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作者: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省旅發大會#

《黃帝内經》中講:“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濕、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自寒露起,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陰氣漸重,最易感冒秋燥,陰邪入體,傷肺傷胃。

若想健康無憂,定要停止做這兩件事,比吃什麼,做什麼更能保護身心,使身體康健。

看完記得為家人轉發收藏,一起安度整個秋冬。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01

寒露養生停止兩件事

一、防受涼,三保暖

寒露時節,天氣向寒冷過渡,人體陽氣逐漸收斂,此時不宜進行“秋凍”,要避免身體受涼。尤其注意肩頸,腰背,腳部的保暖。

1、暖頸:

肩頸最易受到寒氣侵襲,頸部布滿血管和重要的穴位,若是受涼容易引發感冒,咳嗽,關節炎等不适。

出門時可佩戴圍巾,穿高領衣服來保暖頸部,也可模仿“烏龜伸脖”的動作,先前後伸縮,再左右轉動,促進血液循環,活動肩頸關節。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2、暖腰:

腰背是人體的陽中之陽,風寒入侵背部容易加重腰肌勞損等症。

可将雙手搓熱放于腰眼上,也可做蹲起動作和轉動腰部,都能起到很好的溫熱作用,還可補腎壯腰,加強元氣,早晚外出時也可穿個馬甲來保暖。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3、暖腳:

俗話說:“若要安,腳要暖。”腳離心髒的距離較遠,熱量較少,容易供血不足,導緻手腳冰涼,四肢乏力等症。

除了穿厚襪子,棉拖鞋,還可踮起腳尖再放下,重複此動作來運動,直到身體微微出汗。

運動過後,可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舒筋活血,抵抗内寒,溫暖全身。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二、7點後,不進食,喝足水

一年有四季,每一天是一年的濃縮,24小時對應24個節氣。

寒露對應着晚上7點,而寒露養生重在收,也就是說晚上7點過後不進食。

尤其是高血壓人群,晚上進食過多容易引發心髒不适,還會提高中風的風險。

清晨和晚間适量飲水,可稀釋血液,防止栓塞,尤其是自身有病史的人群,需格外注意。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02

寒露養生吃三樣

1、吃芝麻:滋陰潤肺

民間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中醫認為,芝麻可強身健體,滋陰潤肺,補肝腎,增津液。

咳嗽的人可喝些芝麻糊,滋潤呼吸道,減少痰液,使呼吸道順暢。

此外,芝麻糕,芝麻燒餅,芝麻醬,芝麻酥都是不錯的選擇。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2、山藥炒木耳:保護腸胃

寒露進補,身體中新陳代謝加快,廢物産生的也較多,此時需要注意體内排毒。

木耳吸附力強,可有效清理腸胃,而山藥可補脾胃,緩解消化不良。

山藥炒木耳可在寒露時節保護腸胃健康通暢。

3、花菜:提高免疫力

花菜味甘性平,可緩解秋燥引發的脾虛胃熱,口臭煩渴,還可健脾養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

其中西蘭花所含維生素C較多,蛋白質和胡蘿蔔素豐富,可提高身體免疫力。

深秋吃花菜對身體大有益處,蒸煮調味,炒制皆可。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03

寒露養生喝三樣

1、川貝雪梨湯:清熱散結

雪梨水分充足,入肺經,可化痰止咳,生津潤燥;川貝可宣肺潤肺,清熱散結。

将雪梨核心掏空,加入川貝和冰糖,蒸30分鐘左右即可。

秋季食用可緩解咽喉幹燥,喉嚨腫痛,支氣管炎等症。

2、牛肉蘿蔔湯:清補強身

牛肉蛋白質豐富,氨基酸的成分符合人體所需,可提高身體抵抗力。

蘿蔔纖維素豐富,其中的芥子油和精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能有效排出體内廢物。

體弱者在秋季,可常喝牛肉蘿蔔湯,既能清補,又可健胃消食,增強體質。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3、喝茶:抵抗寒冷

①紅茶:性溫,有助于養心,保護心髒健康;

②茉莉花茶:醒脾開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③玉竹茶:改善咽幹舌燥,潤肺止咳;

④蒲公英茶:入肝經,降肝火,保護肝髒健康;

⑤玉米須茶:性甘味平,利水消腫,清肝利膽,保護腎髒。

04

寒露養生做三樣

1、不要憋尿,減少病症

秋季人們為了防止口幹,入睡前會喝不少水,加上天氣寒冷出汗較少,起夜的頻率就會增加。

由于起床嫌冷,就養成了憋尿的習慣,殊不知,長期憋尿會使血壓升高,增加心髒負荷,引發更為嚴重的病症。

此外,尿液中毒素較多,長期停留在體内,還易引發膀胱炎。

老人小孩若是不友善半夜上廁所,可在卧室放置便盆,以備使用。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2、倒走健身,平衡機能

寒露時節,陰陽交彙,運動養生要注意保持身體機能的平衡,倒走健身是不錯的選擇。

能運動到平時無法活動的肌肉和關節,使體内血液循環更加通暢,身體平衡能力更強,同時也可預防關節炎和腰酸腿疼的現象。

倒走時還可鍛煉小腦,增強運動協調能力。

但是,倒走要選擇人少沒車,路面平坦的地方,與人結伴而行,避免發生危險。每日鍛煉1-2次最佳,可根據自身體質進行調整。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3、朝鹽晚蜜,養陰防燥

秋季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防秋燥,而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友善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不僅能補充水分,幫助我們抗拒衰老,還可養陰防燥,緩解秋燥引起的便秘。

此外,飲食上要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物,多吃蓮藕、銀耳、番茄、百合、提子、香蕉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的果蔬。

早餐可吃溫食,糯米、粳米有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紅棗、山藥、魚、肉、鴨等可搭配食用。

05

寒露養生三秘訣

1、神厥穴: 通達百脈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取穴位置:神阙穴在臍窩的正中央。

按摩方式:手掌掌根覆寫臍部,力度由輕到重,緩慢轉圈揉動,每天15分鐘左右。

作用:溫補元陽,健運脾胃,調補中氣,通利三焦,利水消腫,還可緩解女性宮寒,痛經等症。

2、足三裡: 疏風化濕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按摩方式:用雙手拇指指端,按壓此穴,5分鐘左右即可,有酸脹發熱感為宜。

作用:生發胃氣,扶正祛邪,燥化脾濕,消除腸胃濁氣,起到“順氣“的作用。

3、勞宮穴:甯神養心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今日寒露,三宜、三忌、三秘訣,過好深秋15天

按摩方式:

拇指指腹按壓或揉擦,每日2-3次,每次10分左右。

作用:暖手助熱,清心火,鎮靜安神,緩解失眠,涼血息風,緩解疲憊。

深秋寒露天漸涼,防寒切記添衣裳;愛護身體多運動,健健康康樂無憂。

今日寒露,讓我們一起用精心準備的養生秘訣,護身體,遠疾病,安度秋冬。