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作者:冷眼向洋pro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其實,就連許家印自己也說不清楚,究竟從什麼時候起,自己變得如此好大喜功,變得如此高調炫秀,變得如此奢靡浮華,變得如此滿嘴跑火車,變得如此不着調。

變得滿世界地買買買,變得全天下的購購購,從英國的海德公園到澳洲的黃金海岸,滿世界都有他的房産,在那些賺錢如流水的日子,隻有金錢化作一幢幢房子,在許家印心中,才能落袋為安,才能找到些踏實的感覺。

昂貴的雪茄,皇家禮炮的威士忌,鮮美的海鮮,進口的水果,這些向來都是許家印的标配。

此外,他還擁有兩架價值數億人民币的豪華私人飛機,一艘價值4500萬美元的豪華遊艇,深圳彎一号960平方的超級大平層豪宅,上百名美女模特的歌舞團。

……

如些炫耀的頂配享受,甚而可以讓人想到“酒池肉林”這個詞,讓人産生太多的不美好的聯想,浮想聯翩他的不美好的未來;甚而可以讓人想到這樣一句“上帝讓人滅亡,必先使人瘋狂”,如此種種。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但是,不管怎樣說,該來的遲早會來,該來的遲早要來,直到了2023年9月28日,鐐铐加身,許家印終于被帶走了,熙熙攘攘的恒大轟然倒塌,不可一世的許家印如癟了氣的皮球一般驚惶無措,許家印的時代終于落幕了。

也許隻有在那一刻,許家印才可以清醒地看清來時路:終歸,他許家印也隻是普通人中的一個,隻是恒大欠下的8000億元的高額債務,他許家印拿啥去還?他究竟怎樣去還?

以頭搶地,呼啦啦大廈傾,待回首已是百年身呀!

高開低走的人生,對誰來說,無不是一種慘劇,尤其從“首富”到“首負”再到“首慘”,悲劇意義更甚,諷刺意義尤甚。

(一)

生于1958年10月9日的許家印,前半生可謂曆經貧寒,母親在1.5歲時過世,依托父親和祖母日漸長大,地瓜是一日三餐的标配。

好在這個倔強的少年,在複讀一年後,1978年,以周口市前三的成績考入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冶金系,成功跳出了農門。

1982年,許家印大學畢業後,被配置設定至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開始了鋼鐵勞工的生活,并很快成為軋鋼廠的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十年後,因為種種的不如意接踵而來,許家印南下深圳闖蕩。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許家印的前半生就是,那個時代太多大學生的人生,四年的大學生活加上一份配置設定來的工作,有的人在這樣的職業路徑中一幹就是一輩子,有的人一幹就是全部的人生,隻是如許家印這樣的不甘于如此的平庸,不甘于如此按步就班的人,才跳了出來,許家印向上跳了跳,想要摘取生命的桃子,想要不一樣的生活,于是舍棄所有,抛棄故鄉,來到了陌生的地方,開始一撇一捺打拼自己的生活。

應該說,1992年以前的許家印,34歲的許家印,是生動的,他的人生兼具勇氣和挑戰,他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破故鄉貧瘠的輪回,勇敢地給自己找尋一個勃勃生機的未來。

(二)

時代的洪流排山倒海般地湧來時,站在風口上,即使豬都起飛,何況許家印這樣有膽有識有閱曆的人呢。

接下來的許家印在房地産市場掘得了第一桶金。

“珠島花園”是許家印執行的第一個房地産項目,該項目為他帶來了2億元的淨利潤,此後,許家印沿襲珠島花園項目“當年拿地、當年征地、當年報建、當年動工、當年竣工、當年售磬、當年轟動、當年入住、當年收益”的“8個當年”準則,陸續開發了金碧花園系列項目,在房地産市場上,一騎絕塵。

到了1997年3月,許家印正式成立廣州恒大實業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長,從遊兵散勇成為正規軍,曆經五年,許家印終于在南國站穩了腳跟,終于在南國落地生根。此後,更是到了2003年,成功跻身胡潤《中國百富榜》第38名,财富達到16億元。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民間到處傳誦着許家印的造富神話,在南國的河南人,無論走卒飯夫之流,還是引車賣漿之徒,亦或寫字樓的白領,還是有頭有面的成功人士,無不深知這個房地商人的名頭,無不以許家印為榜樣。

那時的許家印就是他們的圖騰,就是他們的方向,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中原人的龍風。

45歲,許家印活成了人們的圖騰。

(三)

伴随巨大的造富神話,許家印的個人膨脹也如日中天,步步走高,不知從幾何起,他開始看不清自己。

一個人,當他開始自以為無所不能的時候,失敗的種子就已經悄悄種下,隻待來日的生根發芽。

此後許家印的恒大,如一隻從高山上滾下的雪球,愈滾愈大:

2009年,恒大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按當日收盤價,許家印總身價479.49億港元,折合人民币422億元人民币,第一次成為中國内地首富。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2017年是許家印最為輝煌的一年,他以2900億個人财富擊敗了馬雲、馬化騰,成為了中國最富有的人。是年,許家印59歲,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人生呀,向來很難,慎始善終為人所渴望,以終為始,謹慎從事,小心規劃這一生,即使這樣,能得善終者亦不多。然而,許家印之輩,卻敢以侈靡為風,以享樂為要,以豪奢辣天下人的眼睛,實取亡之道。

“大、大、大”:許家印的豪宅動辄上千平方,辦公樓亦或一層,出入專用電梯,處處以“大”為要。

“多、多、多”:業務多頭發展,從恒大足球到恒大汽車,從恒大礦泉水到恒大歌舞團,林林足足,亂七八糟,除了恒大房産,能帶來收益的寥寥無幾。

“買、買、買”:不停地購買,遍地購買,從廣州到深圳的灣灣,從國内到國外,從英國的海德公園到澳州的黃金海岸,一路買來,一路購來。

無休止的擴張,卻收益無多,無限制的侈靡,帶壞了風氣,恒大如透支的老虎一樣衰将下來,下頹之勢無可挽回,背後是無數購房人節衣束食交納的首付,是血本無歸的供應商,是對其無比信任的投資者,他們的眼淚成就了許家印的侈靡,他們的苦痛成全了許家印的享樂。

一代枭雄許家印的慘淡落幕

帷幕再華麗,終有落幕的時刻,曾經風光無限的許家印,終到了黯然身傷的時刻,當冰冷的手铐帶上許家印手腕時,那一刻,他應該有些清醒吧。

這趟人生,終究是錯付了,無論有過多少繁華,有過多少榮耀,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

許家印,螳臂當車,終究被時代遠遠地抛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