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軍裡有個八路

作者:愛生活的快樂小油條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聚焦于一位與馬金島偷襲戰有關的人物,他的經曆不僅與美國的神級潛艇鹦鹉螺号息息相關,還與中國八路軍産生了緊密聯系。這個人就是埃文斯·卡爾遜,一個曾為了參軍而年齡造假的年輕人,他的戰鬥經曆橫跳于一戰和二戰之間,成為海軍陸戰隊的一員。卡爾遜的故事既是個體英雄主義的傳奇,又是中美軍事交流的見證。

美軍裡有個八路

1927年,卡爾遜在上海服役,成為海軍陸戰隊的一員。這位年輕戰士擅長遊擊戰,這使得他對八路軍的作戰方式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随着全面抗戰的爆發,卡爾遜來到中國,擔任使館參贊和駐上海海軍武官處情報官。在閱讀了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後,他對中國共産黨和八路軍充滿好奇,迫切希望親臨抗日根據地一探究竟。

美軍裡有個八路

卡爾遜以觀察員身份抵達中國共産黨的根據地,開始了為期52天的深入考察。他與中共高層進行了廣泛接觸,包括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然而,卡爾遜并非隻是走馬觀花,而是如同《亮劍》中的楚雲飛一樣,親身參與了八路軍的各個軍事行動,從訓練到實戰,他親眼見證了八路軍如何運用遊擊戰術擊敗日軍。

美軍裡有個八路

八路軍将普通農民轉變為訓練有素的戰士,卡爾遜深感震驚。他不僅在根據地中穿越近1500公裡,還與毛主席徹夜長談,這使他徹底改變了對中國軍隊的看法。盡管卡爾遜沒有成為共産主義者,但他變成了一個“既相信上帝又相信社會主義的基督徒”。

美軍裡有個八路

1940年,為了自由發表對戰争和政局的看法,卡爾遜選擇了退役。他發表了《中國的雙星》一書,整理了關于中國軍隊的戰術,并寫下了《中國軍隊的組織與作戰能力》。這次考察深深影響了他,也讓他與詹姆斯•羅斯福、威廉•多諾萬一同提議成立了海軍陸戰隊遊擊部隊——海軍近戰隊,其戰術訓練方式源于八路軍的遊擊戰術。

美軍裡有個八路

卡爾遜在後來的作戰中取得了屢立奇功,但他所吸收的來自中國軍隊的思想并未在美軍主流中獲得認可,導緻他在1943年後失去了指揮作戰的資格。

美軍裡有個八路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