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彙金出手,罕見同時增持四大行!A50指數直線拉升,A股怎麼走

中央彙金出手,罕見同時增持四大行!A50指數直線拉升,A股怎麼走

中央彙金重磅出手。

10月11日晚間,國有四大行集體釋出關于控股股東增持本行股份的公告,彙金公司分别對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增持2488.79萬股、3727.22萬股、2761萬股、1838萬股A股股份,拟在未來6個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本行股份。

按照10月11日的收盤價計算,彙金公司對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增持金額分别為0.94億元、1.36億元、1.3億元、1.17億元,合計增持金額為4.77億元。

據第一财經,此次中央彙金公司集體增持四大行,被市場視為重要政策信号,有分析認為不排除後續增持範圍擴大的可能,券商分析師也進入緊急開會狀态。受相關消息影響,當晚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迅速拉升,截至發稿時漲幅為1.61%。

中央彙金出手,罕見同時增持四大行!A50指數直線拉升,A股怎麼走

彙金增持銀行股有多次先例

上一次“掃貨”在2015年

官網顯示,彙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實作國有金融資産保值增值。

目前,彙金公司控參股的金融機構還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恒豐銀行、湖南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新華人壽、中彙人壽、中國銀河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

從曆史來看,彙金增持銀行股早有先例,且多和救市有關。

2008年9月18日,滬指跌至2200點,彙金公司宣布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承諾期一年。隔天市場漲幅為9.46%。

2009年10月11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一起釋出公告,三行均于10月9日收到股東彙金公司通知,彙金公司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買入方式增持三行A股股份。本此次增持後,上證指數連續3個月飄紅,漲幅達18%左右。

2011年10月11日,彙金公司宣布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農、中、建四行股票,并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隔天市場大漲超3%。

2012年10月10日,彙金公司宣布自2012年10月10日起,在二級市場購入工、農、中、建四行股票,承諾期6個月。截至2013年4月,四大行紛紛出公告披露彙金增持情況,累計資金達20多億元。

2013年6月13日,彙金公司下場護盤,增持工行股票1932.14萬股,增持農行股票4293.49萬股,增持中行股票1846.59萬股,增持建行股票2449.04萬股。另外,還增持光大銀行股票2204.62萬股和新華保險股票206.05萬股。當年6月,上證指數跌至1849點之際,彙金再次出手大量申購指數類ETF基金,令市場止住下跌趨勢。

據華鑫證券研報梳理,2015年A股“國家隊”資金曾三次入場救市,政策和資金組合拳發力效果明顯。2015年6月12日,證監會下發了《關于加強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明令禁止證券公司為場外配資提供證券交易接口,這标志着監管當局開始着手清理場外配資,自此杠杠資金急速離場,前期的股市泡沫破滅,短短15個交易日内,上證指數下跌了28.64%。

中央彙金出手,罕見同時增持四大行!A50指數直線拉升,A股怎麼走

2015年7月4日,證監會動員21家券商出資1200億元買入藍籌股。7月5日,央行表示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援,此外中央彙金宣布稱已買入ETF并且還将繼續買入。此輪救市行動初期,資金主要集中于購買上證權重股,這導緻衆多中小創股票續跌,7月8日起救市資金耗資近700億元專救中小創股。7月中旬之前。17家商業銀行借予證金公司共計1.3萬億元資金入市穩定股價。在此期間上證指數反彈回升了5.18%。但是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愈發強烈、811彙改啟動、貨币政策趨松緻使人民币匯率下行,疊加國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綜合因素影響下,A股在8月下旬二度探底。直至8月底,在央行再次降準降息、七千億養老金入市正式獲批、第二批救市資金入場的衆多政策利好下,股市開始企穩回升,截至2015年底上證指數在3個月内回升了11.77%。

市場亟需“平準基金”

解決股市流動性困境

華鑫證券此前在研報中指出,上證指數自7月24日以來震蕩下跌。一方面是政策和經濟的“質變”還需進一步确認,另一方面是市場流動性問題近一步凸顯。特别是在外資創記錄流出、國内增量資金匮乏之際,市場格外關注流動性困境的破局之道和增量資金來源。年内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與融資餘額都不多,賺錢效應較弱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新發持續遇冷,保險資金權益資産運用餘額弱于往年,股市流動性較為匮乏。

在這樣的背景下,活躍資本市場的其他政策特别是“平準基金”引發廣泛關注,投資者普遍希望政府主導設立平準基金,在股市發生不合理激烈波動時入市糾偏,助力重回軌道恢複正常運作。

據深圳商報,深圳新裡程總經理賴戌播表示,目前的“國家隊”彙金公司和中證金融公司,實際上類似于境外市場的平準基金,要解決目前股市低迷等問題,國家直接向彙金公司和中證金融公司增資,才是最務實、最有效的手段。與此同時,如果設立平準基金,涉及立法、管理制度、團隊組建、注資主體、退出機制等一系列法律問題,短期之内難以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來,市場關于“平準基金”讨論越來越多。近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釋出《政策工具箱裡究竟還有哪些工具》文章稱,對于振興資本市場的政策工具,可以考慮設立市場平準基金,先從外匯存底資産中拿出一部配置設定置港股做起,再逐漸把增持擴大到A股市場。

“大陸資本市場設立平準基金很有必要。”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平準基金規模可以是不公開的,比如2015年A股市場異常波動期間,“國家隊”彙金公司和中證金融公司入市買入A股,但當時沒有公布救市資金規模為多少。平準基金規模也可以是公開的,如果拟入市資金規模非常龐大,意味着會有源源不斷後續資金進場,自然也就不用擔心被投機機構做空套利。

分析:彙金下場隻是個開始

或将取代北上資金“聰明錢”地位

據财聯社,“從曆史資料來看,每次彙金下場增持銀行股,都是股市比較低迷、人心不穩的時候。本次彙金增持四大行銀行,應該也是基于同樣的考慮,護盤意味明顯。”某券商宏觀分析師表示。

“從國内形勢來看,經濟複蘇态勢明顯,十一消費恢複加速,但是股市依舊缺乏信心,國家隊的入場有望起到長期資金入市的表率作用,穩定投資者信心,帶動更多增量資金入場。”該分析師還認為,彙金下場隻是個開始,是試水性質。如果能夠提振股市,那麼後續平準基金可能就會作為儲備政策。

據深圳商報,中信建投金融團隊認為,四大行是銀行闆塊的基石,對闆塊整體景氣度有關鍵指向意義,更是銀行業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核心,對周三(10月11日)增持及未來增持意願的主動公告,真金白銀進場,既是對銀行闆塊的整體托舉,更是對銀行中特估的高度肯定。

中泰證券研報曾表示,實際上,A股證金、彙金、養老金等國家相關的“類平準基金”已運作多年,是以相比新設平準基金,後續措施更有可能先将部分基金“公開化”,以取代目前北上資金在投資者心中“聰明錢”的地位。

華鑫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平準基金落地後關注藍籌股和超跌行業。平準基金入市後藍籌企穩,超跌行業領漲反彈。2015年國家隊救市買入藍籌股,食飲、醫藥、電力裝置這些市值較大的行業直接受益,但從彈性角度來看,大盤藍籌并非彈性最高品種,前期超跌的國防軍工在反彈階段表現一馬當先,商貿零售、機械裝置、有色金屬這類調整較深的行業反彈相對收益也在前列。從目前來看,成長超跌較多,TMT相對于上證指數跌幅居前。若平準基金落地,藍籌股修複和超跌成長彈性可期。

中央彙金出手,罕見同時增持四大行!A50指數直線拉升,A股怎麼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