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周開國功臣姜子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對西周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盡管沒有《封神演義》中那樣的傳奇故事,但在武王伐纣的過程中,姜子牙确實功不可沒。西周建立後,武王封姜子牙為齊侯,定都營丘,他也成為當時姜氏齊國的創始人。然而,盡管他是有功之臣,他的後代卻遭受了周王殘忍手段的迫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将為大家介紹這一事件的前因後果。
姜子牙被害的後代是齊國的第五代國君齊哀公,而加害者是西周的第九位君主周夷王。為什麼周夷王要害齊哀公呢?原因有多方面。首先,齊哀公的政治立場與周夷王不合。周夷王的父親是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姬囏,根據西周确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姬囏去世後應由嫡長子姬燮繼位,也就是周夷王。然而,周夷王的叔祖姬辟方卻在姬囏去世後謀篡位,成為周朝的君主,即周孝王。面對周孝王的這一不正當行為,齊國作為親藩竟然沒有阻攔,甚至沒有提出異議,這讓重新被複位的周夷王對齊哀公充滿了怨恨。
其次,齊哀公過于傲慢。俗話說,“出頭鳥被打”,而齊哀公正是那隻出頭鳥。盡管在西周後期,周王室對諸侯的控制力已經大大減弱,許多諸侯都不再前往國都朝見周天子。然而,他們在形式上仍然對周王表忠,至少在面子上保持一些尊敬。然而,齊哀公不僅連續兩年沒有向周夷王進貢,而且還言辭傲慢,聲稱:“我是齊國的第五代國君,而周王已經是西周的第九位天子,按輩分計算,我是他的叔叔。難道叔叔主動去看望侄子嗎?”這讓周夷王更加無法容忍。
最後,還有奸臣的陷害。根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哀公荒淫田遊,國史作還詩以刺之也。”這裡的“荒淫”指的是齊哀公喜歡在田野中遊玩,而不是處理國政,國史官為此寫詩來諷刺他。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周共王時期,朝廷曾下令承認諸侯開墾的荒地作為其田地,但需要向王室納稅。齊哀公前往荒野并不是為了遊玩,而是為了開墾土地。然而,在他的土地開墾過程中,他得罪了鄰國紀侯。紀國與齊國是鄰居,原本紀國更強大。然而,随着齊國幾代君主的積極開拓,到了齊哀公的時候,齊國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紀國。紀侯看到齊哀公将手伸到了自己的土地上,既着急又生氣。但他又不敢直接與齊哀公對抗,于是選擇告狀。紀侯向周夷王告發,說:“你看看呂不振(齊哀公的名字)這個老家夥,野心勃勃,完全不尊重周王,不僅不向你效忠,還四處散布不滿的言論。如果長時間這樣下去,你的威望在諸侯間将喪失殆盡!”于是,周王在他的小本本上記下了齊哀公的罪行。
最終,周夷王采取了殺雞儆猴的手段。這是一種常見的政策,皇帝們會殺幾個人來警示其他人,讓他們乖乖聽話。周夷王對齊哀公積壓已久的憤怒,也終于找到了發洩的出口。公元前868年,齊哀公在位12年後被周夷王烹殺。他的弟弟呂靜繼承了王位,成為齊胡公。然而,周夷王似乎并沒有通過這一行動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反而諸侯們以此為借口開始攻打紀國,拉開了春秋時期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