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曉松說明朝是無明君、名将和名士的三無朝代,他說得對?

作者:上進的書簽PZci

高曉松曾在電視節目中開玩笑稱明朝是“三無”朝代,即沒有明君,沒有名将,沒有名士。這個說法引發了一些争議,因為明朝的曆史并不是完全沒有亮點。在本文中,我們将重新審視明朝,看看這個朝代是否真的如高曉松所說的那麼差。

高曉松說明朝是無明君、名将和名士的三無朝代,他說得對?

首先,高曉松批評明朝皇帝多奇葩,他們或殘忍嗜殺,或懶政不上朝,或不務正業。然而,明太祖朱元璋作為明朝的創立者,盡管身上有不少争議和大案,但他的曆史功績無法忽視。他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口号,平定天下,成功恢複了中華,為華夏的複興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還創設了許多制度典章,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礎,對後來的清朝産生了深遠影響。在中國曆史上,朱元璋被認為是傑出的君主之一。

高曉松說明朝是無明君、名将和名士的三無朝代,他說得對?

其次,高曉松認為明朝多是“以文制武”,文人出來打仗,導緻沒有名将。然而,明朝的确湧現出了不少傑出的将領。徐達是明朝南北征戰的主要将領之一,為朱元璋的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戚繼光則在抵禦倭寇入侵方面表現出色,雖然因民族原因被誇大,但他的戰法、兵書以及對武器改進的研究對軍事史産生了深遠影響。還有常遇春、王弼、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馮勝等等,都是明朝的傑出将領,值得一提。

高曉松說明朝是無明君、名将和名士的三無朝代,他說得對?

最後,高曉松提到明朝沒有大知識分子,沒有像唐宋八大家那樣的大文豪。然而,明朝也有一些傑出的文化人物。王陽明是一位重要的哲學家,他提出的“緻良知”成為心學的核心思想,對後來的學術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方孝孺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理學家,他的文學作品和學術貢獻備受尊重。此外,明朝時期的文學、藝術和科技也有不少傑出成就。

高曉松說明朝是無明君、名将和名士的三無朝代,他說得對?

綜上所述,雖然明朝有其缺點和争議,但并不是完全沒有亮點。曆史不應被簡單地歸納為“三無”,我們需要更全面地了解這個朝代,才能做出準确的評價。

高曉松說明朝是無明君、名将和名士的三無朝代,他說得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