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作者:金錯刀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本篇作者 | 江源

今年,毫無疑問是全民運動大年。

亞運會雖然結束,但在工位上憋瘋的年輕人,從未停止創造各種網紅運動。

中午剛進行City walk,晚上又開始在城市裡躲貓貓。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到周末,連80歲大爺都出來跑馬拉松。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現在出門運動,你可能也見過這樣一個場景:

幾個人在羽毛球場打得火熱,然而手上卻拿個乒乓球拍。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一時間竟以為自己錯入了什麼場合,這個看起來奇奇怪怪的運動,就是最近大火的匹克球。

更準确地說,是在今年火起來的,玩它的人不在少數。

現代人為了消磨時間,愛好是變來變去,前年還是劇本殺、飛盤,今年這股熱又輪到了匹克球。

玩法相當奇特,它是一種在羽毛球場上用乒乓球拍打的網球,還都是簡化版的。

這個聽起來有點殺馬特的球,居然還征服了不少大佬,如比爾蓋茨、卡戴珊。2021年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7億,有人預測,匹克球的市場規模還将突破十億。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去年還是國外的小衆精英愛好,為何今年卻成了中國打勞工的快樂球?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用乒乓球拍打網球,

殺馬特變身全民運動

很多第一次見到匹克球的人,都忍不住吐槽:

它實在太不像個網紅運動了,更像是個玩具。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光聽名字也像個山寨貨,畢竟上一個叫匹克的,還是個國産運動老字号。

其實在國外,一開始它也是不受待見的。

連耐克廣告片的開頭,都是滿滿的嘲諷:

“Put that pickleball racquet down. It sucks, that game.(快把你的匹克球拍子放下,它太遜了。)”

畢竟匹克球的名字,還是蹭一隻小狗。

早在1965年,幾個美國人為了給孩子們找點新樂子,突發奇想用舊乒乓球拍和一個穿孔的球,做成在羽毛球場上玩的運動。

因為自家小狗經常把球叼走,于是幹脆就用了它的名字“Pickle”。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就這麼看上去一個極其随意的小孩玩具,但玩着玩着,很多成年人就“真香了”。

根據美國匹克球協會報告,14% 的美國人在過去的一年裡至少打過一次匹克球,超過 850 萬人打了 8 次或更多,已經接近于全民運動的水準。

連比爾·蓋茨都坦言說自己玩匹克球都玩了50年,堪稱匹克球忠實粉絲之一。卡戴珊家族的加入,更是直接把這個小球擡升至富人階層。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連各類運動品牌都不忘蹭這個風口。

Skechers、Carvana 等知名品牌都紛紛簽下匹克球合約,阿迪達斯、FILA、Lululemon等運動品牌,還為它單獨設立了分類。

賽事上,匹克球也大秀存在感,成立職業球隊,衆多明星也對其十分看好,不乏詹姆斯、杜蘭特、湯姆·布拉迪等體育巨星。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在美國火了,這股風,自然也從大洋彼岸吹到中國。

小紅書上一搜匹克球,雖然話題量跟飛盤比還有差距,但這些話題釋出時間大多集中在2023年,最近的熱度更是肉眼可見的狂飙。

再搜“國慶運動”,就有不少“去打匹克球!”的話題。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有人打完匹克球,就坐在工位上吃外賣,一套動作相當絲滑。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因為玩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體育場館、運動教育訓練機構推出相應項目,甚至直接為匹克球專門造了場館。

有老闆坦言,“周末以及節假日期間,不少場地早早就被預訂售罄。”

今年上半年,僅廣東省出口的匹克球拍等産品就有5.49億元,同比增長約10.9%。

世界匹克球聯盟主席西蒙老爺子今年還特意跑到中國,表示看好匹克球在中國的發展潛力。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圖源:新華網

有專家稱,匹克球已成為近三年來全球玩家蹿升最快的新興運動。

“它已經是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表演項目,2028年很可能會正式成為奧運項目。屆時勢必會引發一波全民參與熱潮。”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三不像”運動,

靠兩招拿捏打勞工

在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匹克球以一種低調的方式席卷了很多人的生活。

過去很多玩飛盤的人,也在一夜之間突然換了主場。連縣城的人都開始組隊玩。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有人說,“匹克球就是個縫合怪,是一種拿着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場上打的網球。”

誰能想到,這個縫合怪,卻大有吸金的本事。據《匹克球拍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匹克球拍市場規模約為1.528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能夠實作2.561億美元。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一個三不像運動,怎麼就在中國流行開了?

1.别人疊滿buff,它卻砍裝備

一般的網紅運動,基本都是buff堆滿,甚至一個比一個挑剔,需要好裝備,還要一個好場地。

而匹克球卻相當糙,一個平平無奇的拍子和球就能解決一切。

雖然這點被诟病,卻也恰恰是匹克球的優勢。

因為基因中的“簡單”,匹克球不限年齡性别,不限場地,更不限人數。

不像City Walk,還需要自找場地,甚至還要霸占大媽的廣場,匹克球的球小,也決定它打不了太遠,場地不需要太大。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甚至車道上、停車場或健身房裡拉上個網,也能湊活着玩。

它也不像飛盤或騎行,總得湊齊多少人才能玩,純靠社交支棱,匹克球完全不需要費力湊齊十幾号人,自己玩都可以,相當适合單身、社恐體質。

匹克球上手也很簡單,一個匹克球,等于網球+乒乓球+羽毛球規則的簡化版。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正常的玩法以雙打為主,也就意味着每個人隻需要負責自己的半邊場地即可,無需全場跑動,誰先到11分且差距2分就赢。

“上手快、強度低、對新手友好”,是匹克球玩家的共識。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2.蹭上輕運動風口,低成本裝X

因為玩法簡單,匹克球在前幾年曾一度被戲稱為“Seniors' Tennis(老年網球)”,參與者大多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可見它恰到好處的運動量。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匹克球之是以能火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輕運動風口的崛起。

什麼叫輕運動,就是體能消耗少、技術要求低,時間要求松的運動方式。

從過去幾年的滑雪、騎行,到今年的City Walk、匹克球,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裝備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低。

玩匹克球,隻需要在淘寶花50塊買下一副球拍套裝,如果對球拍品質有要求的高階玩家,也是幾百塊錢就能搞定。

花幾十塊錢,就能參與一個有錢大佬都熱衷的網紅運動,還能成為社交話題,滿足低成本裝X需求,就問你香不香?

在國外,匹克球是打入當地社群的尚方寶劍,擁有一隻匹克球拍,就好比拿上了迅速打通本地資源人脈的利器。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在國内,匹克球也是社交貨币,有人在網上曬出匹克球,被人羨慕“果然還是公司洋氣”。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如此一來,就算平時完全不運動的人,也克制不住對匹克球的好奇。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從City Walk到匹克球,

殺手锏終于不再靠噱頭!

如今不會造概念,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紅。

起晚了吃的早飯叫做brunch、新型破冰儀式是mbti,沒有gap year,還可以有gap day......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網紅運動風向也是一變再變。

前幾年騎行熱,滿大街都是一堆人瘋狂騎行,小布自行車還沒買,又到了飛盤,然而飛盤還沒摸過,網紅又變成漿闆。

不知什麼時候,一說網紅運動就變了味,總要跟氪金、燒錢有關。仿佛不燒錢、不卷裝備,就拿不到入場券。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今年的City walk,雖然聽起來樸素,但被包裝成“中産”以後也變成消費主義,被人說不穿始祖鳥、Lululemon、薩洛蒙就不懂citywalk。

然而匹克球的出現,實打實地改變了這個風氣。

同樣是大佬站台的網紅運動,一是不用跟風卷裝備,二是還沒有各種刻意擺拍,綠色又健康。

畢竟,我們見證了太多精緻的網紅運動,火的有多快,涼的也有多快。

以飛盤為例,在過去兩三年時間裡,飛盤一度成為現象級的國民運動,而如今卻迅速降溫。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騎行的熱,曾經更是達到全民高潮,然而風口過去,幾萬塊的小布買完,很多都是放到家吃灰,連熱潮過去的City walk都被人嘲為智商稅。

其實,網紅運動本身并沒有錯,放大匹克球本身的解壓感和運動性,也會讓大衆喜聞樂見。

比如,中國網球協會正式開始推廣匹克球。深圳、廣州等地還成立匹克球協會,就标準球場的建設、競賽規則等細節出台相關政策,助推匹克球的發展。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最近北京、山東也搞起了匹克球城市探索,龐各莊鎮、山東東營市等喜提匹克球小鎮,串聯起區域核心文旅資源。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隻能慶幸,現在的匹克球還是單純停留在運動層面,沒落到中産的俗套上,跟消費主義挂鈎。

否則,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變了味的運動,也很難說。

有些網紅運動之是以容易短命,就是因為“精緻生活”的作秀成分太大了。

匹克球誕生幾十年了還沒倒下,足以可見,讓運動回歸運動本質,才是常紅的關鍵。

吸金7億!最“殺馬特”運動,憑什麼迷倒中國人?

畢竟,今年的運動人群肉眼可見的變多。

如今,大陸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5億人。7月以來,全國運動健身的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120%。

在室内憋瘋的年輕人都在走出去,這是好事。于個人,解壓又健康;于商家,是一個又一個新掘金風口,更是提升使用者體驗的好機會。

隻有提前做好準備,拿出誠意才是正解。

讓使用者玩得起、玩得爽,才是網紅運動最大的門檻。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