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裡共此卷|揮毫抒胸臆

作者:央視網

編者按:2013年金秋時節,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十年時間,筆鋒回轉之間,一幅由多國人民共同繪就的“一帶一路”美妙畫卷徐徐展開。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欄目推出《千裡共此卷》特别策劃,與您一起感受大國領袖“以人民之心為心、以天下之利為利”的天下情懷。

千裡共此卷|揮毫抒胸臆

2013年,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

這年春天,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面向世界創造性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幾個月後的金秋時節,他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

有外國上司人把共建“一帶一路”比喻成“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引擎”。用習近平主席自己的話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

“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架構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赢,不斷朝着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

這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衷,也是他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作的最高目标。他主張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千裡共此卷|揮毫抒胸臆

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2019年11月11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

在可以遠眺整個比港港口的樓頂平台上,習近平主席和港口員工熱情愉快地交流着:“‘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一家說了算,而是大家共擔責任,共享成果。”

“他的話語充滿了智慧和遠見。”希方員工瓦姆瓦基季斯對這位東方大國上司人印象深刻。

千裡共此卷|揮毫抒胸臆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1日,習近平主席參觀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項目。

2017年,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闡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地緣政治工具,而是務實合作平台”;2021年,在博鳌亞洲論壇年會的講台上,他強調“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赢,傳遞的是希望”;同年,在進博會這一主場外交盛會上,他承諾“中國将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使更多國家和人民獲得發展機遇和實惠”。

在南非,習近平主席現場見證中南簽署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檔案;在烏茲别克斯坦,他和烏方上司人共同按下中亞第一長隧道的通車啟動按鈕;在機器轟鳴的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工廠中的房間内,他詳細了解生産情況;在德國杜伊斯堡港火車站的站台上,他見證一列來自重慶的中歐班列在跨越萬裡、貫穿歐亞大陸之後,滿載貨物,緩緩抵達終點。

…………

習近平主席既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者,又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者。十年來,他三次出席“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兩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十年來,他在國内外許多重要場合,不失時機地闡發“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内涵,深入“一帶一路”建設現場考察調研,指導“一帶一路”建設向前推進。

連接配接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打通土耳其的“中間走廊”、對接波蘭的“琥珀之路”、融入沙特阿拉伯的“2030願景”……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竈、推倒重來,而是實作戰略對接、優勢互補。

千裡共此卷|揮毫抒胸臆

2023年3月23日,X8489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開往俄羅斯謝利亞季諾。

時光如梭,歲月作筆。

“一帶一路”倡議核心理念已被寫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重要檔案,獲得廣泛國際認同。十年來,恢宏磅礴的“大寫意”逐漸變成了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看國内,共建“一帶一路”讓不少不沿邊、不靠海的内陸省份一躍成為新的開放前沿,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看海外,中白工業園、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等境外合作工業園區項目“落地生根”,在承接中外企業合作、帶動東道國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中老鐵路開通營運前夕,習近平主席收到曾在上海學習鐵道工程的9名寮國留學生的聯名信:“世界最先進的鐵路從中國連進寮國,也連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2022年,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就世界杯的“中國貢獻”向習近平主席表示感謝。他提到的中國企業承建的卡達世界杯主場館,是“一帶一路”的标志性成果,被印在卡達發行的紙币上。

“今年4月,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的師生用中文給我寫信,表達對中華文化的喜愛,感謝中國為非洲青年追求夢想提供寶貴機會,讓我感到十分親切。”2023年,出訪南非前夕,習近平主席把這件事寫進文章。

…………

習近平主席一言以蔽之:今天,“一帶一路”建設把共建國家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緻力于合作共赢、共同發展,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這也是中方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目标。

千裡共此卷|揮毫抒胸臆

2019年9月1日拍攝的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

時間是最偉大的檢驗者。

經世緻用、推己及人的中國方案,持續為世界注入積極、穩定、建設性力量。

“大陸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責任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同各國一道為解決全人類問題作出更大貢獻。”登高望遠,習近平主席一語道出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擔當。

明大勢,行大道。古老的絲路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激蕩交融,跨越山海、跨越時空,綻放出越來越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