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保中和馮白駒,功績都非常突出,1955年大授銜為何沒獲得軍銜?

作者:燭下青史

1955年5月27日新中國首次舉行授銜授勳儀式,這場人民期盼已久的授銜儀式,莊嚴肅穆且聲勢浩大,衆多為新中國開國做出貢獻的上司先輩受到褒獎。

這場評銜工作共評元帥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及少将975名,授銜數量龐大,但仍有不少做出艱苦卓絕成就的幹部未能參加此次評選活動,其中就包括周保中和馮白駒兩位将領。

周保中和馮白駒,功績都非常突出,1955年大授銜為何沒獲得軍銜?

這兩位“人民心中公認的好将領”,無論是貢獻還是成就上,都應授予上将軍銜,而最終兩人都卻未獲得軍銜,一度成為此次全軍授銜的争議問題。

“南北二将”的傳奇經曆

全民抗戰時期,坊間一直流傳着“周保中守北,馮白駒護南”的故事,足見二人的勞苦功高及社會地位。長期抗戰的磨難經曆,讓周保中和馮白駒各自鬥出一片天地。

周保中先後服役于滇軍和國民軍,參加過大大小小數次戰役,尤以建立東北抗日聯軍最為顯赫。1932年日本侵入東北三省的第二年,周保中聽從中央部署,帶領抗聯戰士們屢獲戰功。

周保中和馮白駒,功績都非常突出,1955年大授銜為何沒獲得軍銜?

當時的周保中官職極高,擔任抗日聯軍副總司令多年。在面對和大部隊失聯,後勤補給幾乎為零的狀态下,仍能堅持抗日。多年戎馬生涯,周保中帶領的隊伍傷亡慘重,但也是東北抗聯中幸存下來的一支鋼鐵隊伍。

馮白駒的軍旅生活也有着同樣的傳奇色彩,同樣遊擊隊出身的他一直輾轉作戰于海南,面對資源匮乏的大環境,他也能一步步壯大隊伍。

周保中和馮白駒,功績都非常突出,1955年大授銜為何沒獲得軍銜?

馮白駒上司的瓊崖縱隊曾是日本侵略者心中的一根刺,在雙重的炮火攻擊下,這支隊伍卻愈發壯大,至1950年該隊伍已有上萬戰士,奮戰于孤島二十餘年。最為出色的戰績是聯合韓先率的隊伍,一舉擊潰薛嶽集團。

暮年英雄,遺憾退場

論功勳和成績,馮白駒和周保中毫無遜色之處可言,為何開國封勳大典二人沒有應得的軍銜?其實這與二人晚年的經曆密切相關。

周保中和馮白駒,功績都非常突出,1955年大授銜為何沒獲得軍銜?

都說英雄怕暮年,再骁勇善戰的将軍都有遲暮之年。周保中的隊伍最後隻剩幾百人,獨立作戰時間過久,他的部隊一直未能成為東北抗聯的主力。雖然周保中身居高職,卻不是上司力量的核心圈,後因疾病退居昆明養病,參與到了雲南的發展建設之中,後因身體欠佳,未能出席授銜大典。

相比周保中的經曆,馮白駒未能出席的原因更加令人唏噓。作為海南抗聯軍隊的主力,馮白駒一直深受海南人民愛戴,頗具盛名。

周保中和馮白駒,功績都非常突出,1955年大授銜為何沒獲得軍銜?

在土改運動中,馮白駒因為反“地方主義”,受到批判,加速了他離開軍隊的時間。

“地方主義”問題使他錯失授勳的機會。

種種原因造成周保中和馮白駒兩位将領的遺憾,但曆史和人民會永遠銘記二人為新中國做出的貢獻。

參考資料:

《馮白駒:擎起瓊崖抗戰旗幟》河南日報

《新中國檔案: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新華社

《周保中:東北抗日聯軍建立人和傑出上司人》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