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作者:準備小夥柴

根據央視新聞的最新消息,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船計劃于本月發射。這次發射将帶着三名航天員乘組前往中國空間站,屆時空間站也将構成三艙三船的結構。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已經發射137天,按照最初的太空飛行計劃,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以及桂海潮還要在太空飛行大約20天。等待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船發射之後,六名航天員将完成太空會師,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将按計劃傳回。2023年是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營運的一年,計劃了三次關鍵發射任務,包括兩次載人飛船的發射以及一次貨運飛船的發射。目前隻剩下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船在準備中,計劃在10月份發射。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具體的發射時間尚未公布,但據“小道消息”,神舟十七号将在10月27日擇機發射。關于航天員乘組,目前還沒有公布具體人選。神舟十六号乘組是中國空間站乘組的“完全體”,由經驗豐富、四次進入太空的景海鵬擔任指令長。他曾執行過神舟七号、神舟九号以及神舟十一号的載人飛行任務。而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的另外兩名航天員乘組分别是朱楊柱和桂海潮。朱楊柱是航天飛行工程師,主要負責確定航天器的正常運作,對各系統裝置進行必要的維修、檢查及執行出艙活動等。桂海潮作為載荷專家,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他們并非職業航天員,而是科學家或有特殊專長的工程技術人員。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他們的加入意味着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營運階段,未來将聚焦于各類科學實驗。在中國空間站的營運階段,除了航天員的任務外,還有衆多重要任務需要完成。例如,試驗載荷的擺放和工作,科學實驗的開展等。這些任務将由載荷專家和航天員共同負責。中國空間站的營運将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人類太空探索和科學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上個月,三名航天員在太空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太空授課,與地面課堂進行了互動交流。然而,時間過得飛快,現在他們即将回家了。根據媒體報道,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的航天員乘組即将傳回地球,并将進行一場特殊的儀式。這也讓人回憶起了20年前的那次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在那次飛行中,楊利偉搭乘神舟五号飛船進入太空,執行了21小時23分鐘的任務。這些年來,中國航天人雖然遇到了無數困難,但他們堅定不移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值得我們慶祝。不僅如此,楊利偉在采訪中透露了有關中國未來載人登月計劃的消息。根據他的透露,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後進行載人登月,并将首次送兩名航天員登上月球。這些航天員将從已經執行過空間站飛行任務的人員中選拔出來。很多人期待着楊利偉作為中國航天的第一人再次進入太空,但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将在神舟十六号的傳回儀式上迎接三名航天英雄的歸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的六名航天員将在太空中會師,并進行任務的交接。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是以,可以确定的是,楊利偉不會成為神舟十七号的指令長。同樣,在今年的9月份,張曉光出席了一次航天科普活動。按照慣例,如果他被選為神舟十七号的航天員,他将參與封閉訓練,不會外出參與活動。綜上所述,中國第一批航天員中,隻有楊利偉、張曉光和劉旺尚未執行過空間站飛行任務。現在可以排除楊利偉和張曉光,是以下一階段擔任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船指令長的大機率是劉旺。劉旺将承擔起這一重任,上司航天員順利完成任務,為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創造輝煌。中國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正在進行中,其中将有兩名航天員被選中,他們将繼續按照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分工模式來進行任務配置設定。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這種分工模式最早出現在第三批航天員中,前兩批航天員都是航天駕駛員。目前,第四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也正在進行中,分工模式依然不變。據悉,中國第三批航天員共有18人,其中還包括一名女航天員。目前,隻有朱揚柱和桂海潮公開參與了神舟十六号的載人飛行任務,其他航天員尚未公開露面,這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然而,我們不必急于知曉,随着神舟十七号的發射日期臨近,其他航天員的資訊自然會被公布出來。未來,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将繼續前進,空間站任務隻是一個起點。接下來,中國将進行載人登月甚至載人登陸火星等深空探索任務,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将走得更遠。

火箭終極之旅,楊利偉瞄準更遠目标!

讓我們為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加油,未來一定會充滿無限可能。這篇文章是作者科學黑洞的原創作品,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