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作者:人間百态look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曾經,華同志在毛主席離世後扛起了國家的巨大責任,肩負着沉重的使命。然而,不久之後,他主動選擇了離職,開始了一段深居簡出的退隐生活。他的退休并非半心半意,他徹底地割舍了政治,不再幹預公事,生活深藏不露。但也有例外,每年都會有一位特殊的訪客,錢嗣傑,前來拜訪華同志。為什麼?這涉及到錢嗣傑的獨特職業以及兩人之間特殊的情感。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錢嗣傑,1928年生于黑龍江,1946年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他雖非軍事或政治專家,卻是攝影領域的傑出人才。解放戰争時,他為東北人民軍隊拍攝了許多經典照片,他的鏡頭也頻頻記錄了抗美援朝戰争的瞬間。1964年,他成為了毛主席的專職攝影記者,這使他的工作異常特殊。畢竟,要成為國家上司人的專職攝影記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專注和應對巨大精神壓力的能力。幸運的是,錢嗣傑出色的專業水準和堅強的心理素質使他勝任了這一工作。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由于他出色的表現,華同志決定繼續讓他擔任自己的專職攝影師。華同志成為國家最高上司人後,他經常考察全國各地,而錢嗣傑自然也會随同前往。在這一過程中,錢嗣傑發現了華同志身上值得欽佩的品質,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曆史照片。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初次到華同志身邊工作時,錢嗣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華同志的孩子都姓“蘇”。盡管兩人早在1965年就見過面,但之前錢嗣傑并沒有深入了解華同志。聽到錢嗣傑的疑惑,華同志笑着解釋說:“我原名叫蘇鑄,後來為了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從‘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中取了寓意,改名為華國鋒。”這個回答讓錢嗣傑對華同志的抱負有了更深的了解。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在華同志身邊工作時,錢嗣傑深刻體會到了華同志的謙和親切。他觀察到華同志對待身邊從業人員都非常友好,留下的印象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充滿關懷的人。盡管擔任國家最高上司人,華同志卻從不擺架子,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深入一線,親近群衆。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華同志對錢嗣傑格外關照,經常在外事活動或會議結束後詢問錢嗣傑:“老錢,你累不累?”這句簡單的問候透露出華同志對身邊從業人員的關懷。每次聽到這句話,錢嗣傑都倍感榮幸,特别是那個“老錢”的稱呼,顯示了華同志的親切。盡管華同志告訴他:“已經不是主席了,叫我同志就行”,但錢嗣傑始終堅持稱他為“華主席”。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錢嗣傑回憶說,他去拜訪華同志的家,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會客廳布置簡樸,書架上擺滿了書籍,牆上挂着毛主席1961年的工作照。廳内正中懸挂着華同志親筆書寫的“清淨”二字。這一裝飾極其樸素,沒有一絲奢華。這些細節讓錢嗣傑深刻感受到了華同志的樸實和節儉。

華國鋒主動辭職後,有一個人每年都去看望他,揭開了他的另一面

1980年代初,錢嗣傑被調回新華社攝影部工作,離開了華同志的身邊。然而,他對華同志仍然懷有深厚的感情。每年,他都會去看望華同志,探讨攝影和生活。在錢嗣傑心中,華同志永遠是“華主席”。錢嗣傑稱呼他如故,不因職位的改變而有所異動。

然而,華同志漸漸地淡出了政治核心。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真理标準”取代了“兩個凡是”成為主流思想,華同志開始不再處于政治核心地位。雖然錢嗣傑的職責已經結束,但他仍然深深懷念着那個親切待人的華同志。

2007年底,錢嗣傑再次去看望華同志。當時,華同志還是非常關心他,詢問他最近在忙什麼。錢嗣傑回答說他已經從新華社退休,以前的黨委副書記職務也不再擔任,打算多出去走走。華同志笑着鼓勵他多看書,繼續努力。随後,華同志叮囑同行的年輕記者:“你們的工作非常重要,要像戰士一樣敢于報道重大新聞。”這些話語顯示出華同志對年輕一代記者的鼓勵和期望。

然而,錢嗣傑沒有等到再次拜訪的機會。2008年8月20日,華同志不幸離世。錢嗣傑聽到這個消息後,痛哭失聲。他在心裡深刻懷念着那個親切的華同志,同時也感到遺憾,因為再也沒有機會和他一起在毛主席紀念堂前喊出“向偉大領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的密碼了。

通過錢嗣傑的回憶,我們看到了華同志不同尋常的一面。他是一個親切和善、樸實無華、深入一線、親近群衆的上司人。華同志對待身邊從業人員的态度讓人難以忘懷,他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與身邊人平等相處。這是一個真實的華國鋒,不僅是一位國家上司人,更是一個深得人心的人。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