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作者:觀察宇宙

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個道理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地球僅接受了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就得以繁衍萬物。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更準确的說,太陽依靠内部氫元素核聚變的能力,已經釋放了50億年的光和熱,而且還将再釋放50億年,太陽一秒鐘釋放的能量如果被收集起來的話,足夠現階段的人類文明使用上百萬年,是以天文學家自從明白了太陽能量的豐度,就一直在想辦法怎麼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太陽的能量。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目前比較務實一點的是在戈壁荒漠等日照充足的地方,建立大型太陽能發電陣列,未來可能會把太陽能電池闆部署在地球軌道上,或者更遠一點部署在月球上,用太空無大氣幹擾的環境最大程度利用太陽能,然而這些都不是太陽能源的終極開發方式。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恒星能量的終極利用方式隻有一種,那就是把恒星完全包裹,把它的光和熱全部轉化成能量來做功,通俗來說就是制造一個罩子把太陽包起來。

這種裝置被稱為戴森球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由實體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的這種裝置,理論上來說是宇宙中所有具備科技實力的外星文明都應該會制造的,因為對于任何一個文明來說,恒星的能源都是無可比拟的巨大能源,和它相比不論是石油還是核能都不值一提,是以天文學家認為尋找宇宙中亮度異常的恒星,也是尋找外星文明的一種辦法,因為它意味着恒星正被改造成戴森球。

目前的塔比星就是一顆候選的戴森球恒星,它的亮度經常突然升高或者降低,而它本身又是一顆處于主序星階段的恒星,是以理論上來說是不會發生自然光變的。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然而戴森球最大的問題是,建造它所需要的材料在本恒星系内是遠遠找不到的,因為相較于恒星來說,不論是地球還是木星,品質和體積都太小了,在太陽占太陽系總品質99.86%的情況下,剩下的所有行星就算被碾碎了全部變成建築材料,也不足以形成一個包裹太陽的大球,甚至連環繞太陽都做不到。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是以在天文學家的設想裡,人類文明未來可能不會建造戴森球,而是會先在太陽附近部署若幹塊大型太陽能電池闆,而建造它們所需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從水星上,甚至幹脆拆解水星,讓這顆距離太陽最近的岩石金屬星球變成人類文明的太陽能基地,然後再用無線傳輸的方式把太陽系轉化為電能傳回地球。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不過也正因為戴森球的建造難度很大,是以在宇宙文明等級裡,能夠建造戴森球的文明才被認為是二級文明,即恒星文明,而人類文明目前連完全開發地球上的資源都做不到,是以隻能變成0.73級文明,需要三五百年後才能成為一級文明。

總體來看

太陽的終極利用方式:包裹恒星的戴森球,有可能實作嗎?

如果未來人類文明真能克服困難,成功在太陽系内建造戴森球的話,那麼這将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到時候整個太陽系都将成為人類文明的後花園,在恒星能源的推動下,人類文明才能真正在銀河系内開始擴張,向三級文明前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