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作者:灑脫的進擊的巨人

1949年中原野戰軍進行改編,二野成立了三個兵團。3兵團的司令員是陳錫聯,政委謝富治;4兵團的司令員是陳赓,他還兼政委;5兵團的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在當時,選擇三個兵團司令員的時候,還是頗有争議的。其中,6縱隊的王近山有點不太滿意,隻得了一個副司令員。他甚至認為自己和楊勇不相上下。為此還找過劉鄧首長,結果,遭到批評。鄧政委還又明示王近山說道:“你作戰勇敢,組織指揮能力比較強,有戰功,但是,你有個弱點,就是不太善于團結同志。”其實,除了王近山,還有一位老資格也沒有當上兵團司令員,他就是2縱隊的司令員陳再道。不僅如此,陳再道還遠離了主力部隊,去了後方,擔任了河南軍區的司令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要知道陳再道的資曆和貢獻都在那擺着呢。兵團司令員陳錫聯曾是陳再道的下屬,在他的部隊裡當過師政委等職務。競争不過老上司陳赓,可面對陳錫聯,陳再道還是有優勢的吧。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陳再道是紅四方面軍出身,紅軍時期就是軍長了,這樣的資曆是很老的。抗戰時期,陳再道的職務也很高,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他就被任命為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後又擔任冀南軍區司令員。在2縱的時候,陳再道也是威名遠揚,被譽為“三陳”之一,參加了定陶、巨野、豫北、魯西南、挺進大别山、淮海等一系列戰役。可二野隻有三個兵團,司令員也隻能是三位。可二野人數雖然不多但也是戰将如雲,除了陳再道還有王樹聲等名将。相比之下,陳再道因為其他因素并沒有成為兵團司令員。要知道,兵團司令員是一個綜合的選擇,資曆固然重要,但上司人的全方面的素質才最關鍵,是以能打仗但不善于團結人的王近山落選,而陳再道也被後起之秀陳錫聯所超越。讓他擔任副職,似乎也不太合适,畢竟資曆和貢獻還是很厲害的。不過地方的确也需要人。随着局勢的發展,解放的省份越來越多,各地的穩定也是極其重要。陳再道抗戰期間擔任冀南軍區司令員,還是很有工作經驗的。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結果,就是這麼一位戰功赫赫的将軍并沒有就在二野繼續參加解放大西南等戰役,反而留在了河南。畢竟幹部如何安排,中央和軍委有統一的考慮。其實,河南軍區地位也不是想象中的很低,級别是一樣的,陳再道也不會因為官大了還是小了有意見。關鍵在于地方軍區遠離野戰主力,打仗的機會就少了。不過河南軍區盡管打仗少了,但機會還有,當時安陽等地還沒有解放,河南的土匪也不少。是以說擔任地方軍區司令員,并非什麼閑職,他當時的任務還是非常重的。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省軍區司令員地位還是非常高的,往往是由名将擔任。比如中南軍區下轄的幾大軍分區,都是名将擔任司令員。除了陳再道之外,肖勁光擔任湖南軍區司令員,王樹聲則成為了湖北軍區司令員。江西軍區的司令員是原東北軍區參謀長陳奇涵。此外,像廣西軍區的司令員則是後來的大将張雲逸。二野的兵團司令員陳赓後來也曾兼任過雲南軍區的司令員。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

1954年,陳再道被任命為中南軍區副司令員。要知道,在當時新中國隻有六大軍區,擔任軍區司令員可都是元帥級别的人物。能夠擔任副司令員一職,可見中央還是很重視他。1955年,全國軍區改革,六大軍區接連被撤,取而代之的是12大軍區,陳再道更是擔任了武漢軍區司令員。

為何二野資曆更老的陳再道去了後方沒能當上兵團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