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省再發三千億特殊再融資債券!今年已發行3.8萬億,再創新高

六省再發三千億特殊再融資債券!今年已發行3.8萬億,再創新高

就在最近,遼甯、重慶、雲南、廣西等省份加入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行列。根據國内多家媒體報道,目前已經有六個省份已發行或待發特殊再融資債券,規模約3200億。

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其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讓地方通過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營運地方運作所需,同時這些錢還可投放到民生、公共項目之中,助力經濟更上一層樓,而今年地方發行額度已經達到3.8萬億,相當于一個半左右的恒大,再創新高。

六省再發三千億特殊再融資債券!今年已發行3.8萬億,再創新高

地方債務風險,近年來多被頻頻提及,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地方土地出讓金收入的大幅下滑,這背後又和房地産不景氣密切相關。

這就加劇了地方債務的風險,而過去三年來的防疫開支,也讓一些地方苦不堪言,以至于到了如今要靠新債來還舊債。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繼内蒙古、天津之後,遼甯、重慶、雲南、廣西等地也加入特殊再融資債券的發行行列。

遼甯、重慶、雲南、廣西披露的發債資料顯示,四省份拟發行用于償還存量債務的再融資債券規模分别為870.42億、421.9億、533億、498億。

市場上将這類債券稱之為特殊再融資債,實際用途主要還是償還隐性債務,至此,這六個省份發行的這筆特殊再融資債規模約3200億。

盡管借新債還舊債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但由于過去三年的防疫開支以及經濟的不景,疊加賣地收入大減,這些因素都導緻一些地方入不敷出,面臨财務乃至債務風險。

而此時借新債還舊債,無疑可以很好讓地方緩一口氣,不讓債務違約,這是原則性問題,否則地方一旦債務違約,會帶來很多經濟問題,這和銀行的關系更密切,因為地方債務主要是從銀行借。

是以,地方債務違約的風險,遠遠比恒大要高得多,這裡指的高得多,不僅僅是風險,同樣也是金額。

六省再發三千億特殊再融資債券!今年已發行3.8萬億,再創新高

今年上半年,一些地方銀行出現了階段性的小風險,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頂不住地方壓力,而資産隐隐有被掏空的風險,如果出現儲戶擠兌,會立即引發更大範圍的問題,地方可能欠銀行數億元,而這數億元的背後,又會牽扯到千萬個儲戶。

是以,如果說恒大的債務違約是集中展現在房地産行業上下遊包括購房者的話,那麼地方債務風險一旦違約,可牽扯面是非常廣的,而且随機性也很大,自然造成的負面效應,甚至是恐慌性的情緒,都是非常可怕的。

根據報道和公開資料顯示,另一類特殊再融資債券則用于獎勵債務管控好的地區,2021年10月至2022年末,北、上、粵三地合計發行了5042億該類債券,用于置換隐性債務,助力該三地隐性債務清零。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國内的地方債是35萬億,城投債是60萬億左右,三年疫情導緻地方債突然暴增,這其中防疫開支用了不少。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說:“經濟不好的時候,還是要靠地方負債,那幾年地方負債蹭噌上漲,到現在五年的時間,我們又受不了了,我們債務的周期愈來愈短,從二十年到十四年,到五年。這一次,地方再到城投債市場上去融資,但不讓它融資了,今年上半年,地方從市場上基本上融不到資,我聽說有些地方用财政資金還債。”

所謂的地方負債,本質上我們可以了解為杠杆,杠杆越兇的時候,可能就是地方負債增長越多的時候,在這個時期,由于杠杆用的大,撬動的項目也就多,從基建到公共建設、公園、城市翻新等等,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就業和GDP增長,進而導緻經濟整體表現較好。

但是,杠杆也是有經濟效益的,随着杠杆越用越頻繁,投資回報率也會呈現邊際效益遞減的原理,可能過去用一百億杠杆可以拉動一百五十億GDP,但現在可能一百億杠杆隻能拉動八十億GDP。

于是乎,成了姚洋口中的債務周期愈來愈短。

六省再發三千億特殊再融資債券!今年已發行3.8萬億,再創新高

地方債居高不下,過去還可以依靠土地出讓金來增加地方的收入,但随着房地産市場的下滑,地方土地出讓金也大幅減少,于是乎債務壓力和風險開始凸顯,到了現在,越來越密集的借新債還舊債,本質上可以說這一問題的緊迫性。

新增專項債于2015年首度發行,當年發行規模隻有1000億,其後開始逐年增加,2018年時超過1萬億,2022年達到3.65萬億,2023年額度創新高,達到了3.8萬億。

各種債務的發行,看起來不容易了解,但本質上都是杠杆的一種,隻不過稱謂有所變化,但發債的目的和使用方式,可能沒有太多的變化。

很多人說按照這個邏輯,那麼理論上可以無限發債,進而達到一個杠杆沒有盡頭的局面。

但實際上,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債務也好杠杆也罷,本質上這些錢最終還是要流入市場的,會展現在商品價格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通脹上面。

這也是另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以今天的CPI和PPI資料來看,我們沒有什麼通脹,甚至還有輕微通縮的迹象,但這意味着我們的錢不多嗎?

當然不是,這僅僅隻是意味着,市面上流動的錢不多。

從債務的發行規模來看,這幾年不管是專項債還是别的債務,其實發行額度越來越高,這背後其實就是銀行名義上借的,而銀行的錢又是哪裡來的呢?

你從銀行貸款,錢當然是儲戶的錢。

是以,本質上債務越多,杠杆越大,一定會展現在通脹資料上。

但今天通脹沒有,不是說明錢的總量少,僅僅隻是表面錢的流通速度放緩了,主要原因可能就展現在消費上,疫情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消費恢複緩慢,間接導緻了物價沒有上漲,陷入停滞。

但這并不意味着安全,以房地産為例,如果我們把人們買的房子看作是銀行的存款證明,屆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賣房,那麼房地産行業勢必就會呈現賣者多,買者少的局面,在這樣的集中擠兌潮下,房地産行業勢必會出現相當大的危機。

而房地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貨币印鈔的“錨”,大量的貨币被“錨”在了房地産行業,被“錨”在了銀行裡,一旦出現擠兌,那麼通脹可能就會如海嘯一般襲來。

是以,從這個邏輯上講,杠杆不是無限的,發債也不是無限的,否則通脹飙升,加上更多人收入不增長或緩慢增長,屆時消費感受會更痛苦。

六省再發三千億特殊再融資債券!今年已發行3.8萬億,再創新高

而現在,由于缺乏更多的資料,例如各個地方的支出存儲情況等等,我們很難就地方債務風險高低做一個充分的預估,但顯然,這類資料肯定是存在的,也隻有業内人士,或許才會知道,問題到底有多麼大。

僅從已經公開的資料來看,地方債務是一個短期内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地方公開債務加上隐性的城投債,這些就足以拯救恒大幾十次了。

由于兩者不是一個量級的,是以地方債務的優先級,自然也要比恒大高得多。

眼下對地方來說,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當然是明智之舉,但更多的問題還在于,如何從基建為導向轉向以消費為導向來支撐經濟增長,這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這決定了未來經濟增長的基本盤。

就眼下來看,地方債務短期内難以解決,而發債周期也愈來愈短,是以未來地方在支出上可能會受到一些制約,那麼這個時候,促增長的任務,能夠交給市場嗎?

以今天的收入水準來看,考慮到人們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消費依然還是一個難有起色的重頭,盡管它很重要,但眼下來看,依然還是一個短期内難以解決的問題。

地方債務的風險也并非完全無解,節衣縮食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期,才能夠看得到成效,但其中的習慣,例如報價、招标、一個路燈價格等等,諸如此類的價格透明和市場問題,如果得不到根治,那麼想讓地方“節衣縮食”,其難度不亞于讓許家印早日收手。

更重要的問題在于,經濟增長是必然的方向,那麼在促增長和穩開支之間,這似乎又是一個無法平衡的難題。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兩全其美固然很好,但如果非要舍其一,又該如何選擇?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内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