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一世:25歲登基,為保青春戴假發抹鉛粉,隻找情人不結婚
1533年,伊麗莎白一世出生于倫敦王宮,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和第二位王後安妮·博林的女兒。然而,她的早期生活并不幸福,因為她出生時英國正陷入宗教動蕩之中。亨利八世渴望一個男性繼承人,但安妮·博林隻為他生下了女兒伊麗莎白。
在安妮·博林的統治下,英國宗教經曆了劇烈的變革,這對伊麗莎白的成長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亨利八世與第一位王後的婚姻以離婚告終,這引發了英國宗教界的劇烈變革。王室的婚姻事務成為了國家和教會的争議焦點。而安妮·博林的堕落行為,以及她的自由思想,更是激怒了亨利八世。于是,1536年,安妮·博林被指控通奸和背叛,被定了“腐肉”的罪名,不久後被處以死刑。
這一突如其來的事件對于年僅3歲的伊麗莎白來說,宛如一場噩夢。她的母親被無情地剝奪了生存權,她的童年幸福瞬間崩塌。然而,伊麗莎白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堅強和内在力量。
盡管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打擊,伊麗莎白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她沒有哭泣,也沒有對命運抱怨。相反,她深深地崇拜着自己的父親亨利八世,盡管她曾目睹他将她的母親置于死地。或許是因為她年幼,無法了解家庭和宗教紛争的複雜性,她将父親視為她的避風港,盡管這個避風港在她的眼前一次次崩塌。
亨利八世很快又娶了第三任王後,生下了兒子愛德華。
愛德華的出生為伊麗莎白和她的姐姐瑪麗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愛德華的生命并不長久,他在位僅6年就因病去世。
在他去世前,他指定了伊麗莎白的表姐簡·格雷為王位繼承人。然而,這一安排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簡·格雷很快被瑪麗取代,英國進入了瑪麗一世時代。
為了赢得姐姐瑪麗一世的信任,伊麗莎白改信天主教,但瑪麗一世不相信伊麗莎白真正改變了信仰,對她也不友好。
伊麗莎白曾卷入一場叛亂,被瑪麗一世監禁。然而,伊麗莎白堅定地面對這一困境,打消了人們對她的懷疑。數月後,她獲釋,但仍然被軟禁在莊園中,直到一年多後才恢複自由。
伊麗莎白身處的那個時代,宗教信仰是政治角逐中重要的一環。盡管伊麗莎白本來是新教徒,但為了赢得姐姐瑪麗一世的信任,她決定表現出自己改信天主教的樣子。
于是,在公衆場合,伊麗莎白戴上了天主教徒所佩戴的十字架,參與宗教儀式,并極力強調自己會受到教皇的管轄。在外人看來,伊麗莎白看上去徹底地追随了天主教,而對新教的信仰似乎已經成為曆史。
但是,瑪麗一世并不相信伊麗莎白真的改變了信仰。
作為長姐,瑪麗經曆了與伊麗莎白之間複雜的政治關系,當她聽到伊麗莎白被指控卷入反瑪麗叛亂事件時,頓時找到了一個機會來保護自己的權位和地位。于是,瑪麗一世下令監禁伊麗莎白。
但伊麗莎白并沒有放棄,然而,在瑪麗一世的手中,伊麗莎白還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她被迫待在莊園中,與世隔絕,直到一年多後才被恢複自由。
1558年,瑪麗一世去世,25歲的伊麗莎白繼位成為英女王。她終于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了。伊麗莎白是一位英明而睿智的君主,她帶領英國嶄露頭角,成為海上霸主。
伊麗莎白年輕時也曾向往過愛情和婚姻,希望能夠與自己心儀的人共度餘生。但當她逐漸了解到當時英國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對立情緒非常嚴重後,她明白,如果她在本國尋找結婚對象,很可能會引發宗教沖突,乃至于動搖國家政治穩定。是以,她開始考慮從歐洲的國王和王子中尋找結婚對象。
可是,在那個時代,國家之間的聯姻既是政治手段,也是争奪權力的工具。伊麗莎白一世明白,過早地選擇一位配偶可能會削弱她的王權,使她失去獨立掌控政局的能力。她不想讓任何人可以輕易地左右自己的決策,因為她深知這會極大地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未來。于是,她做出了終身不嫁的決定。
此外,伊麗莎白深知形象對于女性統治者的重要性,是以她非常注重自己的出現形象。她始終保持高貴而完美的形象,這是她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赢得尊重和信任的基礎。
年輕的伊麗莎白,擁有無與倫比的智慧和美貌。她的皮膚如雪,眼眸明亮,一頭濃密的頭發令人羨慕。
然而,維護青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她采取了極端的美容手段,她戴上了假發,這些假發由羊毛和馬毛制成,養護非常麻煩。為了讓假發保持卷度,她要在上面塗抹豬油,然後用面粉将豬油清除,這使得她的頭發始終保持蓬松和完美。
伊麗莎白為了維持年輕的外貌,不僅戴上了假發,還使用鉛粉和有毒的化妝品。她的嘴唇塗抹朱砂,一種含有毒物質的化妝品。她的皮膚則被塗抹鉛粉,讓她的膚色看起來更白皙。然而,這些美容手段都具有潛在的危險。鉛對皮膚和健康有害,朱砂也包含有毒物質。
此外,她的服飾華麗而繁瑣,珠寶堆積如山,成為她的标志。她最喜歡用昂貴而稀缺的天然海水珍珠來裝飾自己,頭上、衣服上都點綴着珍珠。
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她的死因至今仍然成謎。有人猜測她可能死于長期使用有毒化妝品的後果。#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