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蜀漢僅94萬人口,劉備卻擁有9萬多常備軍?恐怕遠遠不止

作者:真誠一說

前言

三國時期,乃是民不聊生的混亂年代。割據一方的魏蜀吳三雄,既要在邊疆厮殺紛争,又要在朝堂權術争鬥。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與戰争機器,各路諸侯向百姓層層索取苛捐雜稅,導緻衆多百姓選擇隐匿戶籍逃避戰禍。

三國時期蜀漢僅94萬人口,劉備卻擁有9萬多常備軍?恐怕遠遠不止

于是,三國時期的人口之謎,便成了一樁千古難題。蜀漢據傳僅有區區94萬人口,如何能訓練出9萬雄兵?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那麼,三國時期的人口真相又是何等景象?蜀漢的國力究竟盛衰如何?讓我們解開這曆史迷霧,傾聽久遠的呼喊,觀照古人的苦難吧!

古代兵力的生存之道

追溯中國曆史的長河,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對于中原王朝而言,維持百萬大軍是一種折磨。據學者計算,10多戶百姓才勉強供養1名戰士的費用,可想而知訓練百萬雄師對國力的摧殘。是以,盛世唐朝60萬常備軍,已是極限;到了明清等朝,90萬便是巅峰。

三國時期蜀漢僅94萬人口,劉備卻擁有9萬多常備軍?恐怕遠遠不止

一旦出現窮兵黩武,國運必将興衰損傷,百姓也隻能在荒野枯骨。是以,中原各朝都注重軍隊的品質,甯可花重金打造一支帝國精銳衛隊,也絕不濫竽充數。

三國之力的考量與測算

東漢将至,曹操目睹北方白骨滿野,百姓凋敝,不禁歎息:“生民百無一,念之斷人腸。”三國亂世,戰火紛飛,人丁損耗更為慘重。然而,蜀漢僅94萬人口,卻能組建9萬常備軍;魏國430萬人口,竟有40萬大軍;單論比例,這簡直超出一個國家的極限!即便在今日科技發達的今天,十分之一的兵源比例也非常吃力。 是以,曆史學者無不認為,三國時期存在大量未統計的人口。

三國時期蜀漢僅94萬人口,劉備卻擁有9萬多常備軍?恐怕遠遠不止

其中以世家大族的蔭戶最多,還有各類兵戶、吏戶以及少數民族等等。西晉一統天下之年,人口便增長一倍有餘,可見三國許多戶籍不見天日。綜合分析,蜀漢人口至少有400萬,東吳800萬以上,魏國更達1000萬,方能勉強支撐這般軍力。可想而知,戰火給百姓帶來怎樣的負擔,三國一統在望之時,百姓們已是凄苦不堪。

戶籍隐匿的種種因由

那為何三國時期會出現如此大量的未統計人口?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是為了躲避層層加碼的苛捐雜稅。三國軍費開支浩大,各路諸侯競相加重賦稅,百姓不堪重負,隻能選擇隐姓埋名,逃到他鄉避難。

三國時期蜀漢僅94萬人口,劉備卻擁有9萬多常備軍?恐怕遠遠不止

第二,是世族專政的結果。大家族掌控朝政,其家族蔭戶可不用繳納任何賦稅,這成為隐匿的誘因。據說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親戚就有三萬多家,足見世族蔭戶之多。

第三,是戰亂流離的後果。三國參戰頻繁,平民或逃入深山,或遠走避難,統統難以統計。這些未 統計的流民,也成為人口謎團的一環。

由此可見,三國人口之謎,與戰亂、重稅、世族政治等諸多腐朽因素息息相關。這一曆史疑點,我們還需要收集更多證據,才能徹底解開真相。

三國時期蜀漢僅94萬人口,劉備卻擁有9萬多常備軍?恐怕遠遠不止

結語:

綜上所述,三國時期的人口謎團,一直是曆史學界的一大公案。我們不能單純依靠文獻記載,因為戶籍統計明顯偏低,難以支撐三國軍力。究其原因,主要是隐匿戶籍太多,這又與政局動蕩、賦稅繁苛、世族掌權分不開。

要準确推算三國人口,仍需更多證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蜀漢國力不像表面那麼弱小,實力遠超94萬人口。這段動蕩曆史留給我們的啟示是,隻有穩定的政局,寬松的稅收,社會公平,國家才能安康。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