還得觀察。不過看雷霆曾經選秀出三少的曆史,未來可期。
而弱隊的目的則是培養新人為主,尤其是今年選秀大年、拿下高順位秀的球隊。像馬刺、黃蜂、開拓者、活塞、魔術大抵如此。當然了,文班亞馬的馬刺如果異軍突起也不要意外。
休賽期最大的戲“利拉德去哪裡”已經落幕,另一幕大戲“哈登去哪兒”還得持續關注。
觀察休賽季諸隊的運作,季前賽的表現,實力大抵如下:
争冠球隊:凱爾特人、掘金、太陽、雄鹿、湖人。
可能沖入争冠行列的球隊:勇士、快船(如果哈登加入的話實力提升很大)。
季後賽有力競争者:國王、熱火、76人、森林狼、灰熊(存疑,莫蘭特禁賽25場的影響不得而知,個人不建議過度誇大“無莫熊”的實力)、尼克斯、騎士、老鷹。
有能力沖擊季後賽的球隊:雷霆、鹈鹕、步行者、火箭、獨行俠、公牛、猛龍、爵士。
大機率進不了季後賽球隊:籃網、魔術、奇才、黃蜂、馬刺(文班可能創造奇迹)、活塞、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