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也救不了以色列,國際反以浪潮洶湧,就連美國都覺得害怕。

作者:南友彙

據媒體報道,加沙醫院遇襲事件令國際社會痛心,以色列和哈馬斯則在互相指責是對方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誰要是被确認為襲擊兇手,必将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是以,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日前表示,該國軍方面臨的指控給軍隊在加沙展開行動的“合法性”造成困擾。是以,以國防部已經召集數百名預備役軍人,幫助其開展公關工作。

誰也救不了以色列,國際反以浪潮洶湧,就連美國都覺得害怕。

盡管以軍方堅稱他們“已向全世界展示真相。在可靠和準确的報告出來之後,美國總統拜登已經認可了以方的說法”。誠然,拜登是替以色列背書,妄稱加沙醫院被炸事件不是以色列國防軍幹的。不過,全世界估計除了拜登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上司人敢于如此肯定接受以軍方的說法。約旦外交大臣薩法迪日前表示,整個中東地區都對以色列和美國在加沙醫院遇襲一事的評估表示懷疑,該地區“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相信以方的說法”。

誠然,以色列國防部招來數百名預備役軍人進行危機公關,更像是一種做賊心虛的展現。他們此舉擺明了就是企圖通過輿論攻勢,誘導國際社會接受加沙醫院遇襲事件跟他們無關的“事實”。不過,不管以色列當局如何費盡心思把這口大屠殺的黑鍋往哈馬斯頭上扣,但除了拜登外,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上司人或者媒體,會認可以方的相關說法。顯然,以色列招聚數百名預備役軍人參與公關,估計也無法擺脫以軍與加沙醫院遇襲事件的幹系。

誰也救不了以色列,國際反以浪潮洶湧,就連美國都覺得害怕。

是以說,不管以色列和美國怎樣折騰,但國際上正在形成的一波反以浪潮已勢不可擋。日前在聯合國安理會,對巴西送出的一份有關巴以沖突問題的議案進行表決時,結果隻有美國孤零零一個投反對票,盡管美國動用了一票否決權讓這份提案變為一張廢紙,但從中卻可以看出美國在巴以沖突問題上,因過度偏袒以色列而陷于前所未有的孤立狀态中。

受多方外力介入的影響,巴以沖突現在已經演變成為以色列與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陣營對抗。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誰要是支援以色列,極有可能就會成為阿拉伯反以陣營的“敵人”。是以,即便是歐洲,雖說一些政要都追随美國通路以色列,但其内部卻因巴以沖突問題産生巨大分歧。尤其是在歐洲面臨伊斯蘭極端組織襲擊威脅之際,令更多歐洲國家都不想跟風美國給自己引火燒身。這也就是美國在聯合國會議上幾乎被孤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誰也救不了以色列,國際反以浪潮洶湧,就連美國都覺得害怕。

面對如此不堪的局面,美國支援以色列的态度雖說仍沒有出現明顯轉變,但該國政要近期的一些表态,卻似乎出現了害怕的迹象。原本計劃參加以色列内閣臨時擴大會議的拜登,在抵達該國8個小時後就匆匆回國。另外,據媒體報道,有以媒宣稱拜登在通路以色列期間,承諾如果真主黨遊擊隊參戰,美軍将加入以軍“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不過,拜登很快做出澄清:沒有這回事,他從來沒有這樣說過。

顯然,美國是必須支援以色列,但應該也不是沒有底線的支援。至少,美國并不打算被卷入這場沖突中。當中因素不隻是害怕戰争會死人,更重要的是,當下的國際形勢并不允許拜登太任性。原因很簡單,美國對以色列的全力支援,實際上已經将自己推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對立面。日前,約旦和巴勒斯坦上司人拒絕參加拜登主導的加沙問題四方會談,實際上已經是在給拜登敲響了警鐘:在當下中東反以浪潮洶湧的當下,美國的任性隻會毀掉自己中東的戰略利益。

誰也救不了以色列,國際反以浪潮洶湧,就連美國都覺得害怕。

而包括歐洲盟友在内的越來越多國家,對以色列在加沙濫殺無辜的行徑都感到憤怒,已在國際上形成一股譴責以色列的洪流。在這一背景下,如果美國繼續任性下去,最終在以巴沖突問題上,遭到國際社會孤立的就不隻是以色列,還有可能會包括美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