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作者:苗建輿情

前言:

闊别三年,工博會強勢回歸線下,展覽規模、能級和新展品均創曆屆之最。本屆工博會不僅搭建了先進技術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折射出工業發展的強勁态勢及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苗建資訊通過運用先進的大資料技術、嚴謹的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對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媒體傳播情況進行了深度分析,幫助參與各方洞察媒體眼中的工博會。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文章導覽

01. 工博會近十年展會規模:創曆史之最

02. 第23屆工博會媒體傳播情況概述

03. TOP50展商榜:西門子第一,工業自動化展、機器人展企業包攬榜單頭部席位

04. 五大熱門分展榜:數字化、自動化、智能等核心詞高頻露出

05. TOP10高管:加大在華投資,推動産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01

工博會近十年展會規模:創曆史之最

本屆工博會以“碳循新工業 數聚新經濟”為主題,近千項新技術新産品首展首發,是曆年來最集中的一屆。

本屆工博會設立九大專業展區,2800餘家展商參展,較上屆增長25.1%,展會面積30萬平方米,較上屆增長22.4%。吸引境内外專業觀衆20.5萬人次,較上屆增長6.8%。無論是參展商數量、展會面積,還是專業觀衆,本屆工博會規模較上屆明顯擴大,顯示出強勁的複蘇态勢。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02

本屆工博會媒體傳播情況概覽

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得到了境内外各新聞媒體以及專業領域媒體的廣泛關注。媒體主要圍繞中國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科技創新專區等中國工博會亮點展區進行了深度和詳細報道。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本屆工博會上,機器人展是最受媒體關注的分展會。整個機器人展規模達到56000平方米,彙聚國内外超350個機器人品牌。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以下為本屆展會媒體傳播資料概覽:

媒體傳播總量:9.7萬+

參展展商媒體曝光比:67%

官方媒體傳播音量占比:41.2%

全網互動量:11萬+

短視訊平台播放量:586萬+

全網閱讀量:1億+

最受關注的分展會:機器人展

媒體熱議度最高的企業品牌:西門子

最受媒體關注的熱點概念:機器人/數字化/自動化

曝光率最高的機構/院校:複旦大學

03

TOP50展商榜:西門子第一,工業自動化展、機器人展企業包攬榜單頭部席位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 西門子是本屆工博會傳播音量、熱度指數最高的展商品牌;
  • 工業自動化展參展商包攬榜單TOP3(西門子、ABB、台達);
  • TOP50榜單中,機器人展上榜企業共13家,工業自動化展、科技創新展各上榜11家,共占據榜單66%。新一代資訊技術與應用展8家,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4家,新材料産業展3家;
  • 榜單TOP50品牌中,中國展商數量超過37家,比上屆增加3家;德國、日本各5家,美國上榜1家;
  • 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ABB、庫卡、發那科和安川電機悉數上榜,國内機器人整機領軍企業節卡機器人、新時達、埃斯頓、新松機器人等企業也進入榜單。

04

五大熱門分展榜:數字化、自動化、智能等核心詞高頻露出

本屆工博會傳播中,各分展展商傳播熱度如何?

傳播核心都是哪些方向呢?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協作機器人成為衆多展商布局的新賽道,國産機器人強勢突圍

本屆工博會,機器人展區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是全球範圍内規模最大、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參與數最多的機器人全産業鍊平台。

本屆機器人展出現了協作機器人向重載和複雜環境應用延伸的趨勢,同時重型工業機器人的性能也在持續提升,以滿足工業制造的需求。軟體和視覺技術的運用使機器人朝着更智能的方向發展,人機互動的友好性、安全性和智能性也受到更多關注。可以看到,機器人技術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工業制造領域,正深入各行各業,釋放出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 ABB帶來兩項全球首發的新品,分别是自動路徑規劃軟體及教育機器人。該款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的教育教育訓練。此外,ABB新品協作機器人、大型機器也首次亮相工博會。
  • 庫卡攜多款新品機器人和行業應用單元亮相現場,并将舉辦新品釋出會和智能物流領航者論壇。此外,還展示了多種智能應用場景,如檢測标定教育訓練站、分揀取放料系統工作站等。
  • 發那科攜多款首發新品、20餘套行業尖端自動化解決方案與最新技術亮相本屆工博會,其中,“工業”協作機器人拆碼垛系統大受關注。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數字化與綠色可持續發展并重

本屆工博會工業自動化展數字化與綠色可持續發展并重,企業正在通過數字化技術助力實作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更新,以适應雙碳目标和建設未來工業的需要。

  • 西門子展示了面向未來的增強自動化産品組合Industrial Operations X、電池生産加工全流程數字化解決方案、垂直農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等,以數字化技術助力制造業實作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
  • 台達電子以“零碳工廠”為主題展示,重點展示最近獲得“五星零碳工廠”認證的吳江五廠,包括低碳制造、智慧照明、能碳管理平台等解決方案,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 施耐德電氣攜洞察報告亮相,為企業邁向一流供應鍊提供目标和路徑指引,加速産業邁向“綠色+數字化”雙輪驅動的未來工業,助力工業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更新。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高校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本屆工博會,共有87所高校攜815個項目參展,展區展示面積達8600平方米,亮點紛呈。整個高校展區共有參展項目815個,聚焦“低碳化發展”“數字化轉型”趨勢,集中展示展現高校創新策源能力的科技成果。

在科技創新展,無論是複旦大學展出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上海交通大學展出的基于“液相晶片”的單管多名額檢測技術,還是西北工業大學展示的“高端工業仿真軟體”,說明了大陸高等院校在核心技術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在推動産業進步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天問一号”火星探測任務環繞器摘得本屆工博會特别大獎。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本屆工博會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通過展示自主創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展現了大陸在智能制造和先進制造領域的進步與實力。新技術的應用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國産化方向更新。反映出雷射制造正成為工業制造的重要工藝和手段,在智能制造中發揮關鍵作用。大陸企業正在逐漸掌握核心技術,走向自主可控。

  • 邦德雷射展示自主研發的雷射掃描切割機、智能雷射切管機等新品,以及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技術,提供從雷射器到加工裝置及自動化裝置的全産業鍊解決方案。
  • 大族雷射展出多款新産品,如全自動雷射切管機、三維機器人雷射焊接系統、協作智能機器人雷射焊接機等,展現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與領先。
  • 創鑫雷射展示85000W高功率雷射切割機,切割速度和能力顯著提升,實作關鍵器件的自主可控。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本屆新一代資訊技術與應用展反映出數字化已成制造業轉型的關鍵路徑。5G、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将深度應用于工業制造,推動産業實作數字化轉型。各企業積極拓展工業網際網路和數字化解決方案,以滿足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更新需求。技術創新不斷釋放效力,助力産業鍊實作更好的協同,提升營運效率,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資訊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正在成為工業制造領域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機遇。

  • 淘寶天貓工業品首次參展,提供線上交易平台,攜手多家頭部工業品商家,助推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滿足下遊采購需求。
  • 中國聯通展示5G工業專網等基礎設施,以及工業數字孿生、遠端控制等創新應用,助力智能工廠建設。
  • 鑫方盛釋出“工品雲鍊”數字供應鍊平台,實作采購管理、訂單跟蹤等全流程數字化,提升供應鍊效率。

05

TOP10高管:加大在華投資,推動産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媒體眼中的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數字化驅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

高管一緻認為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是産業發展主要方向。企業正通過數字化賦能使用者,提供工業解決方案,以适應産業轉型需求。平台化和生态化已經成為重要發展路徑。

  • 台達首席執行官鄭平: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營收超900億元,正在擴大在中國的産能和研發規模,布局電動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以适應中國“雙碳”目标。
  •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石安:借助工博會平台展示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客戶,推動産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中國制造業提供動力。
  • 施耐德電氣進階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強調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是工業企業的兩大戰略。施耐德電氣正在助力企業實作數字化和可持續轉型。
  •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DO張小懿: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更新,通過智慧工業解決方案幫助産業鍊企業實作數字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