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生就為《大宅門》!傳奇導演郭寶昌去世,享年83歲

作者:周到用戶端
一生就為《大宅門》!傳奇導演郭寶昌去世,享年83歲

10月11日,著名導演郭寶昌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尊重郭寶昌本人及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别儀式。

被圈内尊稱為“寶爺”的郭寶昌一生傳奇,他曆時半生創作的《大宅門》在2001年被搬上電視熒屏,播出時萬人空巷,在央視創下了17.74的收視率,更成為影響了幾代人的傳世之作。

一生就為《大宅門》!傳奇導演郭寶昌去世,享年83歲

郭寶昌原名李保常,1940年出生在北京。兩歲喪父,他被生母賣到了吳家,随後又輾轉賣進了“同仁堂”。因養母姓郭,他改名郭寶昌。最初,郭寶昌和奶奶(養母的母親)一起生活,12歲後才被接回大宅門。

二十多年在大宅門的生活,深深影響着郭寶昌。早在16歲那年,他就動筆書寫以“同仁堂”為原型的《大宅門》,當時他以自己成長的所見所聞為素材,整個故事都充滿了批判性。沒想到,養母郭榕看到手稿後怒斥他“你胡寫就不行”,手稿也随之消失。

而在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郭寶昌在導師田風的鼓勵下再次動筆。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的創作成了禍事。此後,他曾兩次再寫《大宅門》,可惜相關手稿都沒能得到儲存。

一直到1995年後,當時已經有不少佳作在手的郭寶昌推掉了一切片約,再次開始了《大宅門》的創作。他後來回憶說,自己希望寫出民族資本家的奮鬥與掙紮,寫出一個大家庭人物關系的變化,更要反映出曆史對人性的影響。

在整整四個半月的創作裡,郭寶昌杜絕外界的一切影響,機關裡的分房、定級、漲工資也抛在腦後,“每天七點起床,八時準時坐到書桌前寫劇本。夜裡十二點準時睡覺,不參與任何社會活動,不接見任何親朋好友,冰箱裡裝滿各種熟食,燒一大壺開水。”其中,以養母郭榕為原型的“李香秀”是他最難寫的一個角色,“母親當年的怒容曆曆在目,這個角色的原型就是我母親。于是每場戲,每句詞,每個動作我都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絕不能讓母親挑出一絲一毫的毛病來。我把對母親的懷念、敬仰、深深的愛都寄托在這個人物身上了。”

一生就為《大宅門》!傳奇導演郭寶昌去世,享年83歲

六年之後,電視劇《大宅門》播出。劇中鮮明的人物和跌宕的故事,迅速吸引了觀衆:無論是斯琴高娃扮演的當家人情婦奶白文氏,還是兼具豪氣和痞氣的七爺白景琦,乃至于充滿悲劇色彩的楊九紅、癡心平劇名角的白玉婷……電視劇不僅成功地講述了這個大家族的百年傳奇,也留下了一個個足以“封神”的人物。

一生就為《大宅門》!傳奇導演郭寶昌去世,享年83歲

而用郭寶昌自己的話說,劇本三分虛七分實,自己還有太多的故事沒有寫完。此後,《大宅門》又推出了話劇、平劇版,同樣大受好評。

除了跌宕半生創作《大宅門》的曆程外,郭寶昌也被稱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伯樂。1983年,當時在廣西電影制片廠任職的郭寶昌大力扶植新人,支援張藝謀、陳凱歌等創作了《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等第五代導演的代表性作品。多年後,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姜文、何群等導演也在《大宅門》中客串,這種“星光熠熠”的場面至今也鮮有作品能夠超越。

10月12日,張藝謀特别發文悼念郭寶昌,直言心中“不勝哀傷”,“82年畢業分到廣西廠,初來乍到的幾個年輕人,得到‘郭爺’的舉薦和欣賞,感恩之心至今銘記。幾個人凡去他家蹭飯時,回回聽他聊‘大宅門’夢,點點滴滴仍曆曆在目,令人唏噓。”

一生就為《大宅門》!傳奇導演郭寶昌去世,享年83歲

生活中的郭寶昌是個戲迷。他從5歲開始看戲,還在15歲那年拜師學藝,與平劇的緣分連綿了一輩子。《大宅門》裡白景琦常把平劇《挑滑車》選段挂在嘴邊,恰恰投射了郭寶昌對戲的癡迷,一句“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幹幹淨淨”也廣為流傳。

晚年的郭寶昌筆耕不辍,先後創作了聚焦平劇的《了不起的遊戲》、講述宅門人物故事的《都是大角色》以及長篇小說《大宅門》。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承認《大宅門》或許是自己永遠無法超越的高峰,“有人跟我說,郭導再給我們拍幾部好看的電視劇吧!我回答,對不起,别說是幾個,我一個都拍不了!因為我這一生隻能做一件事,就是拍攝《大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