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殘障人士能上戰場嗎?為躲避兵役“揮刀斷指”,結果被強行帶走

作者:幽默的智慧奶茶

随着巴赫穆特局勢的加劇,烏克蘭的動員行動變得越來越極端。近期,有報道稱一名烏克蘭男子,為規避兵役,采取了激烈的措施,直接“割斷手指”,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自行截斷。然而,當地兵役辦沒有示弱,堅決将其送上戰場。觀看畫面可見,失去食指和中指後,這名士兵無法正常開槍,甚至難以攜帶一些“重物”。那麼這樣的傷殘士兵派遣上戰場究竟有何意義呢?

殘障人士能上戰場嗎?為躲避兵役“揮刀斷指”,結果被強行帶走

或者可以提問,是否應該讓身體存在缺陷、沒有戰鬥力的傷殘士兵參與戰鬥?首先需要明确,采取自傷來逃避兵役的人在烏克蘭并非少數。有些人選擇殘害自己的手腳,還有一些人幹脆“動刀自割”。然而,随着前線士兵數量不斷減少,這些人也被強迫納入兵役對象。盡管這類傷殘士兵缺乏戰鬥力,但仍可能被視為“炮灰”使用。以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解釋,即使這名“割斷手指”的士兵不能開槍,他仍可在前線承擔其他任務,例如傳遞資訊等。然而,強迫這些人上戰場顯然有些過分。

殘障人士能上戰場嗎?為躲避兵役“揮刀斷指”,結果被強行帶走

另一方面,通過自傷逃避兵役的人應該受到更嚴厲的處罰。但是将他們送上戰場并非最佳選擇。首先,這些人沒有戰鬥能力。即使強制投入戰場,他們也無法對俄軍構成威脅。反而,他們的不願意參戰可能導緻負面情緒蔓延,對其他士兵産生不良影響,最終導緻大規模士兵投降。其次,這些人本身缺乏“戰鬥信念”,一有機會便會投降,甚至可能主動尋找俄軍成為俘虜。是以,将這類傷殘士兵留在軍隊中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殘障人士能上戰場嗎?為躲避兵役“揮刀斷指”,結果被強行帶走

那麼為什麼烏克蘭在國難當頭,卻有人試圖逃避兵役呢?沖突初爆發時,大量烏克蘭人選擇外逃,200多萬人直接前往俄羅斯,而其他大部分前往歐洲各國尋求庇護。曆史上,很多國家能夠弱勝強,原因在于群眾的衆志成城,即便裝備不佳,也能集體發揮力量。然而,烏克蘭目前存在着内部分裂,民心渙散。僅有幾十萬俄軍就吓得全國4千萬烏克蘭人四處躲避。這充分顯示烏克蘭群眾對基輔政府缺乏足夠信任,對自己國家也缺乏認同感。尤其是一些在海外高呼“愛國”的烏克蘭人,不願意參戰,又不願背上逃兵的罵名,卻大談特談“愛國”,這豈非應感到羞愧?

殘障人士能上戰場嗎?為躲避兵役“揮刀斷指”,結果被強行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