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10/21

作者:唿唲嘿喲
曆史上的今天10/21

①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出生

1874年10月21日

陳嘉庚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人(今廈門市集美區)。

1913年回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國小、集美中學、師範、水産、航海、商科、農林等校(統稱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學村各校師生都尊稱其為“校主”。

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的邀請回國參加政協籌備會。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990年0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把一顆編号為2963的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

成長于鄭成功抗清複明故壘的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晚年的陳嘉庚,請人在鳌園刻錄“台灣省全圖”,念念不忘國家統一。

陳嘉庚雖身處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國,積極支援中國國内的革命活動。他結識了孫中山,在1910年加入同盟會并積極支援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後,陳嘉庚擔任福建“保安會”會長,籌款支援福建,穩定了當地局勢。

陳嘉庚對于文化事業,也是積極支援。他支援了範長江、夏衍等人主辦的“國際新聞社”和《華商報》等,還彙款支援鄒韬奮複辦《大衆生活》周刊。

1928年中國濟南慘案發生後,南洋華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聲援運動,陳嘉庚擔任“山東慘禍籌赈會”主席,積極籌款救濟難民,還發起抵制日貨運動。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南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陳嘉庚被推選為主席。他自己帶頭捐款,還組織各類活動。近1939年一年,南洋華僑就向祖國彙款3.6億多元,從盧溝橋事變到太平洋戰争爆發的4年半期間,共計捐款約15億元,極大地支援了中國國内的抗日力量。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後,大陸對外交通瀕于癱瘓。新修建的滇緬公路成為最主要的軍運大動脈。不但需要大批軍運汽車,而且急需大批熟練的司機和汽車修理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南進出口物資運輸總經理處商請陳嘉庚先生在南洋代招募司機和修理工(通稱“南僑機工”或“華僑機工”)。陳嘉庚上司的南僑總會遂于1939年2月迅速發出《征募汽車修機、駛機人員回國服務》的第六号通告。陳嘉庚一方面号召華僑捐款捐物,購買大量汽車和軍需物品,另一方面還親自到南洋各埠演說動員,廣大華僑青年熱烈響應、紛紛報名參加。白清泉等在新加坡首先報名,當即準許30名;廖國雄、賴玉光等在巴株、巴峇帶頭報名,當即準許50名。同年2月18日,首批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成員80名在新加坡集中出發,南僑總會舉行盛大歡送會。陳嘉庚勉勵大家:“你們是代表千萬華僑回國服務的,一定要堅持到底”。新加坡報紙出版歡送專刊,把首批回國機工贊頌為“八十先鋒隊”。

陳嘉庚堅持抗日到底,針對汪精衛等人的妥協方案,在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上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著名提案。電文提案經5次删改,原意被歪曲,鋒芒被砍掉,盡管如此,仍産生日益廣泛的影響,振奮了全國人民和廣大海外僑胞的人心,對于當時重慶的主戰派亦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按:上述“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是盛傳的十一字之提案,和事實有出入。提案原文不止11字,而是三條、100多字。汪精衛一夥删去其第二、三條提案,對第一條則幾經修改,想模糊提案的針對性,删改為“公務員不得談和平案”。後經大會成員激烈讨論,認為9個字的修改案含糊不清,不倫不類,形同兒戲,表示反對。最終定下的則是19個字,即“在日寇未退出大陸土之前,公務員不得言和案”,成為國民參政會正式文獻記錄在案,在1938年11月2日重慶《中央日報》上公諸于衆。由于這是陳嘉庚提出的震動中外的堅決反對漢奸國賊、妥協分子投降賣國的著名提案,是以特摘錄原文如下:

陳嘉庚反對汪精衛投降賣國的著名提案

議長、秘書(長)公鑒:

東電悉。庚因事未能赴會,甚歉。

茲有提案二宗,乞代征求參政員足數同意并提請公決。

一、日寇未退出大陸土之前,凡公務員對任何人談和平條件,概以漢奸國賊論。

二、大中學校、在抗戰期間,禁放暑假。

三、長衣馬褂限期廢除,以振我民族雄武精神。

1940年3月,陳嘉庚率領南僑總會組織的“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考察團”,慰勞抗日前線的将士與後方的軍民,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從1927年到1940年回重慶之前,他是堅決的“擁蔣派”,稱“蔣委員長乃中國國内外四萬萬七千萬同胞共同擁戴之唯一領袖”,“蔣委員長的意志,即中國全國國民的意志”。抗戰義捐款項悉數彙交國民政府行政院。通路重慶與延安之後,他了解了中國抗戰的真相,厘清了是非,思想認識産生了飛躍,斷定“共産黨必勝,國民黨必敗”。

陳嘉庚通路延安是他政治生活的一個裡程碑。他說,這次來延安慰問不容易,國民黨造謠言破壞共産黨的名聲,處處設障礙阻撓我們到延安。蔣介石捧他、拉攏他,并幹擾他和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接觸。陳嘉庚為了弄清國共摩擦的真相,勸說國共兩黨團結抗戰,于1940年5月31日抵達延安。他原定在延安停留三天,恰巧因随行的李鐵民車禍住院,這樣陳嘉庚在延安多住了四天, 6月8日清晨,離開延安東行,前往山西戰區慰問考察。

1946年國共内戰爆發後,陳嘉庚反對美國援助蔣介石,以南僑總會主席名義緻電美國總統和國會表示抗議。并且抵制蔣介石召開的國民大會,指出蔣介石“一夫獨裁,遂不惜媚外賣國以鞏固地位,消滅異己,較之石敬瑭、秦桧、吳三桂、汪精衛諸賊,有過而無不及。”1947年,又組織“新加坡華僑各界促進祖國和平民主聯合會”(簡稱“民聯社”),積極聲援民主黨派關于制止内戰的鬥争。

1949年5月,陳嘉庚應毛澤東的邀請,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當年9月,以華僑首席代表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此後,陳嘉庚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