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化學再簽650億合同 貨币資金408億債務百億财務營運穩健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央企中國化學(601117.SH)又簽大單。

10月8日晚,一帶一路龍頭之一的中國化學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與俄羅斯波羅的海甲醇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天然氣制甲醇化工綜合體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84億歐元(折合人民币約650.5億元)。

前八個月,中國化學新簽合同額近2138億元。據此估算,前九個月,公司新簽合同額接近3000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逾650億元的合同,是中國化學曆史上簽署的第二個大單。四年前,公司曾簽署一個接近千億的大單,也為俄羅斯的項目。

中國化學主要從事化學工程承包,勘察、設計及服務,近年來,公司持續穩健發展。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持續雙增。

作為一家工程承包企業,中國化學的款項回收能力較強,進而使得公司财務狀況較穩健。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貨币資金約408億元,對應的債務約為100億元。

時隔四年再簽天價合同

中國化學再攬天價合同。

中國化學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與俄羅斯波羅的海甲醇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天然氣制甲醇化工綜合體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本次合同工期為48個月,合同總金額約650.50億元。

項目地為俄羅斯聯邦列甯格勒州聖彼得堡市烏斯特盧加,業務模式為FEED+EPC(前端工程設計+設計、采購、施工)合同模式,結算方式為,在各階段簽補充協定時進行約定。

高達650.50億元的合同,約占2022年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1.25%。中國化學認為,該合同的簽署,預計将對公司未來會計年度财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産生積極影響。

不過,中國化學同時提示風險稱,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相關政策法規、市場、匯率等方面的不确定風險,有可能會影響合同正常履行。公司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罕見的650.50億元合同,讓市場震驚,其實,這并不是中國化學有史以來簽署的單筆最大規模合同。四年前的2019年10月,中國化學曾公告,同樣是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與波羅的海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項目FEED+EPC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約為不超過120億歐元(折合人民币約943億元)。

2020年10月,公司公告,2019年10月31日項目第一階段工作補充協定正式簽署,合同金額1.125億歐元,2019年12月公司收到第一階段預付款2812.5萬歐元。2020年7月22日,項目第二階段工作補充協定正式簽署,合同金額56億歐元,2020年10月公司收到第二階段預付款7.6億歐元。

從公告披露的資訊看,上述接近千億的合同履行順利。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中國化學簽署的合同不少。

今年9月15日晚間,中國化學披露,前八個月,公司簽署的合同數量為3402份,合同金額2138.30億元。其中,建築工程承包合同數量為1891份,合同金額為2026.45億元。

如果按地區分布來劃分,境内合同金額為1952.26億元,境外合同金額為186.04億元。

由于中國化學尚未披露9月份的經營情況簡報,從簽署650.50億元合同的公告來看,考慮到“雙節”長假因素,這份合同可能是在9月份簽署的。那麼,今年前九個月,公司簽署的合同金額接近3000億元。

2022年,中國化學的營業收入為1584.37億元,新簽的近3000億元合同金額,接近2022年營業收入的兩倍。

營收五年增長千億

攬單能力較強的中國化學經營業績表現為整體上穩定快速增長。

2017年,中國化學實作的營業收入為585.71億元,2019年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41.29億元,2022年增長至1584.37億元,2022年的營業收入較2017年增長998.66億元,接近千億。

與之對應的淨利潤,2017年為15.57億元,2018年至2022年分别為19.32億元、30.61億元、36.59億元、46.33億元、54.15億元,同比增長24.05%、58.48%、19.51%、26.64%、16.87%。2022年的淨利潤較2017年增長247.78%。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作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别為913.50億元、29.46億元,同比增長21.54%、11.23%,營收淨利均創曆史同期新高。

中國化學為何能實作連續五年營收淨利雙增,其有什麼樣的競争力?在今年半年報中,公司稱,其是一家集研發、投資、勘察、設計、采購、建造和營運一體化的知識密集型工程建設企業,是目前行業内資質最齊全、功能最完備、業務鍊最完整、知識技術相對密集的工程公司,業務領域主要包括建築工程(化學工程、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實業和現代服務業業務,工程業績遍布全國所有省份和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采用全球最先進的傳遞技術和工具,為業主提供安全、專業、智能、先進的工程服務,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生産裝置和設施。

建築工程業務是中國化學的核心業務,涵蓋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電力、環保、基礎設施、醫藥等領域。與此同時,公司探索“技術+産業”的一體化開發模式,以技術研發為“核心”,聚焦于高性能纖維、特種合成橡膠、工程塑膠等化工新材料和特種化學品研發,主攻己内酰胺、己二腈、氣凝膠、環保可降解塑膠等“卡脖子”技術,拓展新材料行業高附加值産品領域。

今年上半年,公司化工新材料生産、智能裝備制造、電站營運、污水處理等在運實業項目實作“安穩長滿優”運作。

工程承包企業往往存在回款問題,中國化學回款能力較強。2021年底、2022年底,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别為316.88億元、334.18億元,2022年較2021年增長5.46%,明顯低于當期營業收入增速。今年6月末,其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361.38億元,同比增長6.92%,也大幅低于當期營業收入增速。

中國化學的财務狀況較好。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賬面貨币資金為408.05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100.58億元,其中,短期債務僅為10.18億元。上半年,公司财務費用為-1.85億元。

本文源自長江商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