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作者:澎湃新聞

孔鯉魚

公元626年,武德九八八、晚了二十九歲的李世民,坐在太極寺的皇位崩塌,雖然第二天将登上皇位成為皇帝,但他卻顯得不安、心不在焉,房間裡玄嶺的問候仿佛是一個驚喜。李世民回憶起九年前李淵登基的前一天晚上,當他坐在那個位置上時,他有點茫然。幸運的是,他的思想很快就從玩弄世界變成了統治世界。

這是《貞潔法則》的劇本,描寫了李世民登基前一天晚上的情景。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導演張建亞、孟先石、阿成編劇的50集《貞法》是十多年前一部關于朝代貞潔的國産影視劇,一直受到曆史愛好者的推崇,趁着《長安12小時》的熱播,這部劇再次被大家提起。

但有趣的是,這部制作精良的《貞潔法則》一般隻被對曆史感興趣的觀衆津津樂道,為什麼呢?

因為它的人物很少,隻有曆史和政治。

沒人能玩

在表達對這部劇的熱愛之前,我決定先試着壓抑它,充分暴露它的缺點,然後告訴大家,我喜歡的就是它的缺點。它的缺點是緻命的,必然會引起大量的批評。

讓我們考慮一下這個問題,誰是這部劇的主角?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李世民,唐朝的李世民王,李世民陛下。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馬悅 飾 李世民

那麼這部劇中的李世民是什麼樣的人呢?

馬月飾演的李世民足夠瘦,英語好,音像洪忠,最重要的是眉毛不生氣,是自然的帝制階段,自然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愛,但這份愛不是編劇寫得好,而是穿得好,演員演得好,攝影好。

馬跳到那個座位上,是皇帝的精神,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隐藏的,皇帝的貞潔的外表就在這個固定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的貞潔可以與他相提并論,但這個角色是靜止的,沒有變化。

劇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這不是情節,不是畫面,而是人物。也許你不記得一部好戲的情節,你也不記得構圖有多美,但寫得好、演得好的角色一定會活在你的心裡。

馬悅完全靠自己的天生功勞就能有所作為,編劇也沒什麼可做的。這個李世民的角色沒有弧線,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的退出,沒有明顯的變化,無論是自己的性格、能力,還是世界的感覺,都是不變的。當然,人物不一定要有變化,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須是動态的,這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才能凸顯出來,否則就隻是功能性的角色。

是以這部劇中最突出的就是李淵(馬景武飾)和李世民這群人物的關系。起初李元是皇帝,李世民是皇帝,李元在李世民和李健之間徘徊,不知道該讓誰繼承大合一,父子關系僵化到極緻,最後李世民和李元終于和解,李世民帶領李元, 讓李遠看着湖南北人民一起跳舞越南,李淵終于高興了。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李淵為什麼高興?因為李淵在南北晚年間長大,雖然楊廣稱聖可汗,但從西晉末期開始,其音樂與融合的大統一局面,李淵是無法想象的,但他的兒子做到了。

這一幕非常滑稽,它貫穿了中原人數百年來不敢想象的畫面,但如果不了解這個背景,那麼情感上的了解可能不是特别恰當,可能隻會感受到深情的溫暖。

除了李世民,在這部劇中就連大太陽皇後、大孫子、房間玄玲、杜如武、魏征等角色,都沒有改變,這些人從長相上看是什麼樣的,那麼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而且人物之間的關系除了魏征和李世民之間并沒有改變(就連魏峥,在他擔任東宮太子時,李健身邊,雖然與李世民的關系充滿敵意,但主要創作為了忠于曆史事實,并沒有讓他與對手有過積極的接觸打法, 是以魏征和李世民的關系在後期的和解中也沒有産生足夠的戲劇性效果)。

那麼劇中有沒有寫得很好的人物呢?

一些。這個角色叫趙德彥。趙德炎确實是一個曆史人物,但他是個小人物,曆史書上記載他不多:

"于立可汗赢得了中國趙德彥,委托它。德彥專攻其威夫,舊風變遷不少,政府枯燥,中國人不高興。玉裡和善信珠虎疏浚,胡人貪婪,多次重複,軍隊革命一年運動;沒有給予利用的程度,重新激勵各部委,通過内部和外部的不滿,各部更加叛逆,軍隊軟弱無力。"

在記錄中,趙德炎向玉裡可汗演說,進而為他的死亡播下了種子。

因為它是一個小人物,是以編劇可以寫出這個角色的顔色。起初為他設定的是潺州刺猬的曆史,李世民剛當太子,魏峥去河北安撫人,趙德妍誤以為李世民是想把蛇牽出洞外,是以他迷惑了,惹了不少麻煩穿趙德彥是什麼樣的人, 然後讓趙德炎去施法李淵的老朝臣,是以趕緊殺了沉默;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這樣的改編是戲劇性的。可惜在這部劇中,隻有小人物被戲劇化了。

戲劇的本質是建構。無論是曆史劇還是現代劇,無論是政治劇還是愛情故事,都要提前有一堆基于現實或過去現實的材料,然後創作者提取和濃縮材料,最後重新校準,創造出精緻的故事。

而這部劇中的這些曆史人物,當他們出現的時候,已經被刻闆了,他們的形象來自曆史書。李世民在史冊上,大孫是什麼樣的禁忌,他們就是什麼樣的,朝臣之間嚴格按照史記載,大臣關系和諧,沒有任何變化。

唐史專家、編劇之一孟憲師老師也曾糾結不清,他本來打算設計窦建德女兒的情感線和前太子的黑線,但後來卻認為此舉離曆史太遠,于是放棄了。放棄是正确的,但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建構都可以服務。

為什麼是李世民?除了他獨特的神性,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影響了他?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是什麼改變了他的世界觀和性格?

這是對人物傳記的需求。

一個先驗人物可以出現,原來的皇帝、韓武帝、唐太宗這些都是先驗人物,但是如果想要每個人物都很輝煌,卻要求每個人物隻是先驗的,這是非常困難的。為什麼這個角色是這個角色,記載不清楚,要麼有前史,要麼有變化。《貞潔法則》中的角色很少。

想象一下,一個不知道李世民是誰的觀衆,以極大的興趣開場,他都不認識的,觀衆會怎麼做?他将在十分鐘後放棄戲劇。

讓我們來看看在第一集前十分鐘拍攝的内容 - 答案是十分鐘的對話。這不是《大明王朝1566》揮劍宣傳劇情的第一集對話,而是李世民在李淵面前分析了為什麼要打王世成,怎麼打王世成的長篇大論。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您發現問題了嗎?沒有事件,隻有無休止的對話。

這是一部50集電視連續劇的開始。

這是一種貞潔的狀态。

二、天地之道,貞潔觀者也

李世民皇帝作為一個除了征用之外幾乎不與對手對峙的國王,在電視劇《貞法》中沒有主動權。

您如何了解這一點?我們看看"铽正王朝",龔峥想要統治,因為他在看到内亂時就是皇帝;

貞潔法則呢?李世民想出了一個理念,要治理好國家,讓大唐興旺發達。主打歌《看看這美麗的山河,給我很多,讓我全心全意,這片土地變成了理想國度》,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不知道從哪裡出來的李世民,突然決定對世界負責,把世界變成自己理想的國家。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部劇沒有叙述,如果觀衆不了解曆史背景,那就是絕對不清楚李世民的動機和願景,隻會覺得格格不入,總是無法分享角色。

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它沒有做到,它隻是把曆史書放在原著裡搬過來。

或者那句話,這是貞潔概念的規律。

讓我們從兩個問題開始。為什麼在那個時代有貞操規則?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複制貞潔的法則?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把目光投向魏晉南北朝,東漢要滅亡,在這幾百年的亂象中,除了西晉短暫的統一,一直都是你歌唱我的各種勢力的分裂狀态, 這是吞并戰争。

兼并戰争與農民戰争不同。吞并戰争意味着被廢黜政權的統治者鼓勵農民的生産,從總體上看,生産不會大規模地被摧毀,是以在這數百年的混亂中,人口将緩慢增長。

西津的人口超過3000萬,到隋朝統一國家時,人口已超過5000萬。在沒有生産力大幅提高的情況下,和平必然是尖銳而短暫的,僧侶少粥的情況必然會引發迅速而大量的社會沖突,無論是否有皇帝的意志。

沒過多久,隋朝就統一了,農民戰争爆發了。農民戰争的主體是農民,農民去打仗,這意味着生産将被摧毀,生産被摧毀,人們流離失所,結果是什麼?

正是唐朝初期隻留下了1000多萬人。

這就是貞操統治的曆史和社會背景,如果不了解這個大背景,不僅不能充分感受到上面李淵看到湖南北越歌舞時那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甚至貞操的統治也無法真正感受到從情感上。

而為了完成貞潔的法則,還是缺少一個人的身材。

多年前,一個少年,曾經目睹過表哥,專橫、魯莽、顧天下,帝國一步步走到最後,少年長大後,少年發現自己終于不得不面對表哥曾經面對的境地。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楊叔叔名叫楊光。少年名叫李世民。

少年每走一步都會看着表哥通過錯誤,小心翼翼,他不能像叔叔那樣魯莽,從青春到青春,從青春到中年,中年到老年,他必須永遠做到最好,他一直牢記着人,牢記水可以載船, 也可以傾覆。

但這個年輕人仍然繼承了他表弟的思想,文化,戰争,經濟,外交等等。

這就是貞潔法則的背景。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得更寬一點,就會發現,帝皇-唐太宗這個群體的關系出現在幾百年前,那就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唐兩朝(也是經過數百年的吞并和戰争而建立的短命王朝)與農民戰争後迅速建立起來的統一大帝國有什麼差別?

不同之處在于一個名叫張偉的人。

139 B.C,韓武帝派二十多歲的張偉到西邊,帶着十三年使命的年輕人終于回到了這個讓他夢想的起點長安。

當漢長安城在近千年後消失時,在漢長安城的東南部,這座城市建成了,幾十年後,李園将成為新帝國唐的首都,并更名為長安市。

張偉帶回長安,不僅是月亮唯一的文字,還有長安以西近千年的交流。

是以當曆史來到唐朝時,中原帝國并不像早年西漢那樣,唐朝與外界的交流、貿易、外交、學習等大大增加,唐天子此時要做的雖然離天國可汗不遠,而是天朝的可汗。

同時,東漢末期的學習迎來了大崩塌,習近平的孝道也未能站穩腳跟,佛教和道教開始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時不說程珠的理論,就連韓瑜的新儒家理論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文化中也是一個多元的碰撞時期,唐朝的政治理論還沒有建成,一切都表現出外在的形式。

是以,我們知道有很多,但不同的鼎盛時期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在這樣的時期,貞潔的出現是必然的,有價值的,難以複制的。

而電視劇《貞潔的統治》以李世民率軍征用王世成開場,中間片段是李世民争奪皇位,後者是李世民和大臣們談如何治理唐朝。

這樣的表演是準确的,但對觀衆也不友好。對于那些了解背景的人來說,比如《氏族書》的修訂版,可以回顧幾百年的曆史,但如果觀衆不了解背景,那麼這樣的事情就是無根木頭,被動的水,觀衆或許能夠看到,但情感上卻無法了解其意義。

是以,貞潔觀要有貞潔的表象,這句話不僅适用于武德王朝,必須為整個偉大曆史說,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拍攝出宏偉的曆史。

這就是它所說的,但很難在戲劇上展示它。因為時間跨度太大,我們不能把古人帶過來,我們不能慢慢描述這一切是怎麼來的。是以,選擇切入點很重要,我們必須找到深刻反映時代背景的事件,盡可能多地包裝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主張,然後寫人物,以便觀衆能夠感受到背景。

主角和觀衆一樣,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這是刺激觀衆最激動人心的方式。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是以我不想過多地責怪《貞潔法則》,而是,我真的很喜歡這部劇。

三、詢問國家原因

《貞潔法則》的内容極其紮實,雖然反劇,但真正對政治史感興趣的觀衆,看劇,會享受出異常豐富的一餐。

說它是反戲劇的,因為戲劇是關于人物的,它不是,最重要的是說宏觀。

告訴我們如何治理國家,如何駕馭你的臣民,如何穩定人們的心靈......

比如一開始,李淵和李健說,國王不和朝臣競争,因為最後所有的工作都是國王的。比如李世民被封爵後,曾政治對手魏征被任命到河北安撫群眾,是為了告訴大家世界必須和解。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每一集都有很多真相,每一個真相都可以用來演戲,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這些都是口口相傳的,道理肯定是宏觀的,當宏觀思想落實到基層時,是什麼樣的呢?

唐初,地方行政分州、縣,縣内基層組織由縣部上司,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

那麼當宏觀政策走向基層時,肯定會有行動,而且必須有真正的對抗行動,為什麼要繼續發展緻敬制度、租平庸調制和科學制度,這些對人民有什麼影響呢?當我們不再把尺度測量為一百年,但看看這一刻,我們自然會感到不同。

但這些感覺,法庭上談論這些朝臣沒有意識到,觀衆自然更不體驗。每個人都聚集在你周圍,我說了一句話,要麼你聽到一聲上瘾的呼喊,要麼你聽到嗜睡。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是以這部劇實際上是關于政治哲學的。

政治哲學不完全是政治,政治是行為,政治哲學是理論建構。中國的董忠書和德國的馬克斯·韋伯一生都在這樣做。歸根結底,他們想做的是解釋政治行為:為什麼它是合法的?他為什麼會成為皇帝?

在這裡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李世民說了那句經典的話:

"丈夫以銅為鏡,可為冠冕,以曆史為鏡,能認識邢,有了人鏡,就能清晰迷路。

有些人讀曆史是為了了解真相,研究真相,有些人讀曆史是為了培養情感,尋求安慰,有些人讀曆史是為了從經驗中學習,時刻保持警覺。政治哲學離不開曆史,但政治哲學不是曆史,它不研究曆史,也不去感受曆史,它隻用曆史。

非常重視曆史作用的李世民,總是拿着騾子的話,告誡大家,水可以扛一條船,也可以傾覆一艘船,他會這麼說,除了上面提到的他總是楊光的負面例子(在《鄭官政治領袖》和《玉陽雜項》中有很多案例)和他心想玄武門的變遷, 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皇帝貞潔是卡裡斯瑪式的上司者,不需要人工建構。卡裡斯瑪意味着不需要解釋的權威,中國古代的國王們都在努力塑造自己的卡裡斯瑪形象,而李世民是為數不多的不需要被塑造自然形成的人之一。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李世民:"自古以來,軍隊就沒有走出李世民的右邊,其次是朱元玄耳。"

李元元剛開始的時候,他就參與其中。換句話說,沒有他,唐朝可能就不是現在的樣子,在大唐政權建立期間,他用無數的勝利證明了自己的存在。通俗地說,誰能帶領大家走向勝利,我們就和誰同行。

是以李世民加冕太子的時候,他的發型看起來很奇怪,但卻是曆史性的。

《新唐書》第24卷《知十七車套裝》:"天子沒有付加元西裝,上面有空的黑色中觀、雙子、雙玉導,外加寶飾。"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在玄武門之後,他已經是天子了,盡管當時他隻是王子。細節已經到位。

他的兒子李志在被加冕為太子時與他不同。

我們确切地知道李世民為什麼會成為皇帝,那麼李志呢?

長孫不想讀李志寫的字,這樣一段話說:"我隻是猜到了,是林陛下寫的,因為不管怎麼寫都是皇帝的字,皇帝的話是不可評論的。"

長孫子的意思,就是李志的話有禦精神。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這就是政治哲學。

魚在水中不是肆無忌憚的,它怎麼能跳過龍門;

換來其他的戲,肯定會在李志身上找到辦法,不是說《至尊紅臉》這樣的古偶像劇,甚至在曆史劇《江冠龍歌》的旗号下也是一樣的,但劇子沒有,劇的核心是,不去解釋為什麼李志能當太子, 隻說明李志為什麼是太子。

為什麼李志是太子?大孫子無法給出答案,是以他說這是帝國。

為什麼李志是帝國?該劇也沒有給出答案,而是設計了一個橋段,在那裡他可以控制李世民手中的劍。

關于長安,我們也有一個"貞操法則"

于是李志終于當了皇帝。

但是以,李志不能創造另一種貞潔觀的統治,他隻有貞潔觀的遺産,隻有永恒的統治徽章。

孫英剛在《神經時代:緯度、技術數量與中國古代政治研究》中尋找一條隐藏的曆史線。政治史是曆史的譜線,但曆史卻有許多隐秘的界線。曆史有褶皺,我們要想辦法找到它們,這是曆史的隐秘之線。

在這本書中,他描述了當合法性受到質疑時,皇帝們如何利用自由度和技術來建構意識形态,吉祥的災難,甚至在合法性受到質疑的曆史周期時,例如唐太宗,大哥和二哥在戰後成為皇帝,武則天,人為因素和他父親的微妙關系。

有了這本書再看一遍這部劇,自然明白了這部劇最有趣的一點在哪裡。

這也引出了《貞潔法則》和許多曆史劇的思想價值。我們在這裡不做價值判斷,我們隻是思考有什麼不同。

其他曆史劇正在解構政治和曆史,破碎地告訴你為什麼會發生,而這部劇正在建構政治和曆史,隻告訴你發生了什麼。

了解了這一層,人們自然可以原諒為什麼它把人物和事件做得不好,因為一個好的人物和事件劇,必然需要解構它。《貞潔法則》不願解構。

本期由周玉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