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作者:知名小雲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5年10月,聯合國取代了國際聯盟,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組織,其曆史使命是維護世界和平,并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最初,聯合國由51個創始會員國組成,逐漸擴充至今日的193個會員國。此外,聯合國還包括65個觀察員,其中包括2個觀察員國、5個觀察員實體和58個觀察員組織。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會員國原則上指的是那些擁有完全主權的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聯合國的193個會員國都是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與許多其他國際組織有着明顯差別。相較于其他國際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際奧委會的成員,這些組織不僅包括主權國家,還涵蓋了地區成員,例如美國的關島、中國的香港以及英屬維爾京群島等。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那麼,什麼是主權國家呢?根據國際法,主權國家指的是那些在國内和國際事務上不受其他國家幹預或限制,擁有四大要素:一、擁有固定的居民;二、一定界限的領土;三、有效的政府;四、與他國交往的能力。其中,第四個要素尤為重要,意味着主權國家需要得到大多數其他國家的承認,否則将無法作為獨立國家進行國際交往,也無法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國家希望加入聯合國,必須先獲得安理會的推薦,然後再由聯合國大會進行投票決定。根據《聯合國憲章》,193個會員國在聯合國内享有平等地位,都有權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選舉聯合國大會主席,以及名義上選舉聯合國秘書長(實際上,秘書長由安理會選舉,聯合國大會隻是形式性通過)。此外,會員國可以參與六個附屬委員會的讨論,包括裁軍和國際安全委員會、經濟和金融委員會、社會、人道主義和文化委員會、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委員會、行政和預算委員會,以及法律委員會。每個會員國擁有平等的投票權,對于重要決議,聯合國大會需獲得三分之二以上會員國的同意,一般決議則需獲得二分之一以上會員國的同意。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觀察員國是指那些擁有一定地位的國際和地區組織,其中包括2個觀察員國。與會員國相似,觀察員國可以參與聯合國事務并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但他們并無投票權。在曆史上,許多國家曾是聯合國的觀察會員國,其中包括意大利、日本、南韓、瑞士、摩納哥等。目前,聯合國的兩個觀察員國是巴勒斯坦和聖座。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巴勒斯坦位于中東地區,與以色列存在較大的領土争端。美國因維護以色列利益一直拒絕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由于美國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具有否決權,是以巴勒斯坦無法獲得安理會的推薦,無法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聖座實際上指的是梵蒂岡,但該國堅持使用Holy See(聖座)作為其在聯合國的官方名稱,而非Vatican City State(梵蒂岡城國)。需要說明的是,聖座被視為一個主權國家,沒有領土争端,可以随時提出申請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然而,由于聖座認為聯合國是一個世俗組織,而自身是天主教信仰的中心,是以他們選擇不這樣做,以免受到聯合國的一定程度限制。

在聯合國内部,分為會員國和觀察員國,他們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總的來說,在聯合國内部,會員國和觀察員國的主要差別在于投票權。然而,與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相比,這些權利顯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