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舍身救主,趙雲為何追封延後?

作者:風趣橙子eKM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趙雲,名聲顯赫的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大将之一,也是蜀漢五虎上将之一。趙雲效力于劉備,為他南征北戰,在入川和北伐中多次立下赫赫戰功。他兩次舍生忘死地拯救了劉備的兒子阿鬥。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直到趙雲去世多年之後,才在姜維的奏表下被封為侯。那麼,為什麼劉禅沒有在趙雲還活着的時候封賞他呢?而作為丞相的諸葛亮為何沒有請求封賞趙雲呢?

【英勇拯救阿鬥于長坂坡】

當劉備在新野遭受戰敗時,他的部下和妻子都失散了,而趙雲獨自一人沖破曹軍的包圍,舍身救出了幼子阿鬥。

【截斷江面,保護阿鬥】

周瑜策劃了一項巧妙的計策,孫劉兩家聯姻,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孫權謊稱母親重病,劉備的妻子試圖将阿鬥帶回東吳,卻被趙雲和張飛攔截在船上,確定了劉備血脈的延續。

首先,需要明确一點,曆史中的趙雲與小說中的趙雲不盡相同。

兩次舍身救主,趙雲為何追封延後?

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被列為五虎上将,與劉備、關羽和張飛一同被稱為兄弟。然而,小說是虛構的,真實的曆史并沒有趙雲在小說中所展現的巨大地位和功績。事實上,“五虎上将”這一稱号是西晉時期陳壽在《三國志》中将五人并列成傳時所引入的。

其次,蜀漢内部各勢力集團之間的沖突十分尖銳。随着劉備入川的嫡系勢力集團、原劉璋勢力集團以及蜀中士族門閥集團的存在,内部沖突非常激烈。諸葛亮北伐的一個目的就是轉移内部以及政府局勢所帶來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和劉禅不得不平衡各方的利益、功勞和封賞。

嫡系勢力集團包括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黃忠等人,他們在戰場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這些功績也建立在犧牲了原劉璋勢力集團的基礎上。對于劉備集團奪取益州的方式,這些勢力集團并沒有忘懷。

兩次舍身救主,趙雲為何追封延後?

如果劉備和劉禅過分封賞關羽、趙雲等嫡系将領,将會引發其他勢力集團之間的沖突,導緻政局動蕩。作為丞相的諸葛亮,更不可能請求封賞這些進階将領。

與關羽和張飛相比,趙雲更像是一位文臣武将。他對名利不太在意,心甘情願地與部下們共享戰功。諸葛亮首次北伐時,馬谡失去街亭,導緻蜀漢軍隊潰敗,隻得退兵。撤退過程中,各個軍隊都有人員和物資的損失,唯有趙雲的部隊依然士氣高昂。這讓劉禅和諸葛亮倍感欣慰,他們給予了趙雲賞賜。然而,趙雲卻毫不猶豫地将所得的賞賜轉交給了他的部下。

實際上,關羽、張飛以及趙雲一直沒有被封賞。直到公元260年,蜀中的政局相對穩定,劉禅完全掌握朝廷權力,成功平衡了各方沖突之後,才在姜維的奏請下,追封關羽為壯缪侯,追封張飛為桓侯,追封趙雲為順平候。

兩次舍身救主,趙雲為何追封延後?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