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作者:上觀新聞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yehyehyeh創新社創始人葉曉薇

2023年10月15日,由 yehyehyeh 創新社與上海時裝周共同舉辦的“善議:野/智化時尚”可持續論壇在Fotografiska 影像藝術中心圓滿落下帷幕。除了到場的近 300 位觀衆嘉賓之外,線上直播吸引到逾 2,100,000 位綠色小夥伴的關注。由此可見,可持續時尚雖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建立可持續的時尚體系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本次論壇我們以“野”切入,應對當下的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重大問題,全力關注再生時尚,融合在地以及科技“智”的手法重塑生産與設計,使用與再造。

來自全球的設計師、創新家和企業上司人彙聚一起,通過分享各自的實踐、創新技術和豐富想象,以期建立一個讓自然不受害且受益的全新時尚體系。SHAN FUTURE FORUM 線上小程式聚焦更多年輕設計師的創意及材料層面的創新,通過“未來創客”和“前沿材料”連接配接設計師、數字藝術家與品牌,共同勾勒萬物共生的未來想象。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滑動檢視現場演講嘉賓合影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建立“自然受益”的時尚系統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光有可持續時尚還不夠,這隻是降低影響的制造政策,鼓勵我們盡量使用更好的材料。下一步是轉向循環時尚,用循環物質流進行設計,并嘗試更新改造,這是最接近自然的運作方式。但進一步的政策則是通過再生時尚,嘗試補充我們所消耗的東西,并回饋自然比我們索取的更多。這是應對氣候崩潰和生物多樣性迅速喪失的正确政策,是以“善議”提出“野化”作為論壇的主題。

LVMH 與中央聖馬丁學院共同建立的創意平台 Maison/0 項目總監 Carole Collet 在論壇上呼籲設計師們參考自然世界中生物生長的節奏來探索未來制造的可能方向。就氣候而言,我們如何進行時尚産品,以及時尚物品的設計?進而能夠實作負碳,或者零碳;就創意和研究項目而言,主要關注可再生的時尚和奢侈。路易威登全球可持續發展總監 Christelle Capdupuy 表示,路易威登正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她深信奢侈品牌在生物多樣性再生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從負責任的原材料采購到綠色供應鍊,從生産過程中所用的可再生能源到可修複的更新再造和更長效的設計。目标包括到2025年,原材料100%獲得環境認證或被回收;與環保慈善機構 People For Wildlife 合作,簽署了5年計劃;在全球範圍内制定恢複生物多樣性的綜合方法,尋找基于自然且讓自然受益的解決方案。

生物多樣性與野化供應鍊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如同 Christelle 所說,越來越多負責任的公司都嘗試在産業鍊最源頭就秉承可持續理念,修複自然生态環境,“野化”供應鍊,最大程度地讓産品從土壤到貨架的過程對環境産生非常積極影響。鄂爾多斯羊絨服裝集團總經理戴塔娜、RGE 集團可持續發展與對外事務副總裁張彩,以及Parley for the Oceans 東亞代表 Chris Hatherill 共同探讨了從草原、森林到海洋的保護成果及如何“野化”供應鍊。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鄂爾多斯源牧場短片《羊絨之源》

鄂爾多斯首發短片《羊絨之源》,追根溯源孕育阿爾巴斯絨山羊的草原。真實記錄鄂爾多斯源牧場如何關注動物福利、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當地社群共建與文化塑造等等。

源牧場設有4個科學實驗室正通過環境、氣候、草業等研究打造草原保護、草畜平衡的養殖和管理方式,增加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與植被,為将來碳減排制定合理的放牧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并鼓勵推廣更科學的飼養方式給當地牧民。“負責任羊絨更關注從前到後全産業鍊流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我們能做出的改變。為什麼我們要關注生物多樣性,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羊絨這種材質實際上原料好,你的産品就會好,它不是一個通過科技與狠活能夠大幅度提升的材料。我們除了關注羊,羊生長的各種環境都要關注。回到最終,也是最初,地球是一個大的生态體系,每個部分都息息相關,”戴塔娜補充道。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RGE集團緻力于恢複蘇門答臘島金寶半島退化的泥炭地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森林是陸地上超半數物種的家園,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盟友”。它們具有豐富物種多樣性和極高碳彙價值的天然林、原始森林等生态系統。金鷹集團一直在漿紙行業進行大規模投資,旗下亦包含全球纖維素纖維行業上司者之一的賽得利,可以說森林與集團覆寫的可再生産品密不可分。“我們知道發展和環保的兩面性,是以我們需要平衡‘三個P’——利潤、人和地球。金鷹集團遵循‘用一還一’的方式保護森林,即每建成一公頃生産園區,就保護或恢複一公頃巴西的自然林,”張彩還表示,在中國,賽得利4年前在鄱陽湖流域開展“鄱陽湖淡水健康與濕地保護項目”,修複保護區及周邊濕地生态系統,提高鄱陽湖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準與治理能力。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Parley for the Oceans回收海岸線的塑膠廢棄物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Hatherill 向我們介紹了海洋保護組織 Parley for the Oceans 今年關注的三個主要問題:塑膠污染、氣候變化、海洋生物多樣性。“我們主要關注點,是促進偏遠島嶼的發展,這些島嶼可能并沒有基礎設施、預算,或者政治的意願去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和馬爾代夫、斯裡蘭卡,以及公衆合作,把垃圾收集起來,如果沒人做,它們就到大海裡面去了。”塑膠一旦它進入到環境之中,就很難回收,會進一步破壞原本已經脆弱的海洋生态。迄今為止,Parley for the Oceans 仍在号召更多創意産業和國際品牌加入海洋保護的工作中,共同提高公衆認知。

創新材料的野生實踐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從材料端來說,我們可能真的無法在短時間内大規模制造出替代石油基的産品,如何用創新以及科技手法助力可持續時尚。生物基材料跟生物循環紡織與染色既前沿且重要。來自泰國的初創公司 UPCYDE 首席執行官 Mild Karoon-ngampun利用農業體系中的廢棄物,賦予它們第二次生命,創造出新的生物基材料。而新材料在開發過程中,又可以為鍊條和農民帶來價值。“Telaship.com 幫助印度當地工匠及本地企業通過技術支援的解決方案直接向全球買家銷售紡織品,”Telaship 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 Amrita Haralalka 介紹說。該社群已經吸引了超過10,000名工匠與全球買家連結,以實作公平、快速和可持續的貿易。芝諾科技首席執行官朱天擇利用自然界裡發掘到的各種微生物,進行精密發酵,生産天然的着色劑。對于不同的面料進行着色、拼色,提高它的上染率和色牢度,為下遊客戶尋找可持續着色的解決方案。

可持續時尚的未來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全球時尚奢侈品集團 OTB 正在試行全新的商業模式,推動産品循環利用,同時緻力于推動供應鍊上的合作,發展目标供應商賦能授權項目。現場,Diesel 品牌可持續發展大使 Andrea Rosso,與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首席創意官 Simon Collins探讨了一個理想的 Diesel 是怎麼樣的,以及他将如何實作那個願景。

“在 Diesel,我們踐行 ‘For Responsible Living’。我們的産品中高達 80%原材料都是棉,是以我們有責任去了解它,降低對于自然資源以及水資源的利用,同時也減少對化學品的應用。有時,對于 CEO 和管理層來說,他們的決策邊際是有限的,因為要確定每個決策不會影響到公司良好的基本面。是以,你需要要說服供應鍊的合作夥伴,一起生産出負責任的産品,或者共同開展教育,制定标準,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是以,對供應鍊采取的行動越早,或許你能夠聲稱自己是負責任的、可持續的品牌的時間就越早。同時,我們需要在如何生産這個環節提升,我們需要在選擇正确的合作夥伴方面有所提升,我們也需要更好的去對消費者用情感的力量進行教育。”

數智煥新創造力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Fashion Innovation Agency 通過新興技術推動變革

新興的數字工具(如AIGC、3D、ARVR)重新塑造了我們對時尚的感覺和創造方式。Fashion Innovation Agency 首席創意工程師 Costas Kazantzis 表明他們正不斷緻力于通過新興技術,尤其是遊戲引擎的使用,來推動時尚創意行業的變革,“通過數字化設計的應用,設計師不再需要現實打樣,可以減少3%的碳排放。我們也為大家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跨學科成像,比如說視訊、圖像等等看到它的視覺效果。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傳遞資訊、創造内容、賦予意義。”獨角獸公司特贊用 AI 助力世界 500 強企業在多管道更好地建構内容和體驗;與此同時,也向全球10萬個前沿的内容生産者提供數字化工具,釋放其創造力和生産力。特贊聯合創始人王喆表示,根據麥肯錫報告預測,整個AIGC對于時尚行業在未來3到5年内将有1500億到3千億的市場。“靈活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因為它使得我們浪費變少了。對比我們自己服務的各行各業,服裝行業還沒做到快速反應。比如說我們自己見證快消品從過去18個月左右的新品研發周期,現在縮短到30天以内,這是整個數字化工具,當然包括中國龐大的全産業供應鍊在背後的支援。”SCRY 聯合創始人 Olivia Cheng也表示現在的設計團隊,可以自由在數字模組化軟體上面進行創意發散。“我們很早期開始訓練數字工具,也會訓練它去學習我們設計師的設計語言,輔助設計師完成一些最初階段的設計,頭腦風暴新的内容,并有效結合先進技術到産品進一步的設計與開發裡面,基本上從設計到制造流程,可以縮短到一周,甚至更短的時間。”

綠色消費成主流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尚的技術“智化”,也引領我們更好的了解和觸達消費者。無論是政府機構、購物平台還是頭部消費品牌,都十分關注如何讓綠色消費從政策端、品牌端到消費端全線打通。淘寶天貓作為中國最大的消費人口聚集平台,對于綠色消費的認知度和敏感度毋庸置疑。淘寶天貓品牌業務發展中心商家成長總經理劉洋首先向我們分享了綠色人群的群體特征,“我們在整個平台上有16%的‘綠色消費人群’,他們有綠色低碳理念認知且進行綠色可持續消費行為,覆寫衣食住用行等各場景,對于新鮮事物具備很強的了解、識别和學習能力。”DIGITAL生态實驗室的定制化數智分析可以打破品牌本身的資料量級和品類的邊界,通過生态合作夥伴的方式助推品牌在綠色賽道掌握市場先機。“我們需要共創很多東西,很多時候品牌要去做什麼、消費者需要什麼,是需要被定義,被呼喚的。作為連接配接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橋梁,用數字技術驅動消費産業綠色更新,促進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是我們做綠色人群的出發點。”百秋新網商副總裁謝仰輝進一步表示,如何集結所有力量,讓其餘84%的人群從理念到行動,持續感受綠色消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百秋作為服務商,我們起到的作用是高效連接配接消費者,同時把消費者資訊回報給100多家我們服務的品牌。我們是不是可以組成一個時尚行業本身的綠色專場,持續講述産業上下遊的故事。服務商承載着如何高效去比對這件事,助力于行業的綠色轉型。”迪卡侬可持續發展與傳播負責人夏豔宏從自身品牌角度給出了更犀利和緊迫的回應。“迪卡侬集團要求2026年 100% 所有産品必須是生态設計的,以及目前所有推出的新産品必須基于生态設計。今天,迪卡侬超過2000個SKU是環保的,目前還是以項目的形式在執行。但到了2026年對大家來說,生态産品都将是每一個人的日常工作。在另一方面我們要持續提供給消費者是綠色的運動體驗,以及與和顧客共創這個體驗帶來的價值轉變。”

一切為循環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Blue Sky Lab 利用新能源汽車生産中産生的餘料制作時尚産品

無論是綠色消費人群的增長,還是企業原因轉向可重複生産、再制造、以及回收的體系,越來越多的品牌已經把“循環”這個概念根植于每一個環節中。NIO Life Fashion Studio 主理人王韋翔向我們介紹基于循環設計循環經濟原則的時尚品牌 BLUE SKY LAB。“過去幾年,我們用新能源汽車生産中安全氣囊面料、安全帶和 Haptex 皮等材質的餘料進行向上回收再加工,轉化為更好的可量産和購買的時尚/家居類商品。而車規級材質使用壽命比正常服裝面料更久。我們也與不同的海内外和車主社群内的設計力量進行合作,希望成為一個彙聚可持續設計力量的平台。”Vans 亞太地區産品副總裁 Hasan Boylu則從文化循環、材料循環和經濟循環三部分對Vans的循環理念加以闡述。“消費者對于健康和環境的認知要求更高了。然而,當他們進入零售店購買産品時,環境仍然不是率先考慮的因素。但這并不意味着可持續不重要了,我們需要從設計開始重塑品牌,尋找循環材料,重新思考産品的生命周期更易入手。在Vans,我們接納‘玩舊文化’,通過使用可重複生産、可再生及可回收的系統減少碳足迹。”每年有來自50多個國家,1000 多位年輕設計師申請報名“ Redress 設計大賽”。Redress 創辦人Christina Dean 說:“我把循環經濟想象為一個團隊的體育活動,不同的玩家參與進來,每個個體都要很強,才能玩。還有裁判員,我們需要更全面、強有力的可持續政策。”

時裝周|善議2023:共話以地球為中心的時尚體系

供稿:市場體系建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