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AI的“六顆寶石”:大模型時代如何創新

作者:經濟觀察報
OpenAI的“六顆寶石”:大模型時代如何創新

(圖檔來源:CFP)

尹西明/文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這個新時代背後,新的創新管理範式正在興起。

這個月,軟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正義這樣說:它(通用人工智能)将在十年内超越人類的所有知識;9月份,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也這樣說:AI發展正在跨越拐點;5月份,騰訊CEO馬化騰說,這(AI)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3月,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說的“我們正處在AI的‘iPhone時刻’”廣為流傳。

相比較而言,這些言論在1年前,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擁趸。颠覆性的認知來自于OpenAI的ChatGPT給大家帶來的震撼和啟發。2022年11月30日,ChatGPT上線并引爆全球,成為使用者破億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現在,國内外“百模大戰”愈演愈烈,無論是AI新秀還是傳統産業巨頭,都紛紛下場投資布局或接入大模型技術或産品。

OpenAI——ChatGPT這一款革命性産品背後的公司,卻并非網際網路或AI領域的傳統巨頭,而是一個成立于2015年的“AI後生”:OpenAI最初選擇了在業内不看好的新興技術路線上發展,作為一度面臨資金鍊斷裂風險的後發企業,逆襲成為引領通用人工智能浪潮的領軍企業。

那麼,OpenAI到底做對了什麼,以及如何通過管理創新建構一流的AI創新生态,打造出以ChatGPT為代表的、引爆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浪潮的颠覆性創新産品;OpenAI的逆襲及其創新管理的新範式,對我們加快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有何借鑒意義?

梳理OpenAI創新與變革之路,我們可以用“六顆寶石”來定義這家公司展現出來的新的創新管理範式:通過打造以大模型為核心的創新引擎,依靠場景、人才、生态、科技金融與安全治理五個方面的管理創新,建構了以AI大模型為基石、青年人才挑大梁、海量場景驅動的開放型創新生态系統,實作“科技-金融-産業場景”的良性循環,進而從後發企業快速超越追趕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軍企業。

這一新範式還标志着場景驅動型AI創新發展正向飛輪的開啟:AI基礎設施提供場景化的大模型服務—場景化資料和知識反哺AI基礎設施更新疊代—進一步提升賦能各行業降本增效以及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的成效。

OpenAI創新“逆襲”

OpenAI是一家位于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由營利性公司OpenAI LP及非營利性母公司OpenAI Inc組成。OpenAI最早作為非營利組織,于2015年底由Elon Musk、Sam Altman和其他投資者成立。2016年釋出首個産品,即一款開源強化學習工具包——OpenAI Gym和Universe;2017年,“情緒神經元”和OpenAIFive項目的突破,使得OpenAI開始關注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參數規模,實作AGI的信念增強。

随着2018年ElonMusk的退出,以及大模型對資金超乎預期的需求,2019年3月,OpenAI從非營利性轉變為“封頂”的營利性。在非營利母公司主體下,建立了一個限制性營利實體OpenAI LP,引入了上限利潤模式,允許OpenAI LP合法地吸收風險投資和員工持股。同年7月,微軟宣布與OpenAI開展為期多年的合作,注資10億美元,同時共同研發新的Azure AI超算技術。微軟也成為OpenAI的獨家雲供應商和OpenAI新AI技術商業化的首選合作夥伴。微軟的加持使得OpenAI的大模型開發如虎添翼。

2021年OpenAI設立初創企業基金,計劃投資1億美元來幫助更多AI初創公司。該基金的投資者包括微軟及OpenAI的其他合作夥伴。2022年11月底,ChatGPT上線并引爆全球,成為使用者破億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全年營收達到2800萬美元。2023年3月,GPT登陸Bing,對搜尋引擎帶來革命性重構。同月,微軟宣布對OpenAI持續投資100億美元。

根據外媒TheInformation報道,OpenAI創始人最近對員工透露,其年營收達到了13億美元,也就是同比增長超過45倍。OpenAI逆襲成全球AI“新王”,其開啟的新一輪AI革命的大幕才剛剛拉開。

OpenAI做對了什麼?如下是Ope-nAI成功創新的“六顆寶石”。

寶石1:以AI大模型為核心的創新引擎

OpenAI成立之初便明确了組織使命:確定和實作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是以一直堅持巨額投入,并堅信GPT生成式大語言模型是開發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有效路徑。GPT系列的成功讓人們看到,OpenAI以大模型為核心開創了AI領域的新一輪創新範式。

首先,OpenAI研發的以大模型為核心的産品與應用,通過提供API接口,使開發者能夠在各種應用中運用這些大模型,且無須進行基礎模型訓練和優化。這極大地降低了AI使用門檻,加速AI廣泛應用。OpenAI也得以收集場景化資料和積累專家知識,進而反哺大模型,建構使用者參與的創新生态。其次,大模型為AI安全和倫理提供了研究平台——通過觀察和測試這些模型的行為,研究人員有機會更好地了解AI的潛在風險,預防濫用,并設計出更公平和更具包容性的AI系統。最後,通過開發和分享大模型,開源開放的理念得以傳播,推進了AI研究和全球AI社群的知識進步。

寶石2:高水準青年人才颠覆傳統團隊模式

OpenAI的成功離不開人才的持續供給。3位聯合創始人Sam Altman、Greg Brockman和Ilya Sutskever均是業内公認的企業家+工程師+科學家的高水準複合型人才,促使其實作了商業發展、工程化和技術研發三位一體,并保持強大的競争力。OpenAI還選擇了以青年人才為主力軍的團隊模式。ChatGPT團隊平均年齡為32歲,“90後”是主力軍,40歲以上的僅有4人。團隊成員中不僅有來自谷歌等巨頭公司的人才,同時也會吸納更具創新潛力的創業機構的人才與應屆畢業生。目前近90%的成員為技術人員,未配備技術與産品研發之外的職能人員(如公共關系、市場營銷等人員),高度聚焦于技術研發。OpenAI通過颠覆傳統團隊模式的方式來推動産品研發與營運,再通過開源開放方式推動産業化應用,目前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嘗試。

概言之,OpenAI的創新人才管理模式表明,高水準青年人才正在颠覆傳統以研發經驗為核心的團隊模式,并通過賦能核心角色,激發青年人才活力、首創精神和創新共同體意識,研發出色的AI技術和産品,以快速疊代的方式赢得市場。

寶石3:與領軍企業深度協同共創

OpenAI與微軟之間建立了長期且緊密的夥伴關系,而兩者現階段的戰略達到了高度适配。微軟從資金、算力、雲計算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援,為大模型指數增長提供了大規模算力資源和資金支援。對微軟而言,OpenAI的領先算法模型直接賦能微軟發展。目前,微軟将OpenAI産品全面嵌入各個産品和服務。此外,微軟Azure将作為OpenAI的獨家雲服務提供商,這也削弱了競品雲服務獲得的收益和比較優勢(在此之前,OpenAI使用Google的雲服務)。

雙方在戰略上的互惠互利,既讓OpenAI擁有了強大的後備資源和海量的應用場景,也讓微軟獲得了OpenAI帶來的算法模型能力賦能,開拓了新的增長路徑,進而在人工智能時代占據領先位置。

寶石4:海量應用場景驅動的開放生态

将基礎大模型廣泛應用于産業領域并使其成為産業基石,仍然面臨一系列挑戰。OpenAI緻力于打造卓越的産品,并通過開放API的方式,吸引個人使用者和企業使用者使用,以深度融合的大型模型體系打通資料流通的場景。擴大使用者數量帶來的海量資料和場景化知識,以不斷改進和更新産品與模型,形成技術上的競争壁壘和品牌的差異化保護。這樣的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能夠建立一個場景驅動型生态系統,既對競争對手封閉,又對使用者開放,最終實作全面主導市場的局面。

第一階段:OpenAI早期産品可免費使用并提供API的免費額度,以鼓勵使用者使用其釋出的人工智能産品。通過将GPT-3、Dalle-2打造成産品并提供API服務,成功吸引了大量的相關開發者以及企業、學術機構和高校等使用者。通過産品與市場互動的方式來吸引使用者使用,擷取使用者行為與資料回報,進而更好地優化産品、算法模型與安全架構,形成生态和使用者資料飛輪。

第二階段:随着ChatGPT爆火并吸引海量使用者,推出了ChatGPT Plus續費訂閱服務,可提供效果更好的GPT4;同時推出了ChatGPT Plugins來連接配接第三方應用插件,以接入網際網路實時同步的最新資料。目前來看,OpenAI已開始打造自己的AI“AppStore”。ChatGPT Plugins插件集可以讓更多業務進行互動,極大地增強了ChatGPT的功能,把AI作為一個智能助手,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服務。使用者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應用,通過整合各種線上服務平台,更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未來OpenAI有可能通過建構“AI-App-store”,給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務,甚至颠覆現有的一些商業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借由使用者擷取更多的行為資料,形成大模型價值變現、資料反哺和開放生态閉環,飛輪持續運作。

寶石5:賦能初創企業的創新循環

OpenAI通過“資金+技術+戰略”支援的方式,支援優質的AI初創公司;反過來,被投公司成長起來後,增加OpenAI産品落地的場景需求和産業知識,進而反哺基礎技術創新。這一模式使得OpenAI可以超前把握未來颠覆性技術的機會,并超前投資布局未來産業。

例如,2021年5月,OpenAI聯合微軟等投資人成立了規模達到1億美元的OpenA IStartup Fund。除了資金之外,還向目标項目提供OpenAI最新的技術、基金團隊支援以及Azure上的積分,目的是推動醫療、教育、文化等行業的數十家AI初創企業持續發展。2022年11月,OpenAI進一步啟動“融合”(Converge)計劃。每一期為期五周,面向傑出的工程師、設計師、研究人員等,幫助他們使用AI創新産品或改變行業。參與者将獲得來自OpenAI創業基金的100萬美元股權投資,以及優先使用為被投企業量身定制的OpenAI模型和程式的權利。不僅如此,Con-verge成員還将與OpenAI團隊及其他領域的從業者一起舉辦研讨會,重點關注如何在快速發展的AI環境中應對挑戰和機遇。

這一轉變直接讓OpenAI的投資模式變為孵化器模式,進而更加高效地對目标企業進行投資與技術支援。為此,OpenAI特意搭建了創始人社群,為創業團隊提供每周6小時的技術支援和戰略指導。

OpenAI的這一舉動,也是在ChatGPT大獲成功後,再次證明了自己擁有世界超一流水準的AI實力。進而有條件開始自己的第二階段戰略:通過“資金+技術”投資初創企業的方式積極布局,為嵌入未來海量應用場景和指數型、裂變式增長鋪路。

寶石6:以AI治理保障可持續發展

AI的飛速發展,在給人類帶來生産力革命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包括:AI系統本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隐患,惡意使用AI技術,使用者隐私侵犯,AI系統決策過程的公平、透明和可解釋性難以保障等。是以,OpenAI在創業過程中并行采取以安全為導向的研發政策,并積極參與到相關政策的讨論和制定過程中,聚焦于推動行業正向發展、企業文化塑造以及鞏固行業領先優勢等3個次元,以確定AI發展能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在AI安全監管方面,OpenAI通過與政府機構的積極對話和合作,推動了AI安全監管标準的制定和實施。其目标是将安全評估作為AI系統的必要環節,以防止不負責任的開發和使用行為。在企業文化塑造方面,OpenAI将AI安全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并在日常研發中貫徹這一理念。其通過與公衆的溝通和交流,強化了社會對AI安全問題的認知和了解。在鞏固行業領先優勢方面,SamAltman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安全對于AI的重要性,積極推動建立國際規範和标準。

其從技術上提出了兩個方向:一是可擴充的監督,嘗試使用人工智能系統來協助人類監督其他人工智能系統;二是解釋能力,嘗試更好地打開這些模型的内部黑箱,包括使用GPT-4來解釋GPT-2中的神經元,使用Model Internals來檢測一個模型何時在說謊等。

一定程度上,OpenAI在AI安全方面的努力和貢獻,不僅有助于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也能夠對内塑造企業文化和對外鞏固行業領先優勢,掌握了行業話語權,進而建構以OpenAI為主導的通用人工智能創新與發展生态。

(尹西明系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特别副研究員,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技術創新、數字創新與科技政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