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期國内旅遊收入達7534.3億元!“最火”黃金周有何新特點

作者:齊魯壹點

10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經測算,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全國國内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作國内旅遊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全國假日市場平穩有序,文化和旅遊産品供給豐富,文化和旅遊行業複蘇勢頭強勁。

假期國内旅遊收入達7534.3億元!“最火”黃金周有何新特點

今年的雙節假期被稱作“最火”黃金周,市場特點何在?有哪些新趨勢值得關注?記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分析。

假期國内旅遊收入達7534.3億元!“最火”黃金周有何新特點

出境遊回歸

相比過去三年,今年國慶黃金周最大的特點在于出境遊的回歸。

恰逢出境團隊遊重新開機後的首個國慶黃金周,随着前後三批出境團隊遊國家名單的公布,加上簽證政策調整、國際航線增多等利好,出境遊市場逐漸回歸。

廣之旅方面資料顯示,歐洲、澳新、東南亞、中東非洲等闆塊表現較好,7-15天的中長線遊團隊占到總出團量的6成以上,适合家庭出遊的親子産品、針對中青年不帶娃的同齡旅行産品、針對小團體出遊的“軟性定制”一家一團産品以及高端私享、郵輪等個性化線路收獲各自擁趸,不同客群的差異化出境遊需求均得到了滿足,作為出遊主力,家庭遊客整體更偏好高品質深度體驗。

OTA平台則對出境自由行市場感覺敏銳。“今年有一個很大的機遇,我正在經營的自由行這個品類的規模在擴大。這點在今年非常明顯,出境遊的方式更聚焦,跟團遊少了,自由行越來越多。” 紐西蘭anran旅行社總經理李濤表示,其在飛豬店鋪的生意“火爆”。單就紐西蘭冰川徒步一個項目,活動公司加了5次庫存,仍然早早就被預訂一空,9成訂單來自中國遊客。

有别于報團出遊、所有行程都聽旅遊團安排的玩法,消費者對行程自由度和個性化程度的要求快速上升。資料顯示,出境旅行的遊客更加樂于自己做好攻略、再單獨預訂幾項富有當地特色的玩樂服務,如出海浮潛、直升機觀光等。

在飛豬平台上,今年“十一”期間,境外當地玩樂服務的履約規模同比去年增長近9倍,其中,馬爾代夫、盧森堡、法屬波利尼西亞、阿根廷、埃及、肯亞等目的地履約規模在2019年的基礎上,均呈現出數倍的增長。經營境外當地玩樂服務的商家動銷率也超越了2019年同期。

途牛表示,阿聯酋、塞爾維亞、土耳其、伊朗、斯裡蘭卡、肯亞等共建“一帶一路”的目的地成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出境遊市場“黑馬”,該平台相關目的地的跟團遊訂單增長顯著。

攜程資料顯示,十一期間,出境遊訂單同比增長超8倍。從機票預訂資料來看,90後群體仍是出境旅客中的“主力軍”,占比近三成;00後增速最快,占比已和80後相當,達到22%。“十一”期間,熱門機票目的地仍集中在港澳地區及亞洲國家,相較“五一”期間,跨洲長線國家如瑞士、西班牙、土耳其、俄羅斯、英國、法國等旅客增長速度最快。

假期國内旅遊收入達7534.3億元!“最火”黃金周有何新特點

國内“3C”遊新供給出圈

今年“十一”,以都市遊(Citywalk)、鄉村遊(Countryside tourism)、文旅融合(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為代表的“3C”旅遊,成為遊客發現美好中國的三個側面。

Citywalk融合城市内街景建築、自然景觀、餐飲娛樂、購物中心等等,展現現代都市的肌理與魅力。攜程資料顯示,“十一”期間,Citywalk搜尋量同比增長7倍多。天津海河沿線、沈陽歐洲風情街、上海徐彙濱江大道、北京胡同賞秋、廣州老西關等成為熱門之選。

Countryside tourism依賴于美麗鄉村和綠水青山建設成果,越來越多人走進鄉村中國。攜程資料顯示,經曆暑期連續8周增長後,鄉村旅遊“十一”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全國鄉村遊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對比2019年同期也增長4倍多。值得一提的是,鄉村旅遊人群中,90後占比達到了30%,成為增長最快的消費人群。北京、杭州、廣州、上海、蘇州、黃山等周邊地區的鄉村成為較熱門的鄉村遊目的地。

Culture and Tourism的旅遊行業大趨勢在今年“十一”黃金周尤為明顯。旅遊+音樂、+文化、+美食、+實景演出等多重文旅“套餐”成為各地标配,帶動旅遊慢下來、靜下來。攜程資料顯示,國慶黃金周期間,音樂節、演出等關鍵詞搜尋量同比分别增長4倍多、3倍多;熱門演出有黃帝千古情、杭州宋城、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隻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長恨歌》等。

杭州亞運會在今年“十一”備受關注。承辦本屆亞運會的杭州、甯波、金華、湖州、溫州、紹興這六個城市,也因為這場體育盛事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飛豬平台上,“亞運六城”今年十一期間酒店及民宿的預訂間夜量較2019年增長超60%。

另外,在亞運風潮的帶動下,不少人選擇在這個涼爽的初秋安排一場運動主題遊。飛豬資料顯示,近一個月,平台上多個體育項目玩法的熱度明顯提升。其中,“滑雪”關鍵詞的搜尋熱度同比去年增長近6成,“登山”關鍵詞的搜尋熱度同比去年增長超1倍,“帆船”關鍵詞的搜尋熱度同比去年增長超1.2倍。

碎片化品質化下沉化提速

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市場的碎片化、下沉化、品質化進一步提速。

所謂碎片化,從使用者需求看,注重社交、分享與個性化表達的Z世代,逐漸成為旅遊新生力量,帶動露營、旅拍、趕海、音樂節以及各類主題遊等多種新興旅遊産品崛起,促進旅遊供給更多元。攜程資料顯示,“十一”假期旅拍訂單同比增長1倍多,搜尋熱度同比增長2倍多。

假期國内旅遊收入達7534.3億元!“最火”黃金周有何新特點

從使用者出遊方式看,自由行、私家團、租車自駕遊等方式更受歡迎。攜程資料顯示,今年十一期間,自由行、私家團訂單均同比增長2倍多,租車自駕訂單同比增長1倍多。

下沉化則是在熱門目的地之外,越來越多“小地方”、“小衆目的地”開始走紅。其背後是人們對避開“人從衆”的渴望,以及旅遊産品差異化、精細化,觸發遊客出遊的動機越來越小、越來越多元化。攜程熱點榜顯示,内蒙古興安盟、福建三明、山西晉城、安徽宣城、江西贛州、福建甯德、四川綿陽、福建泉州等等,是值得一去的人少景美的“反向遊”目的地。

品質化是指遊客更加注重出行體驗和感受,旅行途中的餐飲、住宿、衛生安全等都是影響使用者體驗和評價的關鍵因素。旅遊消費正從“成本效益”向“心價比”轉變,願意為更好地心情花費更多錢。攜程資料顯示,“十一”期間,跟團遊人均消費同比去年增長8成。

“十一”黃金周作為下半年最後一個公共長假期,是進一步推動旅遊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旅遊産業鍊路長、涉及環節多,對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拉動作用明顯,是促進消費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政策的利好也為旅遊行業發展注入強心針。“十一”假期期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提出加大優質旅遊産品和服務供給、加強入境旅遊工作等5個方面30條工作措施。緊接着,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實施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包括上海外國旅遊團郵輪入境15天免簽、海南59國入境旅遊30天免簽等利好政策。

業界人士表示,利好政策将進一步加快國内旅遊行業高品質發展,尤其出入境遊、出境遊業務的發展。在國内旅遊加快複蘇,基本恢複至2019年同期水準之後,随着國際航班恢複和簽證政策優化,中國遊客消費熱情将向出境遊延伸,中國也将吸引越來越多國際遊客來華。

來源:南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