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作者:九鼎新NT

26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孟芳圖書館、生物館舊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舊址

抛開紛繁複雜的國立中央大學建校史,我們這裡隻談建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編者《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之高校建築巡禮》中提及的國立中央大學曆史建築,這裡僅作拓展和補充)。這三處建築,是民國建築中新古典主義的代表,被視為民國時期折衷主義和複古主義思潮影響下的産物。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立中央大學孟芳圖書館舊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館舊址

其主要特征是“以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柱式為構圖的基礎,突出軸線、注重比例、強調對稱、講究主從關系;采用西方古典的建築外殼去包裝具有現代特點的使用空間,以此來彰顯悠久的曆史和渾厚的人文底蘊”。

【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大禮堂由英國公和洋行(Parmer&Tarner Architects)設計,新金記康号營造廠承包建造;建築占地2026平,總建面4320平,主體三層鋼筋砼結構+鋼構屋頂;其始建于1930年,1931年4月底竣工,建成時是為中國最大的禮堂建築。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舊址,始建于1930年,建成時為中國最大的禮堂建築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主體三層鋼筋砼+鋼構屋頂,新古典主義風格

建築造型宏偉,主立面采用歐洲文藝複興式構圖,底層開三門作入口,二、三層立面用四根愛奧尼亞柱,檐口之上做山花,屋頂采用鋼結構。建築各部分如基座、腳線、柱式、穹頂和整體比例極為出色。尤為難得的是它内部的三層觀衆席,上部兩層出挑極大,充分反映出當時在結構計算與施工技術方面的巨大成就。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建築俯瞰效果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及前方噴泉水池俯瞰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内部,三層觀衆席出挑極大,充分反映出當時在結構計算與施工技術方面的巨大成就

大禮堂标志性的穹頂總高34米,采用青銅薄闆覆寫,曆經歲月自然鏽蝕成銅綠色,與建築本身的灰白格調映襯得極為耀眼。可能當年由于資金原因,1931年初建成的建築立面兩翼短小,整體構圖似乎并未完成;1965年經由楊廷寶設計擴建,主要于東西兩翼加建了三層教學樓兩座,并與大禮堂對稱,改擴建後的主立面看上去明顯舒暢了許多。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1931年初建時的立面與1965年設計擴建後的立面對比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立面及穹頂細部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立面多角度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禮堂立面多角度一覽

這座矗立于校園中心的大禮堂建築,以其西式優雅的古典風格、恢弘莊嚴的格調、别具一格的立面造型,成為現今東南大學極具份量的标志性建築。

【孟芳圖書館】:圖書館建于1922~1924年,由外籍建築師帕斯卡爾Jousseume Poscal設計,是南京最早使用上文提及的西式折衷主義與複古主義風格的校園建築。以孟芳圖書館為代表的國立中央大學的西式新古典主義風格,在同時期一度流行的中國傳統宮殿建築中獨樹一幟,極具特色。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0孟芳圖書館,建于1922~1924年,新古典主義風格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孟芳圖書館主體為鋼筋砼結構,外部采用标準的愛奧尼亞式柱廊、山花、檐部等西方古典形式構圖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圖書館立面多角度一覽

圖書館平面布局呈 “T”字形,地面二層,局部地下一層,正中為主要入口門廳,前部兩層為辦公和閱覽室,後部為書庫。建築主體為鋼筋砼結構,外部采用标準的愛奧尼亞式柱廊、山花、檐部等西方古典形式構圖,并用仿石材構造的水刷石粉面。建築整體造型嚴謹,構圖比例勻稱,細部裝飾精美,其精美優雅的四根大圓柱更是被稱為南京地區最道地的愛奧尼亞式柱列。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圖中上中下依次為1924年落成、1933年兩翼擴建後及現今之圖書館面貌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圖書館立面及細部構造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圖書館内景一覽,古樸典雅

1933年擴建時,由基泰工程司關頌聲、朱彬、楊廷寶三位建築師設計,在原館兩側加建閱覽室,背後擴建書庫,平面圍合成“日”字形;并留有内部小院兩處,使其利于通風采光。擴建設計中新舊建築風格做到了協調統一、立面銜接自然,堪稱完美。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館舊址(中大院),始建于1929年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圖中上中下依次為1929年建成的生物館、1933年改建後樣貌、1957年經楊廷寶設計加建兩翼後不斷擴建修複之今貌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生物館舊址建築立面全景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生物館舊址建築立面多角度一覽

【生物館】:生物館現為中大院,始建于1929年,由中國建築師李宗侃設計。其标志性的愛奧尼亞式建築門廊與立面樣式與孟芳圖書館如出一轍,觀圖即可,不再贅述。

27随園金陵女子大學舊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子大學随園校區舊址平面布局俯瞰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大随園校區核心區域俯瞰,包括100、200、300号樓及舊址大禮堂、圖書館

與上文中的國立中央大學建築風格截然不同,它走的是當時流行的中國傳統宮殿式風格路線。金陵女大随園校區核心建築群建于1922~1934年間,最初主要包括主樓100号樓(會議樓),主樓兩側對稱布置的200号樓(科學館)、300号樓(文學館),大禮堂、圖書館及三棟學生宿舍樓。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大随園舊址校區核心區域俯瞰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大随園舊址校區建築群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1920年代初的随園金陵女子大學影像

金陵女大建築群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和中國建築師呂彥直共同規劃設計,其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走勢,按東西向以主樓(會議樓)為中心軸線布置,向南北左右兩側展開,布局工整、平面對稱。入口進深處采用林蔭道加強了空間的縱深感,核心區域以大草坪為中心形成了傳統的四方圍合布局;主樓背側設計有以人工湖為中心的花園,突顯了中式園林的氛圍;建築物之間以古典式的外廊連接配接,極具特色。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大随園校區舊址一覽,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随園校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校園部分曆史建築細節近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校園曆史建築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校園部分曆史建築細節近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秋意銀杏點綴下的校園景觀

金陵女大建設時期,完全西化的建築風氣發生了轉變,外國教會及建築師矚目中國傳統建築,留學歸來的首批國内建築師渴望創造富有本國特色的建築形式,而南京政府亦提倡“中國固有之形式為最宜”。在政治、民意、教會力量的推動下,傳統宮殿式造型的大屋頂建築幾乎形成一股潮流,席卷整座南京城,在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上形成了第一次轟轟烈烈的民族建築複興之熱潮。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大随園舊址最早的核心建築區域,圖為标志性的主樓100号樓及一側的300号樓,均建成于1923年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金陵女大随園舊址标志性的主樓100号樓,中段凸出的“品”字形大屋頂架構頗為獨特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随園100号樓前後立面及後側人工湖花園,建成于1923年,記錄了南師百年芳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200号樓,建成于1923年,初建時為科學館兼教學辦公樓,與300号樓呈對稱布置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300号樓,建成于1923年,初建時為文學館兼教學辦公樓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300号樓,外立面與200号樓最大的差別是有一平頂門廊,此外建築最外邊兩側未開窗

從結構上講,由于金陵女大建築群建造時間相對較晚,鋼筋砼結構技術在南京已發展成熟,是以完全采用了現代的平面布局和結構承載方式來适應新的功能需求;從裝飾特色來講,在中式傳統元素的基礎上也有創新,例如文學院的平頂雨棚、立面的雙柱列排布,即不等距的柱子排列,這在中國傳統建築中是非常罕見的;又如大禮堂及圖書館,檐口下簡化未做鬥拱,立面為西式建築常見的三段式:基座、裙牆和上部帶柱子的牆面等。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舊址大禮堂,建成于1933年,現為随園音樂廳,右下為圖書館小禮堂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舊址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建成于1933年,現為華夏圖書館

以上,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将先進結構技術與中國傳統形式完美融合的金陵女大建築群,其中西合璧式風格雖非首創,但無疑迎合了時代潮流,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為之後南京宮殿式建築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它見證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繼承式發展,之後南京衆多以傳統為主調的中西合璧式風格,也反映出衆多建築師為創造時代最合時宜的建築形式所付出的努力。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整饬一新的華夏圖書館内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與其說是圖書館,更像是博物館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1950年代建成的南大樓、北大樓及中大樓,圖中下方為中大樓,南北樓隐匿于茂林之中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與中國建築師呂彥直

總結随園金陵女大建築群的特點,在規模上無北大燕園之恢弘壯麗,在藝術探索上也并非如金陵大學般中西合璧式的首創,在風格上亦無中央國立大學校園建築的獨樹一幟。但貴在小而精緻、典雅秀麗,紅柱、黃牆、黑瓦,雕梁畫棟,色彩明麗,結構精巧、手法細膩,令人不禁感歎傳統溫潤優雅的無窮魅力。

28大華大戲院舊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華大戲院舊址,始建于1935年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華大戲院舊址,是南京建造最早的戲院之一,論其規模、設施均居民國南京之首

南京大華大戲院舊址是為民國娛樂建築遺存,其位于中山南路67号,地處新街口南端,是南京建造最早的戲院之一,論其規模、設施均居民國南京之首。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戲院内設12根大紅圓柱,天花、牆壁、梁枋皆施以彩繪,欄杆扶手為傳統雕飾,整體内部裝飾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華大戲院,民國1940年代舊影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華大戲院民國至今的風雨曆程

大華大戲院始建于1935年,由美籍華人、大華大戲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司徒英铨籌資,基泰工程司楊廷寶設計,上海建華建築工程公司承建。戲院坐東面西,建築面積2500餘平,采用鋼筋砼結構,局部磚牆承重。立面造型為現代派風格,正立面上層為招牌幕牆和采光高窗,下層為雨蓬和三道大門,大門兩側還各設一處疏散通道。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華大戲院立面及内景,經過現代整饬一新的立面,與原貌略有差別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大華大戲院立面及内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戲院内景,濃郁的傳統民族裝飾風格

建築門廳高兩層,内設12根大紅圓柱,天花、牆壁、梁枋皆施以彩繪,欄杆扶手為傳統雕飾,整體内部裝飾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1936年開業時,擁有1768個軟席座位,以及冷暖氣裝置等,是當時南京規格标準最高、規模最大的戲院。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戲院内景一覽,大廳及主要風格依舊保留了原貌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戲院内景裝飾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現代裝飾的戲院内景一覽

從以上以及系列介紹中的大華大戲院、孟芳圖書館擴建、中央醫院、中央體育場、國立中央研究院、中山陵音樂台等民國标志性建築來看,建築大師楊廷寶作品可謂多産,手法表現不拘泥于一格。中式傳統建築、新民族風格、西式古典、現代派風格均能拿捏到位、遊刃有餘,其學貫中西、荟萃古今,學洋而未洋化,習古而未泥古,以嚴謹的現實主義探索精神,努力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展現出極高的建築藝術素養與品格。

29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舊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俯瞰,始建于1930年代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20世紀30年代民國政府提供給政府官員居住的進階住宅區,也是民國期間實施最大住宅示範區

位于南京鼓樓區的頤和路公館建築群并非指一條路,而是以甯海路環島為中心,放射形發散于甯海路、頤和路、牯嶺路、莫幹路、江蘇路、北京西路,範圍内遺存有200餘座民國政府要員的宅第公館、外國使館等建築,是中國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被譽為南京“民國建築博物館”。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一覽,多為西式現代派風格

頤和路公館區是20世紀3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給政府官員居住的進階住宅區,也是民國按照《首都計劃》實施最大住宅示範區,自1933年陸續建成287處獨立式花園住宅,儲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公館仍有225幢,分布在以頤和路為中軸線的大小不等的12個片區内,總占地面積高達37.8萬平。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一覽,建築風格簡潔明快,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一覽,民國遺存公館、府邸、商業及部分民間建築多為此類風格

這些成片的建築,多為仿英、美、法、西班牙等西式風格,汲取世界各國建築藝術之精華,其形态迥異,各具特色,幾無雷同。其主要風格源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盛行的歐美“建立築運動”,可确切将其定義為西方現代派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抛開了繁複的古典主義,反對裝飾,追求功能至上,建築形象簡潔明快、風格明顯,具有鮮明的時代感。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一覽,其類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頤和路公館建築群一覽,見證了在中國建築史上處于承上啟下、中西交彙、新舊交替的過渡時期的發展軌迹

事實上,民國時期除卻少數代表性的公共行政、教研、紀念類建築,其餘公館、府邸及主要商業類建築多為此類風格,這當然并不包括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的民宅。它的價值在于,補充反映了南京民國建築數量之多,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範圍之廣,規格之高、類型之全,是為全國城市中獨一無二;同時見證了在中國建築史上處于承上啟下、中西交彙、新舊交替的過渡時期的發展軌迹。

30國民革命軍陣亡将士公墓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民革命軍陣亡将士公墓俯瞰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國民革命軍陣亡将士公墓俯瞰,牌坊、祭堂、紀念館、紀念塔布列于南北軸線,氣勢恢宏

國民革命軍陣亡将士公墓以靈谷寺舊址為墓址,落成于1935年,入葬者主要為北伐及淞滬抗戰中犧牲的将士代表。整個建築群充分利用地形環境,與已有建築風格相保持一緻但又不失自身紀念性特色,建築布局層次分明,以正門(紅山門)、牌坊、祭堂(無梁殿)、紀念館(松風閣)、紀念塔(靈谷塔)等建築構成南北一公裡長的中軸線,氣勢開闊,蔚為壯觀,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紀念性公墓建築群之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墓門、無梁殿、松風閣及靈谷塔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牌坊、墓門、紀念碑及祭堂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無梁殿、松風閣、靈谷深松碑及靈谷塔

令人驚訝的是,如此重要的紀念性建築居然是出自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之手。其設計基本沿襲了靈谷寺原有格局,改金剛殿舊址為公墓正門、無梁殿為祭堂;建立三座呈鈍角三角形布局的公墓和紀念坊、紀念館、紀念塔各一座。

【墓門】:歇山式屋頂覆綠色琉璃瓦仿古風格,下辟三拱門,左右築紅色牆垣,兩端再辟一處偏門,正門前置有一對石獅。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墓門,歇山式屋頂覆綠色琉璃瓦仿古風格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墓門,下辟三拱門,左右築紅色牆垣,正前門置有石獅一對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墓門立面及細部一覽

其原為明代靈谷寺的金剛殿,毀于清初戰火,光緒年間重建,成為靈谷寺大門,俗稱“紅山門”,修墓時改建為公墓大門。

【牌坊】:六柱五間鋼筋砼仿木結構,築于42層台階之上。其立面外鑲花崗岩貼面,頂覆綠色琉璃瓦,飾有水泥脊獸,鬥拱三級,四角起翹。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陣亡将士公墓牌坊,六柱五間鋼筋砼仿木結構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陣亡将士公墓牌坊及坊前漢白玉貔貅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牌坊立面及細部一覽

牌坊正、背面分别題有“大仁大義”、“救國救民”,均由國民黨元老張靜江題寫;門額上均飾有瓷制國民黨青天白日黨徽,坊前置一對漢白玉雕成的貔貅,整體莊重肅穆。

【祭堂】:這一處由原址建築無梁殿改造而成,其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靈谷寺曆經清軍與太平軍戰火、抗日戰争摧殘後唯一幸存的古建築。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1祭堂,即無梁殿,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無梁殿是大陸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殿宇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秋意下的無梁殿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無梁殿立面、俯瞰及内景,民國期間改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将士公墓祭堂

它是大陸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殿宇。建築為重檐歇山頂,頂部覆以灰色琉璃瓦;東西闊五間、長53.8米,南北深三間、寬37.85米,殿頂高22米;殿頂正脊中部有三個白色琉璃喇嘛塔,正中最大的琉璃塔的塔座是空心八角形,與殿内藻井頂部相通,可向殿内漏光,此類設計在中國現存古建中極為罕見。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蒼翠茂林掩映下的無梁殿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蒼翠茂林掩映下的無梁殿正、側立面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無梁殿内景,主體采用磚筒拱結構,是為明代磚構拱券結構技術發展的巅峰之作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莊重肅殺的無梁殿祭堂

無梁殿采用磚砌筒拱結構,東西向并列三個拱劵,殿中拱劵跨度達11.5米(是為國内古建已知最大的拱券結構跨度),淨高14米;兩側的拱劵稍小,跨5米,高7.4米。大殿前後檐牆各設三道門,前檐牆拱門兩邊各有一窗,兩側牆各設四窗,門窗亦采用拱劵形式;由于殿中拱券結構跨度巨大,付出的代價是前後檐牆厚達4米,結構敦實厚重。它是為古代針對大跨度磚石結構所作的嘗試,更是明代以來拱券結構技術發展的巅峰之作。

【紀念館】:即松風閣,依山而建的仿走馬樓式建築,面闊9間,屋頂為重檐式,覆以藍色琉璃瓦;建築兩層,高10米,東西面闊41.7米、南北進深19.7米。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松風閣,重檐屋頂、外設回廊,傳統建築樣式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松風閣正立面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松風閣建築立面細節一覽

紀念館為鋼筋砼仿木結構的中國傳統古建築樣式,外設回廊,樓下闊9間,中為穿堂,上部為走馬樓式的樓屋;上下遍設架櫃,供陳列陣亡将士遺物或舉辦展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第十九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将士紀念碑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寺“靈谷深松”碑

【紀念塔】:陣亡将士紀念塔位處公墓最北端,建于1931~1933年,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和中國建築師董大酉共同設計,現名靈谷塔。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塔,建于1931~1933年,造型優美、典雅莊重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紀念塔之靈谷塔,位于公墓最北端

塔構九級八面,通高60米,主體采用鋼筋砼與花崗岩混合構築;底層直徑14米,向上逐級收縮,至頂層直徑9米,每層皆以綠色琉璃瓦做披檐;外設雲座平台,圍以石欄,便于遊人憑欄賞景;塔内正中有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層,共252級可拾級而上。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塔立面及俯瞰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塔立面及内景,塔内正中有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層,共252級可拾級而上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塔立面一覽,九級八面,通高約60米,塔身向上逐級收縮

其造型優美、典雅莊重,極具民族風格和特點。但在登高望遠,憑欄遠眺賞景之餘,别忘了它的建造初衷--“眷念前勞,凱旋者概予登庸,慘逝者追加怃恤,惟茲陣亡将士殺身成仁,屍骨遍野,忠魂無依,乃拟搜集陣亡将士骸骨,建築公墓,安慰忠魂。”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塔多角度一覽,每層皆以綠色琉璃做披檐,外設雲座平台圍以石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靈谷塔立面及細部一覽

塔雖别樣的美麗,但登上此塔,浮現抗戰的曆史,心情不可謂不沉重。

31中山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中山陵俯瞰,軸線上牌坊、陵門、碑亭、祭堂一字排列

謹以民國建築壓軸巅峰之作、“中國近代建築史第一陵”—中山陵,來對南京民國建築系列介紹作個收尾。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俯瞰大平台、陵門、碑亭及祭堂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中茅山南麓,前臨平川,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處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級擡升。主要建築由博愛坊、陵門、碑亭、祭堂、墓室等組成,均排列于一條中軸線上,俯瞰全景,像極了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博愛坊,沖天式四柱三間三樓牌坊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博愛坊正、側立面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博愛坊立面及細部一覽

其于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次年,即1926年1月啟動建設,1929年夏主體建成,1931年底全部工程竣工。1961年,中山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足見其非凡的文物曆史、建築藝術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展現對大陸民主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深切緬懷之意。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陵門,單檐歇山頂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陵門遠觀,與身後碑亭、祭堂同軸錯落分布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陵門及門前漢白玉石獅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陵門近觀及遠眺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陵門立面及細部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碑亭,重檐歇山頂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碑亭正、背立面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碑亭及墓碑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碑亭及墓碑,墓碑雖有字,但實際為無字碑,認為孫中山先生思想及業績非文字所能概括,故而不用

簡要概括其建築設計特點:它既汲取了中國古典陵園布局之傳統,又借鑒了西式現代結構之特點,是為中西合璧建築之典範;其核心特點是建築群按南北向中軸線對稱布置于中茅山南麓的緩坡之上,空中俯瞰“自由鐘”的造型,取自“木铎警世”之意,是為驚世駭俗神來之筆;山下孝經鼎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祭堂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警鐘造型”的立意也高度契合傳達着孫中山先生“喚起群眾”、“完成未竟之事業”寓意。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中山陵墓俯瞰,1933年

設計師呂彥直憑此留名青史,此前可謂名不經傳。呂彥直清華畢業後,1913年考取庚子賠款公派赴美國留學,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深造,畢業前後曾作為美國著名建築師亨利·墨菲的助手,參與了金陵女子大學和燕京大學校舍的規劃、設計,同時描繪整理了北京故宮大量建築圖案。而中山陵啟動設計招标期間,曾經的老師墨菲時值南京國民政府“首都建設委員會”建設顧問,但絕非是以而走的後門,呂彥直憑借極具表現力的設計作品展示了其非凡的才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中山陵落成全貌俯瞰

1925年5月16日,孫中山葬事籌備處向海内外懸獎征求陵墓建築設計圖案,一時轟動國内建築界,是為中國曆史上首次采用公開招标的形式征集國家重要紀念建築設計方案,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如果将應征者視為考生,考題是這樣出的:

一、“祭堂圖案必須采用中國古式而含有特殊與紀念之性質,或根據中國建築精神特創新格,容放石椁之大理石墓在祭堂内”;

二、“墓之建築形式不得與祭堂建築太相懸殊,墓室須有防盜之銅門”;

三、“祭堂應建于海拔175米高坡上,四周應有充分空間,遇火警時不緻延及祭堂。堂前應有可立5萬人之空地,備舉行祭禮之用”;

另外還要求,一切建築均用堅固石料及鋼筋砼,不得用磚木之類材料,建築總概算30萬元為限。總結為:一是明确立面造型以仿古傳統為佳;二是必須有足夠開闊的室外空間;三是必須滿足防火防盜要求,建築材料采用現代的鋼筋砼、石料構築;四是不得突破總概算。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呂彥直與中山陵設計手稿

最終呂彥直在40餘份參賽作品中一舉奪魁,赢得大獎,從參賽作品的表現力水準來看,這大獎絕對是實至名歸。其巧妙地應用了紫金山南坡由低漸高的地形,在同一中軸線上布置了陵前廣場、博愛坊、登山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築。從陵門到墓室,層層向上推進,有效地烘托出陵寝的宏偉氣勢,構成整個陵區莊嚴肅穆的氛圍。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中山陵設計競賽之大獎(呂彥直)、二獎(範文照)與三獎(楊錫宗),1925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中山陵設計競賽榮譽獎部分作品一覽,1925

呂彥直在建築形式上以中國傳統的式樣加以創新,如祭堂采取中國傳統古建築的重檐歇山式,但祭堂的矩形平面和雙列柱廊布局,借鑒了西式紀念堂的空間構圖,這是中國古建築中是找不到的;又如穿過祭堂後的陵墓室則設計成下沉墓圹的墓室,妥善地滿足了谒陵、公祭、紀念和瞻仰的空間功能,同樣借鑒了西式公墓的結構布局的做法;再如在一些建築構件上,使用抽象的形式來表達:用鬥口跳的樣式代替了傳統的鬥拱結構;在牆體裝飾上,傳統的須彌座蓮瓣消失,變得更簡潔明了;門券石素雅大方,沒有雕飾等等。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及寬闊的台階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正立面近觀,傳統的重檐歇山式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側立面近觀,矩形平面和雙列柱廊布局是為較大的創新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為中山陵核心主體建築,氣勢開闊、莊嚴肅穆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外立面及内景

其核心的祭堂建築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面闊30米、進深25米,立面全部采用花崗石建造,頂為藍色琉璃瓦,堂頂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式;祭堂前有大平台,分左右兩方,北部及左右均為花崗石擁壁,前為石欄,台下周圍鋪設草地;祭堂四周,建有四間堡壘式方屋,作為收藏紀念品及供谒陵者休息的地方。呂彥直創新地将中國傳統式歇山式大屋頂切去四個角,而且方屋的建造高于屋檐,形式上創新,極具美感。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立面及細部一覽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立面及俯視效果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建築立面細部一覽,鬥口跳形式代替了傳統的鬥拱樣式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祭堂及背側墓室建築俯瞰

在建築色彩格調上,所有建築皆為白牆藍瓦,其中祭堂設計之初原本考慮的是銅瓦,堅固耐久但造價高昂。最終經由葬事籌備處決定采用藍色琉璃瓦,與國民黨黨徽青天白日基本色調一緻,改的頗為成功,清新典雅又不失莊重肅穆。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4陵門、碑亭及祭堂

中山陵在整體風格上,展現了中西合璧的特點,部分繼承了大陸傳統陵寝建築的風格,例如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等皆為傳統陵墓中常用的建築形式,而封建帝王陵墓中慣有的展現森嚴等級的石像生、石翁仲等不合時宜之點綴,則予以摒棄。後世有學者評價帝陵形制同孫中山的革命理念不符,我們可以看到在建築風格與立意上,兩者還是有本質差別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呂彥直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及手稿

從整體規劃來看,主要依據離散型的布局來設計整座園區,幾處體量不大、孤立的建築用寬大的石階、平台、大片綠地融為一個整體,形成了一座氣勢恢弘,造型獨特,寓意深刻的現代陵墓。如果有人認為中山陵隻是呂彥直的靈光一現,那1927年由其主持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和紀念碑,在28份中外建築師應征設計方案中再奪魁首,則用實力說明了一切。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1929年奉安大典,孫中山靈柩運送至中山陵祭堂前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1935年的中山陵

在中山陵主體施工中呂彥直傾注心血督促趕工,設計、繪圖、施工、監工、預算等事無巨細、一絲不苟,終因積勞成疾,1929年3月不幸逝世于上海,年僅36歲,可謂天妒英才。其短暫的一生猶如流星劃過天際,但也因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設計而名垂中國建築史,在中國現代建築探索的道路上,永遠地矗立其豐碑。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典民國建築(三)

中山陵全面落成之初與現今面貌俯視對比,如今綠樹繁茂成蔭,“自由鐘”輪廓已逐漸模糊

呂彥直的建築實踐引領了“中國固有式”建築的探索,特别是在傳統中式建築與西方建築的夾縫中進行的探索,在其特定曆史時期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其在中山陵設計中展現的西學中用的規劃思想、中西融合的現代诠釋、折衷主義的組合運用、結構與空間的适用比對,不僅為民族複興建築之路指明了方向,更是一筆無以倫比的建築精神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