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這個國慶檔,肉叔隻看了一部電影:

張藝謀。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選這部的原因也很簡單,一是陣容實在夠強,二是上映足夠曲折,且作為國慶檔票房最高的影片,不得不看。

但。

沒想到,這也是這個國慶檔開分最低(後有攀升)的影片。

張藝謀不行了?

看完片後,肉叔一度陷入一種掙紮困惑的狀态裡,總覺得,這部很難說,但不得不說的作品。

于是這一次,我們決定不按正常方式來聊。

隻談它的核心。

在此,真誠建議各位家人,先收藏本文不看,親自去影院看過之後再新品。

因為下面的内容就是要猛發車、開快車,盤一盤故事裡那些令人咂摸之後不寒而栗的細節。

01

最“大”删減

關于影片的删減已經有很多人說過。

有很多細節。

比如一些人物關系,一些暴力尺度等等等等。

但肉叔覺得。

其中最傷筋動骨的删減,來自副市長鄭剛。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以至于如果你沒提前做功課,直接去電影院看成片,可能會被好幾處情節整懵了。

比如:

為什麼鄭副市長會有手段抓住建築商的軟肋,知道他有一個患有罕見精神病的私生子,也知道他與金五集團複雜的股權關系,這些個人隐私即便是一個大官也不可能如透視眼一樣了解得清清楚楚?

為什麼鄭剛在神秘的晚上七點鐘之後,看到黑社會大佬黎志田(于和偉 飾)在監控裡像素模糊的回首就大驚失色,說調動公安、特警就調動,一句話的事兒?

為什麼他會擁有私人槍支,可以指着黎志田叫嚣着索命?

為什麼他跟養子蘇見明聊到他的父母可能是毒販夫妻……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似乎這個副市長對于暴力和黑暗地帶了如指掌。

唯一的解釋隻能是:

鄭副市長其實兼任警察局局長,犯法與執法集于一身,是以才可能遊刃有餘。

如果你看過一些電影的物料可能會更清楚。

電影紀錄片裡,清楚地拍攝了鄭剛身穿警服主持警察會議的場景;劉波(許亞軍)也在訪談裡直言。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而在鄭剛與黎志田争吵的一幕中,不但黎志田稱呼鄭剛為“鄭局”,連鄭剛的台詞都是:你在人民公安面前,什麼也不是。

在這樣的前提下,你再看他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就了然于心了。

比如注重身材管理和體能,堅持夜跑。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比如敏感多疑,被曉薇送透明矽膠手機殼之後,趕緊扔進江裡。

還有脾氣不算好,說掀火鍋桌子就掀了。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實際上原版張國立說的就是重慶話(電影裡改為金江市),還飙過道地粗口,與跟暴力打交道的警察局身份非常比對。

而這。

其實了解電影最核心的資訊。

可惜,現在的版本裡,把這個資訊消除了。

02

隐藏人物

很少有人意識到,《堅如磐石》裡其實有不少隐藏人物,而正是這些隐藏人物,才推動了這個故事向前發展。

還記得鄭剛逼迫黎志田和商人簽約嗎?

相當于直接送别人48個億。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車内斡旋時,很多人以為鄭剛就是貪,但注意此時鄭剛的表情,在面朝黎志田時一臉嚴肅,而面對那個商人,則是一臉谄媚。

結合起他說需要這筆錢的理由,“上面開始查我了”,“度過這個坎”,你就會明白,這筆錢,給的,就是那個“上面”的人。

為的,就是讓更高一級的人,高擡貴手。

但鄭剛不是副市長嗎?

就像正片中被删去的一句話,在這個城市裡明的地方姓鄭,而暗的地方姓黎。

兩人不是隻手遮天嗎?

更何況,陳沖飾演的副市長妻子,何秀麗,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黎志田甚至提到“如果不是老爺子的資源”,老鄭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說明鄭剛的嶽父也是權力更高一級的人物,甚至于,老爺子才是黎鄭聯盟背後的撮合者和默許者。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這隻能說明,那個調查鄭剛的“上面”,來自于“官外還有官”的另一個層級,并非地方官。

是以一切其實就很清晰了。

正是因為“上面的人”開始調查鄭剛,連“老爺子”都沒辦法,是以鄭剛為了儲存自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

1,把黎志田當作棄子,讓他背鍋。

2,和往常一樣,用驚人的報酬行賄。

但後者顯然不保險,不然也不會有删減片段中,鄭剛想求見某人,卻被告知“今日不見客”的閉門羹。

是以,他隻能想盡一切辦法,把黎志田趕出去。

于是設計陷害。

于是一次次試圖謀殺。

結果呢?

一具屍體被“意外”發現,兩人同時伏法。

但,這真的隻是意外嗎?

就像《暗花》裡的洪先生一樣,其實整部電影,鄭剛與黎志田的行為,其實都籠罩在這位“上面”的人的陰影中。

他們自己,不過是棋子而已。

03

戒指

短視訊平台流傳一條物料。

有記者請鄭副市長一家三口合影,結果三人尴尬癌幾乎原地爆炸。

特别是副市長伉俪貌合神離,何秀麗戴着婚戒,卻緊張多疑地用手摩挲着,而鄭剛則沒有戴上戒指。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看過電影就知道,鄭剛其實是蘇見明的生父,而蘇的生母就是牆裡的棄屍,是個大美人,歌舞劇演員朱麗。

她為鄭剛生下兒子,起名“見明”就是厭倦了男朋友與黎志剛的肮髒勾當,錢權交易,希望有一天能夠因為孩子的出生堂堂正正做人。

沒想到,她被鄭剛在黎名下酒店的總統套房裡殺害。

這個設定引發觀衆的兩處不滿。

1,巧合過多,朱麗被殺害後,恰巧被馬仔糊弄事,屍體胡亂塞進工地牆體裡,時隔多年,又恰巧被發現,甚至于她留存證據的手機,也恰巧儲存完好,被找到。

2,情節太跳,朱麗的外甥女楊曉薇,是鄭剛私會的對象,但影片并沒有說清楚二人的關系,而楊曉薇面對1000萬的誘惑後,後續的情節全部消失,這裡存在明顯的删減。

老實說,前者确實是劇本的問題。

而後者。

其實也是有迹可循的。

一個細節。

鄭在曉薇家中吃飯,但你看此時她穿的是什麼?

睡衣。

她不但為他添飯,還送手機殼,問這個老漢能否保護自己一輩子。

是以很明顯,二者是情人的關系。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而曉薇的結局呢?

影片結尾的字幕說,她被解救了出來?

不不不。

有一段情節是黎志田給鄭剛打電話,大緻是問,曉薇要不要留?

鄭剛說,留。

在之前的情節中,鄭剛的老婆何秀麗其實已經讓黎志田除掉曉薇了,于是黎志田反問:你們倆,我到底聽誰的?

何秀麗接過電話:聽我的。

然後呢?

然後鄭剛打了老婆一巴掌,卻對這個“指令”沒有絲毫的反駁。

很顯然,黎志田執行的是後者的指令。

更何況。

同樣是結尾字幕,何秀麗所犯的罪行裡有這麼一條:故意殺人罪。

殺的是誰?

怕是隻能曉薇了。

04

心腹

影片的結尾,蘇見明找到了手機,卻沒有回警局,而是跑到前女友的住處,為什麼?

電影裡的解釋是,離得比較近。

真是如此嗎?

就算這個回答是合理的,但在遇到大批人追殺的情況下,不應該立刻調動警察資源嗎?

其實。

這個原因,在片中也有暗示。

那就是,隊伍中很可能也不安全。

一個例子。

何政軍扮演的警察局上司一直阻擾蘇見明擔任公共汽車爆炸案調查組的組長,不是因為對方年輕沒經驗,也不是因為他是鄭副市長的養子。

更隐秘的原因,是他極有可能是知道鄭副市長秘密的“心腹”。

有一個細節。

電影開頭公共汽車爆炸案現場,他是唯一尾随鄭剛接近亡命徒的人,起到的,就是副手、影子的作用。

恐怕。

也隻有察覺到“隊伍裡有壞人”,才能讓一切順理成章。

05

鏡頭設計

廢棄工地的倉庫裡,一個穿着防護服的人用扳手瘋狂地敲擊地上被封嘴、綁架的男子,聽得到頭骨碎裂的聲音。

血濺滿面罩。

兇手惡心反胃,嘔吐物差點落面罩裡……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是的,這是影片最暴力的一幕,而那個被扳手敲碎頭骨的可憐人叫David(孫藝洲 飾),行兇人就是他的嶽父黎志田。

原因,他出賣了老丈人,把背鍋制造公共汽車爆炸案的建築商資訊交給了蘇見明,以求金五集團大船沉沒時還能有個全身而退的機會。

更要命的,他被黎志田相信,是這個衰仔把自己随機挑選入睡的房間号洩露給假扮送麻辣燙外賣的殺手,差一點就老命休矣,是以這個女婿必須死。

但真的是這個女婿的作為嗎?

有一場戲其實暗示了David涉黑不深,初衷隻是想娶到黎家千金過過富豪生活:

他與黎志田、幾個高層心腹共同上酒店扶梯,其他人都是黑西服,隻有他是灰色的,表示搖擺不定、含混的狀态。

是以啊,他隻不過是個背鍋俠罷了。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那麼究竟是誰出賣了房間号資訊?

影片沒說。

但鑒于影片中的呈現,隻有David和劉鋒(李乃文 飾)能拿到那些房卡。而最後黎志田被敲擊時,一向形影不離的劉鋒又沒有在場,神奇消失。

是以可以認定,這又是一個身份隐秘的人物。

06

錢外有錢

“官上還有官”大家都能了解,但另一句“錢外有錢”呢?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隻說那次交易?

其實,有一個細節可以明白黎志田到底說的是什麼。

黎志田有意借David洗白。

David是學金融的海歸,很懂股權這一套玩法,黎最初的想法是扶他接班接任董事長一職,然後把黑錢洗白。

他借吐槽集團宣傳片太土,都什麼年代了,引出有意扶David的想法。

殊不知為自己,也為David招來殺身之禍。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因為鄭剛不允許、鄭剛埋在金五集團裡的内線也不允許,這筆錢就這麼洗白了,沒了,他們貪婪得要繼續“錢外有錢”(電影海報slogan)。

這裡的外,很可能指的是“境外”,把黑錢轉到境外作為自己潛逃之後的私産。

當然。

和“官上還有官”一樣,這句“錢外有錢”影片也沒有繼續拍下去,但你猜,為什麼影片海報會以此做slogan?

07

火鍋

第一次,蘇見明不顧鄭剛阻擾單刀赴會,出現在黎志田的“鴻門宴”,親眼見到對方逼一區長的手探火鍋,非常憤怒,覺得黎在威脅自己以及養父鄭剛,就把火鍋給掀了。

而鄭剛掀掉火鍋,反過來也是因為黎安排“鴻門宴”,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想保護蘇見明不要蹚髒水。

黎道破天機,你們父子倆怎麼都喜歡掀桌子,因為他知道是“真父子”,爆脾氣是基因裡帶來的。

說到火鍋,張藝謀為電影創造了火鍋式的影像風格,很重慶又很不重慶。

這也是影片争議巨大的地方。

每一幅畫面至少有三種顔色,就像熱辣鮮活的鍋子,食材豐富,就像人的欲望,人的心思,變幻莫測。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說很不重慶,是因為在山城取景的華語佳作真的很多,比如《少年的你》。但兩者截然不同,老謀子鏡頭裡的重慶,有人說是賽博朋克風,很魔幻,似真似假。

但肉叔更覺得,這大概就是煉獄的畫風,哪怕是黎志田遠眺江面的高樓大廈,金色的陽光鋪在衣冠禽獸身上,也傳遞了瘆人的死神氣質,他們手中都有血淋淋的罪惡。

煉獄也像火鍋,生人入湯,痛不欲生。

08

燈下黑

黎志田安排“鴻門宴”時,江面上正徐徐駛過一艘艘流光溢彩的觀光遊輪,船上的人盡享娛樂,絲毫不知道身旁的一艘船上正在發生如此變态的暴力事件。

這是開頭。

而在結尾有了呼應,一群黑社會狂徒正在圍堵蘇見明和他的隊友,暴力更新,正義方性命攸關,而同樣近處的車水馬龍也毫無感覺。

這就是典型的“燈下黑”。

摧毀良知的黑暗勢力很可能就在船與船擦肩而過的近身距離内。

關于“船”,是鄭剛和黎志田喜歡引用的比喻,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卻為了錢發生内讧;黎說自己是小船,鄭剛是大船。他答應親自出手處理好朱麗遺物,是希望大船安然無虞,風平浪靜之後,能夠放他這艘小船重新下水出港。

黎愛用船這個比喻,是因為自己的出身。

他家裡很窮,那個當私家料理的廚子是他堂哥,家裡很富,有一艘船,并且堂哥經常用肉塊誘惑自己,羞辱自己是“狗雜種”,從此心理扭曲,發誓不擇手段成為人上人。

但成為人上人之後呢?

影片裡的犧牲者,大多數是底層。

比如那個拿了300萬,認罪殺死David的小混混。

比如那個推着證人,從醫院跳下的農民工。

以及影片結尾,在船上被一槍槍打死,也要一步步前進的幫派成員。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高層們在運籌帷幄。

但他們。

卻為了生活,沒的選。

09

“不該打開的東西”

周冬雨飾演的女警察惠琳有句台詞:有些盒子是不能打開的,打開就再也關不上(類似)。

這不就是“潘多拉的盒子”,關着潑天的欲望,也有驚世駭俗的真相。

在片中,這樣能量的東西至少有三個,一旦打開就會攪動黑白兩界,引起激烈的連鎖反應。

層層遞進,就像俄羅斯套娃。

第一個:後廚塞煙頭的牆上小洞,牆裂開裡,裡面是朱麗的骸骨。

第二個是朱麗留下的紅色摩托羅拉手機,裡面是鄭剛黎志田的犯罪證據。

第三個就是黎志田當年當擔擔軍時在江邊扛貨的竹筒,裡面裝着很多U盤,有鄭剛殺朱麗的偷拍視訊,還有比鄭剛更大的官更黑的材料。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那個當年羞辱黎志田的堂哥廚子,在黎的講述中是被割了半拉舌頭,再也罵不出“狗雜種”,在正片中他露出完整的舌頭,肉叔懷疑這是修飾過的,應該就是半拉舌頭。

否則就不能解釋他為何在結尾成為憤怒的無名之輩,用裝着U盤的竹筒猛擊堂弟黎志田。

在這裡,肉叔也聽說過,原來的設定是:黎就是被這根竹筒,被自己的堂哥敲碎打死了,就像他這樣對待David。

但正片中。堂哥下手時特警沖出來,黎志田有感于唯一僅存,對女兒以及剛出生外孫女的眷顧而選擇打開最大的“潘多拉盒子”——裝着很多U盤的竹筒。

原版更黑暗更震撼!老謀子這部“原味”反腐大片,差點被封殺!

盤完這九大細節,肉叔最後想說。它們中有不少都是沒有正式亮相于院線,因為缺席而導緻有些觀衆對電影某些情節的轉換覺得生硬、突兀,會覺得角色行為斷裂。

如果補上這些可能被删減的内容,才可能有一個相對完整、飽滿的認知。

評價一部電影到底應該是成片,還是靠想象補足的完整版或未删減版,很難有确定答案。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同在重慶拍攝的《少年的你》、曾經的《白鹿原》、《黑社會》等等。

回到大家能看到的《堅如磐石》公映版本,肉叔覺得張藝謀的努力顯而易見。

保留的部分已經是遠超類型标準,暴力場景的出現不是為了制造驚吓噱頭,而是要讓這些原本就取材于掃黑真實案例的素材走出“燈下黑”,從火鍋裡被翻出來,被曝光。

或許它們隻能借由戲劇化的路徑才能現形。

但是在這個流行甜糯、軟萌情緒、多巴胺濾鏡的年代裡,我們也對黑暗有警醒,有足夠的定力不被吞噬,成為潘多拉盒子裡永不見光的素材。

就像電影的原片名,“過河之卒”。

原本有一種悲壯感,是“隻能進不能退”的命運捉弄。

但現在呢。

命運這盤大棋一直在下。

而我們,卻也隻能視而不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